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生肌中藥藥方都有什麼好用的

  隨著現在人生活壓力的變大,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多人都有貧血的問題,你知道夏天吃什麼能有效的補血嗎?有什麼中藥方子能補血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補血生肌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血生肌的中藥方

  桑椹

  做法

  鮮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鮮桑椹洗淨搗汁***或以幹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

  每日隨量佐餐食用。適用於肝腎陰虧消渴、便祕、耳鳴、目暗、瘰癧、關節不利等症。

  功效

  桑椹滋陰補血力強,輔以糯米補中益氣,提高療效。

  羊乳

  做法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入鍋中,煮作羹食。

  功效

  本方有補虛勞,益精血功效。適用於虛勞羸瘦。

  本方出自《食療本草》,原方用於“補腎虛,亦主中風”,為補虛勞,益精血方。

  久病體虛,臟腑耗損,精血虧虛,則見虛勞羸瘦,法宜補虛勞,益精血。

  特點

  方中以羊乳為主,補虛勞,益精血;以羊脂為輔佐,補虛潤燥以助羊乳滋補,合用而成補虛勞,益精血之方。

  本晶補虛滋潤之力較強,對於虛勞羸瘦,肌膚枯憔者尤為適宜。

  本方溫潤補虛,對於外感未清及痰火內盛者不宜食用。

  鮮牡蠣

  做法

  鮮牡蠣250克。將其洗淨,用黃酒、食鹽、蔥姜醃泡半小時後,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蠣的保健作用古已載之。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一書就記載:牡蠣“氣味甘溫無毒。煮食,治虛損,調中……炙食甚美,令人細肌膚,美顏色。”

  日本古書也記載牡蠣“甘溫,無毒,去脾胃內熱,消汗,止渴,解酒,補陰養血,久食面板嬌嫩。”

  營養價值

  牡蠣的美容作用源於它所含的蛋白質、糖類、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銅、碘、硒等營養物質,它們既能滋補強壯身體,又對面板起保健作用。

  儘管牡蠣營養豐富,但遠離海邊的人們是很難吃到牡蠣的。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中國和日本科學家聯合研製成“牡蠣精”。

  “牡蠣精”是通過先進的工藝處理,提取牡蠣中的有效成分製成的,它保留了牡蠣的營養,並使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豬裡脊

  做法

  豬裡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鹽、茴香、香油皆適量。將裡脊肉洗淨,剁成肉末,入食鹽、花椒、茴香、香油調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爛;每日2次。

  豬裡脊即豬脊背上的瘦肉,結締組織較少,質地細嫩柔軟,無腥臊異味,入饌效佳。含蛋白質20%左右,並富含補血生肌族維生素和鐵等,脂肪約為8%。

  據中醫古書記載,豬肉味甘鹹性平,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本草備要》謂:“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面板。”《隨息居飲食譜》稱:“補腎液,充胃汁,滋肝腎,潤肌膚。”

  營養價值

  配方中豬裡脊滋陰血,潤肌膚;粳米健脾益氣;花椒、茴香既可調味,又可溫中補虛。全方滋養陰血,補中益氣,常服可收肌膚滑潤光澤之效。

  痰溼內蘊者不宜服用。

  補血生肌的護理工作

  1、每天早上三片生薑、一杯蜂蜜水、三顆紅棗,兩天一瓶酸奶,平時多吃鴨血、豬血,其中特別提醒女性朋友:例假時期不能吃海帶、海鮮、香蕉、西紅柿、西瓜。

  2、另外還要記住做一些動作:梳頭***百會穴***,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80多歲還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其中的祕訣就是梳頭***不是有個小太監李蓮英嗎?他天天給慈禧梳頭!我們沒有小太監給梳頭就自己梳***。

  3、三天更換枕巾,因為頭髮是很髒的,所以必須勤換枕巾。

  4、洗完澡用電吹風吹肚臍眼***丹田***,這裡要告訴大家電吹風比吹頭髮更有用的地方:低血糖患者可用電吹風吹腰,月經不調者可以吹後腦勺,再者就是暖丹田***吹肚臍眼***。

  5、每天晚上泡個熱水腳,如果方便可以加些艾葉、鵝卵石。有的朋友也許不知道什麼是艾葉,端午節門前插的那種植物。

  6、每天敲敲足三裡***即膝蓋外側***,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每天一隻老母雞,不如敲敲足三裡。

  補血生肌的食療調理

  一、養生補血粥:

  具有養心補脾、滋補強壯的功效

  原料: 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製作:先取上述八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

  二、健脾補氣粥:

  具有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的功效

  原料:羊骨兩具***約重100克左右***。粳米或糯米100克,食鹽、生薑、蔥白各少許。

  製法:先取新鮮羊骨,洗淨敲碎,加水煎湯,高火約20分鐘。再取湯代水,下米煮粥。高火10分鐘,待粥快好時,加入蔥白、生薑、細鹽,稍煮即可。

  三、滋陰補血粥:

  具有溫中健脾、雙補氣血、健身益壽之功效

  原料:糯米500克,桂圓乾30克,紅糖120克,冬瓜糖60克,黑白芝麻各15克,大棗30克,銀耳30克。

  製法:將桂圓去殼,紅棗洗淨去核,銀耳發透去雜質,糯米淘淨放入鍋內,加入大棗、桂圓肉、銀耳、冬瓜糖,加水適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下芝麻、紅糖,再煮爛成粥,分頓食用。

  四、養血理虛粥:

  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理虛之功效

  原料:制首烏60克,紅棗3-5 枚,粳米100 克。

  製法: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煮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五、補血養氣湯:

  有補鐵作用,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原料:豬肝 350克 菠菜150克 枸杞 適量

  製法:豬肝洗淨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g洗淨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