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仁德王后的生平簡介

  仁德王后是元朝魯國大長公主,名孛兒只斤·寶塔失裡,漢名王佳珍,是元世祖忽必烈玄孫女,是元朝唯一一位與高麗王相愛的和親公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仁德王后簡介

  仁德王后是歷史上的一位和親公主,這位公主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元世祖忽必烈。仁德皇后的漢名叫做王佳珍,名為孛兒只斤·寶塔失裡,她的父親是元代皇族的魏王阿木哥。她被稱為仁德王后是因為嫁給了高麗王世子恭愍王。

  仁德王后做為元朝魯國大長公主,地位自然是很高的,被封為了承懿公主。1934年的時候寶塔失裡和高麗王世子恭愍王在元朝舉辦了婚禮,高麗王世子王祺十分敬重大長公主,在元朝兩人完婚了之後還住在元朝一兩年。後來王祺和寶塔失裡回到了高麗之後,當時執政的高麗王是王眡,而許多大臣都不願意繼續讓王眡掌管朝政,提出讓王祺做高麗王,後來王祺繼位了將朝政管理的很好。仁德王后嫁入了高麗之後和高麗王的感情一直非常的好,但是因為自己長期沒有為王祺生下一男半女所以朝臣們很急,提出讓王祺納妾,後來迫於壓力王祺只好封了幾個側妃。

  德仁王后不怎麼參與朝政,但是在王祺與元朝爆發衝突的時候還是毅然的保護自己的丈夫,在“興亡之變”中王祺躲了起來,而寶塔失裡一直就坐在門口看著這場叛亂結束,王祺因為這件事情對寶塔失裡又感動又疼愛。後來德仁王后懷孕了,這個訊息讓高麗王非常高興,但是兩人結婚了八年才懷孕,生產的時候仁德王后就難產了,最後她死於難產。高麗王在仁德王后死後悲痛欲絕,也無心管理朝政了。

  仁德王后與恭愍王

  恭愍王就是高麗王,名字叫做王祺,這位高麗王的王后是元代的大長公主寶塔失裡。德仁王后的漢名叫做王佳珍,元惠宗將寶塔失裡封為承懿公主,而高麗王王祺早年間被封為江陵大君,這兩個人在歷史的公主和親故事中算是很美滿的。

  仁德王后是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和親公主,因為她的身份比較尊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孫女。寶塔失裡和王祺聯姻的時候,王祺做為高麗的王世子親自到了元朝,並且去北庭迎接。這不僅代表著高麗對元朝的恭敬,也說明王祺本人對大長公主的尊敬,因為這次的和親進行的十分順利,加上高麗的王並不是王祺,夫妻二人就在元朝一直居住了一兩年左右的時間。兩個人回高麗之後恭愍王就當上了高麗王,然後寶塔失裡就成為了仁德王后,兩個人從此過的日子也是比較滋潤的,但是夫妻之間的生育問題又讓兩人開始有了一些隔閡。

  仁德王后與恭愍王兩人是歷史上情投意合的和親,而且夫妻十分恩愛,在一起多年都沒有想過納側妃這件事情,直到仁德王后一直沒能生育,不僅是皇家的人,各種朝臣也都急了。這個時候恭愍王納了妃子,而仁德王后心中自然有些許的不如意,但是也沒能表現出來,後來仁德王后懷孕了,不幸的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因為難產導致了死亡,恭愍王也因為這件事情悲痛的不能自己。

  仁德王后死後哀榮

  正二十五年***1365年***正月,高麗宮廷傳出了承懿公主懷孕的訊息。一個月後,王祺以公主懷孕滿月為由下令赦免除了斬、絞二罪外的所有犯人,但那會兒承懿公主已經重病在床,七天後病情惡化,王祺又赦一罪,並派有關部門到佛宇神祠為她祈禱,而且還親自“焚香端坐,暫不離側”。當天承懿公主就病死了,王祺悲痛欲絕,有人勸他離開,王祺說:“吾與公主約,不如是,不可遠避他處。”***從“懷孕”一個月就病亡來看,也有得了其他病被誤診為“懷孕”的可能性,後世純明孝皇后也是得其他病被誤診為“懷孕”而死***

  王祺出於佛教的來生觀念,為了承懿公主死後的冥福,把她的喪事辦得非常隆重,陵墓相當氣派。王祺為公主停朝三日,百官都玄冠素服。王祺還“令諸司設奠,賞其豐潔者。於是爭務華侈,至有稱貸以辦者。王素信釋教,至是大張佛事,每七日令群僧梵唄隨魂輿,自殯殿至寺門,幡幢蔽路,鐃鼓喧天,或以錦繡蒙其佛宇,金銀彩帛羅列左右。觀者眩眼,遠近諸僧,聞者皆爭赴”。

  王祺為公主操辦喪事如此窮奢極侈,致使“府庫虛竭”。王祺在安葬承懿公主之前,曾親手為公主繪製畫像,“日夜對食悲泣,三年不進肉膳”。還命令所有大臣在任職及出使之前,都必須到承懿公主的陵前行禮。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王祺又在王輪寺東南為承懿公主建造影殿***安置畫像的宮殿***,旁置觀音堂、鐘鼓樓,由宦官金師幸等負責。這項工程動用人員之多、耗資之大都前所未有的。史書記載當時的情形是,數百人抬著巨木,呼喊聲震天動地,晝夜不斷,累死的耕牛不絕於路,就連百官也被要求去運送木料、石頭。在營建過程中,恭愍王經常嫌棄影殿不夠壯麗,反覆重修,從王輪寺移到馬巖,又從馬巖移回王輪寺,百姓苦不堪言。同時他耗費黃金六白五十兩和白銀八百兩築成影殿鷲頂,還命人用錐子驗證影殿圍牆是否堅固。有一次下暴雨,導致影殿有漏水之處,恭愍王火冒三丈,下令杖責相關官員。儘管怨聲載道,恭愍王對影殿工程卻是非常敏感,不許任何人進諫,為此差點處死宰相柳濯x,言官上疏也一概以為是勸諫停修影殿的,還沒拆開上疏就發怒。可以說,為公主修建陵墓和影殿已成為恭愍王的一塊“逆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元朝派人到高麗賜承懿公主諡號為魯國徽翼大長公主。恭愍王親自到承懿公主的魂殿,宣佈元朝所賜諡號。恭愍王坐在公主的畫像前,像從前一樣,與公主歡宴。然後,又到正殿徘徊良久,追思公主,同時命人把元朝賜諡中的“翼”字改為“懿”。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恭愍王與群臣在承懿公主正陵前一起發誓保護公主陵產:“有國有家,配匹莫重。矧茲內助之賢,宜在不忘。……徽懿魯國大長公主,分派天潢,連芳戚晼。禮從親迎,來嬪我家,潛邸燕京,既同甘苦。殆及東旋,再定禍亂。辛丑妖賊犯京,播遷於南,贊成克復;癸卯興王倉猝之變,賊在跬步,橫身障蔽。又其凶謀攘竊國璽,乃能出奇,密令收護,俾我國家式至今日。比功提甲,亦無忝焉。溫恭小心,循蹈婦則;慈祥惠愛,克著母儀;儆戒相成,多所匡救;是宜終始,共守宗祧。乃以彌月之辰,竟殞厥身。興言及此,痛楚尤深。……佛天在上,宗社在下,今我同盟及後代君臣,不遵此盟或有侵奪盜用者,神必殛之。”

  幾年後,恭愍王被殺,他的陵墓玄陵緊靠著公主的正陵,故被稱為“玄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