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生平簡介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在歷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富裕顯赫的家庭,王守仁出生前,他的祖母做了一個很吉祥的夢,意味王守仁一生會有很大的作為。家庭條件的優渥,給王守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加上王守仁自幼聰穎,在文學方面有很高的見解。

  王守仁二十七歲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一舉考得進士,得以入朝為官。在仕途中,王守仁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一哲學思想,在明代產生了深遠影響。除此之外,王守仁的心學思想還傳入了東南亞、朝鮮半島等地方,併產生了大批的追隨者。

  據說,王守仁成婚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後來問及原因時,才知道王守仁在閒逛中,被道士打坐所吸引,便前去向道士請教。倆人相談甚歡,王守仁和道士一起打坐到忘記了時間,第二天家人才找到王守仁。從這個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王守仁對哲學思想非常感興趣,後來,王守仁關於“格物致知”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王守仁進入官場之後,因為不滿宦官劉瑾執政,便上書進行彈劾,遭到劉瑾的報復,王守仁不僅被杖罰,還遭到了貶官。貶官途中,劉瑾派人追殺王守仁,王守仁偽造自殺逃過追殺。王守仁受到父親的點撥後,繼續趕路上任。到貴州龍場時,他用道理教育當地人,並受到尊敬和愛戴。慢慢地,王守仁對思想又有了新的認識,經過不斷地探尋,王守仁提出心學這一哲學思想。

  王守仁的思想是什麼

  被後世尊稱為陽明先生和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他將前人關於心學的學說進行了進一步的整合發展並結合了禪學的精華部分,從而產生了心學,一個比前兩者更加細緻完整的學說。這一學說是相對於朱熹的理學而存在的。

  王守仁心學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兩部分內容。“致良知”就是指一個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道德標準即可。“良知”不僅僅是指自身內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王守仁認為每一個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則是指知要與行相互依存,兩者不可分離。“知”是指認知,知善知惡知萬物。“行”則是一個人在“知”的基礎上保留善去除惡。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之中有關於某一種事物善惡的認知,那麼他就會遵循自己內心的認知,將行動付諸實踐。假如一個人並沒有將其的心中的認知付諸於行動,那麼簡單來說就是他並沒有達到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從該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條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準則,兩者不能相互獨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獨特之處在於沒有分離知與行兩者的關係,認為只要兩者相結合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存在,這也是其思想成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現今的社會裡,心學對我們認識自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王守仁的著作

  王守仁人稱陽明先生,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一代大儒,在其辭世後更是被後人尊稱為王文成公。他的一生除仕途外更是立院講學,流傳下豐富的文學著作,那麼他的著作有哪些呢?

  王守仁的著作行文流暢,大氣,在字裡行間可窺見其心胸抱負。在現今廣為流傳的有其哲學著作有《傳習錄》、《陽明全集》、《大學問》等等。在《傳習錄》一書中,主要內容是王守仁與其友人及學生論學的書信合集和自身語錄,站在客觀的角度上概括了王守仁心學的主要思想,為後來學者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其心學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除此之外,陽明先生的《陽明全集》又稱《王文成公全書》,更是在我國研究明代主流思想學派中佔有重要地位。而《大學問》更是其重要的教典,是心學精華思想的記錄,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簡潔明瞭對心學的主要精華部分進行闡述。

  去除對心學的研究和發展的相關著作,王守仁在詩歌上有也極大的造詣。詩歌是其抒發感情,感慨人世變遷的主要方式,不可或缺。詩歌用詞精緻平易,結構嚴謹,琅琅上口。詩歌內容基於日常生活卻又以小見大,知微見著。

  觀其著作,可知王守仁一生博學多聞,涉獵廣泛,不受題材的限制,除去以上所列的書籍詩歌,更有流傳於世的散文《與毛憲副》、《瘞旅文》等,還有散曲《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