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最大的魚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什麼魚?可能有些人會說是鯨魚,但是鯨魚並不屬於魚類的一種,而是哺乳動物,嚴格來講,是鯨鯊,接下來一起和小編來認識這個神奇的生物吧。
名稱
“鯨鯊”這個名稱是從魚類生物學而來,換句話說,這表示鯨鯊的體型與鯨魚一樣龐大。因鯨鯊肉細膩的口感,因此又被稱為豆腐鯊。
在1828年4月,鯨鯊首次被生物學家根據一隻長4.6米,在南非桌灣被捕獲的個體所確認。這條鯨鯊的特徵在隔年由開普敦的英國陸軍醫生安祖魯·史密斯***Andrew Smith***提出。
形態特徵
鯨鯊,體呈圓柱狀或稍縱扁,體側隆嵴明顯,頭扁平而寬廣。吻短。眼小,側位,無瞬膜。噴水孔更小,位於眼後方。鰓裂特大,具獨特之過濾構造,含橫斷每一鰓裂之薄板,另鰓弧上具許多角質濾耙,分成許多小枝,交叉成海綿狀之濾器。口裂極大,前位,橫向;口角具脣褶,無口鼻間溝。第一背鰭遠大於第二背鰭,胸鰭特大,為稍窄之鐮刀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大,基底亦相對;尾鰭叉形,上尾叉幾比下尾叉長2倍,由上葉及下葉之中部、後部組成,下尾叉則由下葉前部突出而成。體呈灰褐色至藍褐色,體側散佈許多白色斑點及橫紋,而這些斑紋排列呈棋盤狀。
鯨鯊通常體長在10米左右,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10-15噸,為魚類之冠。體延長粗大,每側各具二顯著皮嵴。口巨大,上下領具脣褶。寬達1.5米的嘴巴,包含了300-350排細小的牙齒。齒細小而多,圓錐形。鯉孔5個,寬大。鰓耙角質,分成許多小枝、結成過濾網狀。背鰭2個,第二背鰭與臂鰭相對。體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許多黃色斑點和垂直橫紋。每隻鯨鯊的斑點都是獨特的,可以用來辨識不同的個體,也可以精準地判斷鯨鯊的數量。
分佈範圍
鯨鯊生活於暖溫性大洋海區的中上層,主要分佈在熱帶和溫帶海區,在中國南海、臺灣海峽 、東海、黃海南部較為常見。鯨鯊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海域,分佈大約在南北緯30度的範圍內。鯨鯊主要是在遠洋地區出沒,而鯨鯊季節性的覓食活動偶爾會發生在幾個沿岸地區,例如西澳大利亞 的寧歌路珊瑚礁***Ningaloo Reef***、宏都拉斯、菲律賓 的董索與八打雁***Batangas***及坦尚尼亞的奔巴島與桑吉巴。
雄性鯨鯊的活動範圍比雌性更大,因為雌性鯨鯊比較偏好出現在特定的地點。
鯨鯊常出現在近海,不過也曾經在沿岸、潟湖、珊瑚礁與河口發現它們的蹤影。人類也曾經在700米***2,300英尺***深的海域發現過鯨鯊。
生活習性
鯨鯊通常單獨活動,除非在食物豐富的地區覓食,否則它們很少群聚在一起。
鯨鯊是濾食動物,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類、磷蝦與小型的自遊動物***如小型烏賊與脊椎動物***為食。它們的牙齒不是扮演覓食的功用,取而代之的是:鯨鯊吸進一口水,閉上嘴巴,然後從鰓來排出水。在嘴巴關閉與鰓蓋開啟之間的短暫期間,浮游生物就被排列在鰓與咽喉的皮質鱗突***dermal denticles***所困住。這個類似過濾器般的器官是鰓耙的獨特變異,可以阻止任何大於2至3公釐的物體通過,液體則會被排出。任何被鰓條之間的過濾器官所阻塞的物體會被鯨鯊吞下去。鯨鯊曾被觀察到“咳嗽”的行為,推測這是清理累積在鰓耙中的食物的方式。
鯨鯊依靠著嗅覺來攻擊浮游生物或魚類這些目標。鯨鯊在覓食時不需要向前游泳,它們經常被觀察到上下襬動著來吸入與排出海水得到食物。
性情
雖然鯨鯊擁有巨大的身軀,但是不會對人類造成重大的危害。它們經常被科學家用來教育社會大眾,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會“吃人”。實際上,鯨鯊的個性是相當溫和的,也會與潛水人員嬉戲。有一項未經證實的報告指出,鯨鯊會
保持靜止,將身體倒反來讓潛水人員清理腹部的寄生 生物。潛水人員可以與這種巨大的魚類一同游泳而不會遭受任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