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車輪也要前進;即使江河波濤洶湧,船隻也航行,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成功人士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1:從“林一輪”到“超級丹”

  在許多人看來,林丹簡直就是命運的寵兒,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都獲得了豐收,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就擁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事實上,林丹的執拍歲月絕不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而是充滿了坎坷與傷痛,十幾年間,他曾經被開除過、被雪藏過、住過地下室,也受到過無數人的謾罵與嘲諷。但是林丹憑藉自己的勇氣和堅持把一切都扛了過去,終於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致,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我。

  地下室裡的插班生

  熟悉林丹的人都知道,林丹有過當兵的背景,曾在八一隊待過,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次當兵並不是林丹自願的,而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12歲那年,林丹曾獲得過全國少兒羽毛球比賽的男單冠軍,那時候,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進入福建隊,也對自己入選福建隊充滿信心。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體校的大部分同學都被福建隊挑走了,只有他一個人去了八一隊。這對當時的林丹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讓他沮喪了很久,一直在考慮為什麼福建隊不要自己。

  剛進八一隊的時候,林丹還沒有開始發育,穿最小號的軍裝都嫌大。幾年的軍隊生活磨練了林丹的意志,也讓他的球技變得日益專業起來。因為表現出色,林丹被中國青年羽毛球隊挑中,代表福建去參加1998年的亞錦賽,沒想到一開打就敗在了一個印尼球員的手裡。

  回國之後,林丹遭到了所有教練的狠批,教練們痛罵他沒有意志力,缺乏職業品質,一打不過對方就放棄。林丹本以為,教練們罵自己一頓出出氣也就算了,沒想到更嚴厲的處罰還在後面:鑑於他在賽場上的糟糕表現,國青隊一致決定將他除名。而林丹對此毫無準備,返隊後便前往禮堂開會,沒想到剛一坐下,一位教練就板著臉說:“你不用坐這兒了,你已經被除名了。”就這樣,林丹在所有隊員的注視下,狼狽而尷尬地走出了會議室。

  就這樣,林丹進入國青隊不到一月,就被趕回了八一隊。這次慘痛的教訓讓他明白,原來比賽是如此嚴肅的一件事,並不是自己某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便輸掉的。於是他開始瘋狂地投入到訓練當中,拼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終於在三個月後又回到了國青隊。

  2000年,國家隊到青年隊選拔人才,因為頑皮和倔強,林丹給教練們留下了不服管教的印象,所以第一批的選拔名單裡並沒有他。最後還是八一隊的高路江主任託了關係,把林丹塞進了國家隊。就這樣,快要超齡的林丹終於搭上了末班車,成了國家隊的插班生。

  剛進國家隊的時候,林丹被安排在地下室改造成的宿舍裡。地下室不僅陰暗、潮溼,而且收不到訊號,發簡訊時必須站在床上,等簡訊發出去再坐下。但對林丹來說,最讓他難受的不是地下室的惡劣條件,而是無處不在的壓抑氣氛。因為是“後門生”,林丹總會聽到不少流言蜚語,說他自身沒什麼能力,是靠走關係才進的國家隊。而林丹的許多隊友都已經獲得了世界冠軍,這讓他十分自卑,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根本不敢抬頭看人,低著頭用最快的速度吃完就走。

  住在地下室的那段時光,林丹頂著巨大的壓力不斷地加大訓練的強度,卯足了勁兒想要證明自己,終於拿下了幾個冠軍,給自己和高主任爭了一口氣。一年半以後,林丹終於搬出了地下室,住到了樓上的宿舍裡。

  那些被叫做

  “林一輪”的歲月

  剛搬出地下室的半年裡,林丹的比賽生涯過得較為順暢,但好景不長,不久後國際羽壇進行分制改革,由原來的7分制改回了十五分制,這對林丹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戰術,林丹在接下來的三場比賽中都在第一輪中慘遭淘汰,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林丹所參加的每一場比賽幾乎都是第一輪就被斬落馬下。漸漸的,林丹就有了一個新綽號,叫做“林一輪”。

  接連的失敗讓林丹變得心態失衡,他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對比賽產生了恐懼情緒。一方面,林丹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另一方面,他又對自己缺乏信心。與此同時,林丹還聽到了一個讓自己更加沮喪的訊息,那就是,他被國家隊“雪藏”了。在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裡,林丹沒有比賽可打,只能和許多沒有經驗的小隊員一起練球。

  因為被雪藏,林丹失去了參加國際羽壇重量級比賽“全英公開賽”的資格,要知道,參加這次比賽是林丹一直以來的夢想,但是那時的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隊友前去參賽。此時的林丹如同一頭困獸,拼命想要撞破命運織成的巨網,他拼命地同自己較勁,發瘋似的練球,只為了戰勝自己的心魔,重新獲得征戰賽場的機會。

  半年之後,林丹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參加日本公開賽的機會,並奪得了亞軍的桂冠。第二年,他帶著一洗前恥的心態前往全英公開賽,終於以出色的表現問鼎冠軍,並且獲得了世界頂級選手皮特·蓋德的盛讚,被譽為“SUPER DAN”。從此,“超級丹”的稱號叫響了全球,傳遍了世界,林丹終於一洗“一輪必敗”的恥辱,躋身國際羽壇的強手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在後來的比賽生涯中,又先後五次問鼎全英賽,大大彌補了曾經無緣參賽的遺憾。

