傳統楊式太極拳拳架的練習

  在堅持習練傳統楊式太極拳系列拳架及鬆柔纏絲太極拳、體味珍貴的傳統太極拳內涵與風采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練習傳統楊式太極拳系列拳架,收到健身與增長功力的顯著效果呢?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在學會和掌握傳統楊式太極拳系列拳架,以及鬆柔纏絲太極拳和楊班侯老架太極拳基礎內功丹田貫氣法的基礎上,可按照以下方法和步驟進行傳統太極拳系列拳架的練習。

  以每天早晨習練太極拳90分鐘左右的時間為例。

  第一步,鬆活周身練丹田貫氣法。

  面向正南開立步站好後調整呼吸,放鬆身心,摒棄雜念,開始練楊班侯太極拳基礎內功——丹田貫氣法。此功法是流傳於河北永年廣府鎮未曾公開的一種內功練習方法,也是提高太極拳功力非常有效的輔助功法,且養生健身效果極佳。通過練習這一功法,能讓氣血暢通於周身,調動內氣的運轉。

  第二步開筋脈。

  先練85式傳統楊式太極拳一遍,將身體練活、練鬆、練柔、練開、練整,用時約18分鐘左右。此時周身筋骨已開、氣血已貫通,可進入第三步功法的練習。
 

  第三步練楊班侯老架太極拳***亦稱班侯拳,即楊班侯傳給教練堂的太極拳架,主要流傳於河北永年曲陽鄉一帶***1~2遍約30分鐘左右。

  在身體練開後練習此拳長功夫非常快。楊班侯老架太極拳有多處可以練習發力,而且鬆活纏繞,盤架時走的有平圓、立圓、斜圓,姿勢比較低、幅度比較大,上下有起伏,伸筋拔骨,螺旋纏繞,左右旋轉,非常精彩,練到入境時只覺兩臂發沉下盤穩固,雙手十指渾厚膨脹有力。此時大腦皮層思維意識進入一個新的高深境界,使人心曠神怡,妙不可言。

  這裡須提醒的是,練功練到興頭時要留有餘興,可停下來稍稍休息一會兒,活動一下,接著進入第四步功法鬆活彈抖、柔化剛發的勁力練習,練鬆柔纏絲太極拳1~2遍。在完成85式傳統楊式太極拳和楊班侯老架太極拳***班侯拳***等功法練習後,此時身體各部位筋脈已開,周身氣血已貫通,就要用鬆柔纏絲太極拳進行柔化剛發的勁力練習。鬆柔纏絲太極拳特點為古樸大方、姿勢優美、舒展圓活、螺旋纏繞,寓健身、技擊、觀賞、表演於一身,是早期傳統太極拳的一種練法,講究以意導動、柔化為主、化僵積柔、由鬆入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鬆活彈抖、柔化剛發,在行氣運勁上以纏絲勁、螺旋勁的鍛鍊為主,發力為輔。通過纏絲勁的練習能夠使全身內外一動無有不動,在同一時間內綜合性地完成神經、骨骼、呼吸、肌肉、經絡、迴圈、消化、泌尿系統的鍛鍊,一蓄一發、一呼一吸,通任督二脈,培養充實自身元氣,達到強身健體、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目的。在練習鬆柔纏絲太極拳的過程中,可以說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妙高深境界,會感到在盤架過程中從尾閭沿三椎***胸椎、頸椎、腰椎***自下而上節節蠕動、丹田內轉、氣血鼓盪,外觀其形如蛹似蛇,猶在水中暢遊。進入此境界使人心情舒暢、丹田充實,四肢備感輕鬆有力,有丹田勁走四梢、四梢勁歸丹田的感覺。此時可隨心所欲進行鬆活彈抖、柔化剛發的勁力練習,嘗試一下發力的樂趣、鍛鍊一下爆發力,但不主張發力過多,還是以柔化為主,要養浩然之氣。養大於發,這是練內家拳法的基本規律和常識。

  練完鬆柔纏絲太極拳後即可收功,休息一下。如果還有餘興,可以練一下楊少侯太極拳活步快架***楊式太極拳小快式,亦稱用架、技擊架***。此拳架非常珍貴,是一套瀕臨失傳的楊式太極拳活步快架套路,具有很好的健身性、技擊性和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