  從質疑與誹謗中穿梭而過

  成為羽壇新秀之後,林丹承載了無數人的希望,而對奧運會的嚮往也逐漸成了他的生活重心,包括他自己的在內的所有人都期待著他拿到雅典奧運會的金牌,為國家爭光。

  然而命運卻在此時同林丹開了一個玩笑,給了躊躇滿志的他一個致命的打擊。雅典奧運會之前,林丹意外受傷,參賽時又因情緒過於緊張以致發揮失常,重蹈第一輪出局的覆轍,在小組賽中慘遭淘汰。

  在後續的幾場大型比賽中,林丹又接連遭遇了幾場“暴風驟雨”,連續輸給了國外選手陶菲克和李宗偉。此時,外界對他的非議開始愈演愈烈,不少球迷留言說,無冕之王林丹顯然是個大話王,還有人調侃一直用左手打球的林丹,說他就算換成右手打比賽,也不至於輸得這樣慘。

  於是,林丹頂著巨大的壓力積極調整狀態,努力揣摩戰術,力圖在後續的比賽中證明自己。但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林丹遭受到了非議卻越來越多,他先是同韓國教練發生了口角,接著又同教練吉新鵬發生了誤會,被媒體描述為動手打人。那陣子,幾乎所有的不利傳聞都開始針對林丹,他形容那段日子為“謗聲滿天”。

  在這樣的氛圍下,林丹反覆告誡自己,如果不能改變,那麼就要承受,在承受中突破自我。終於,他迎來了比賽的時刻,以完美的表現戰勝了對手李宗偉,拿到了生命裡第一個奧運冠軍。獲勝之後,林丹興奮地將球拍拋向天空,激動地在地下打了幾個滾,然後同教練們緊緊擁抱在了一起。畢竟,他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太久!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林丹乘勝追擊,將“超級丹”的能量大大地釋放了出來,幾乎拿到了每一場大小比賽的所有冠軍,完成了“全滿貫”的使命。2012年倫敦奧運會,林丹再度穩中求勝,成功衛冕,成就了國際羽壇上一個無可匹敵的神話。

  2:馬雲的三次高考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複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馬雲,一張稜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網際網路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雲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試想,如果馬雲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後,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麼,還會有今天的馬雲,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儘管馬雲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後他當過祕書、搬運工,後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雲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雲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複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於是,馬雲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雲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裡和補習班間遊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雲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雲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雲的一種精神象徵,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雲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複習準備。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週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雲的數學成績失望的餘老師對馬雲說了一句話:“馬雲,你的數學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雲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雲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雲終於考上了大學。

  對馬雲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3: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3歲那年,她的父母離婚了。因為家庭的貧困,加上血統的原因,一家人備受歧視。母親帶著她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她們因無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這樣,她卻從未掉過眼淚。因為母親曾是一名歌劇演唱家,小小年紀的她受母親影響,4歲時,就迷戀上了音樂,常常跟在母親身後學唱歌。

  上學後的她,學習成績並不優秀。一次測試,她的數學得了6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責備了她,但她卻理直氣壯地站起來,說:“數學對於我沒用,以後我要當歌星。”此語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在同學的嘲笑聲中,她緊緊地握緊了拳頭。

  13歲起,她開始了音樂創作,14歲,她找到了幾個錄音棚,擔任他們的後備試音歌手。高中畢業,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稚嫩的夢想,到了紐約。

  剛到紐約時,她只能在酒吧裡做招待,與人合租狹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廳地板上鋪一張床墊過夜;她每週常常只能靠一包乾酪通心粉艱難度日,在經濟極為拮据的幾個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闆施捨的硬麵包和冰水填飽肚子。

  然而她沒屈服,在昏暗的燈光下,她不停地寫歌,寫到手發麻,累得趴在桌上睡著了。她熱切地盼望著有一份合約,出一張唱片。然而她跑遍了紐約街頭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絕在門外。

  18歲時,她終於在一家熱門的俱樂部獲得了登臺表演的機會,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創作才華漸漸為人注意,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以35萬美元的合約成功將她攬入旗下。35萬美元,對於她是一個天價,那一刻,她熱淚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嶄露頭角,為公司創下排行榜的十大熱門歌曲。她的歌曲也越來越成熟,而形象也變得性感自信,她頻頻出現在各大雜誌的封面。這些雜誌認為她在音樂和形象上的轉變帶動了整個樂壇的潮流,並將此種潮流命名為“蝴蝶效應”。20歲,她就獲得了格萊美音樂大獎最佳女歌手,此後的10年間,她在世界音樂大獎、全美音樂獎、靈魂列車音樂獎、美國作曲家協會獎、歐洲音樂白金獎等大獎上收穫頗豐。

  然而,就在她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30歲時,她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分道揚鑣,只得尋找新的公司,但不幸的是,兩年後,新公司也決定終止她的合約。原因是他們認為她失戀後,精神上出現了問題。

  那時的她備受爭議,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沒有放棄音樂,她堅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一年後,她與環球唱片公司旗下的Island唱片簽下合約。在新公司,她很受賞識,兩年後,她憑藉新專輯重新迴歸到樂壇的巔峰。這張專輯的銷售量位居當年全球銷量第二位,國內冠軍。此後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樂榜單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樂迷的喜愛,她因此被稱為流行樂壇天后。

  蝴蝶有一個特點,它的翅膀上佈滿了鱗片,鱗片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彷彿給蝴蝶穿上了一件“防水雨衣”。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隻美麗的蝴蝶,雨再大都不會打溼為夢想而飛的翅膀。終於,她成功了,迎來了自己絢麗的春天,她就是瑪麗亞·凱莉。

  
的人還:

1.關於成功人士的小故事

2.成功人士勵志小故事

3.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

4.80後成功人士的故事

5.5個成功人士的故事 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