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改制突出的部門地位是哪個
中國古代宋初之後的職官制度存在許多問題,元豐改制是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對職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元豐改制突出的部門介紹,希望能幫助你瞭解。
元豐改制突出的部門
元豐改制突出了哪個部門的權力,這要看元豐改制的背景和目的。雖然在北宋年間繼承了唐代的三省制,但是由於冗官現象的存在,實際上是徒有虛名,官員大多在其位不謀其政,如果遇到臨時有事,也只有在皇帝授權的情況下,才有權力行使權力,因為三省都是宰相的權利範圍,也就是說皇帝的權力受到宰相的很大約束,宰相統領整個朝廷的實際執行,而宋神宗為了達到權力集中於皇帝,個人能夠獨斷專權的目的,必然要削弱宰相的權力,因此元豐改制也就勢在必行。
元豐改制突出了哪個部門的權力,答案是中書省。為了削弱宰相權力,宋神宗先後頒佈了《寄祿格》和重新勘定《唐六典》,使官員都成為寄祿官,官員的升遷都要參照《寄祿格》,以階易官,不再必須通過宰相。再就是將宰相的職務分成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其中左僕射行使門下侍郎的職務,而右僕射則行使中書令之職,並且將原來門下、中書、尚書行使的審查、複議、執行的權力全部歸於中書省。
這樣一來元豐改制就突出了中書省的權力,而這也事實上強化了皇帝個人的權力,削弱了宰相的職能,皇帝可以直接對三省發號施令,而不再需要通過宰相,這樣權力就直接下達到具體執行的部門,實際上也造成了宰相權力的部分架空。此後這樣的格局在北宋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中央部門的定製。
元豐改制的影響
元豐改制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作為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職官制度的重大改革,對後世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雖然元豐改制是基於當時北宋中期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冗官現象十分突出,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而採取的改革措施,但宋神宗之所以不顧群臣反對,執意推行元豐改制背後還是出於個人私慾。
元豐改制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它使官員居其位謀其政,有了定職定位,同時裁撤了一些閒散部門和官員,打通了官員的升遷的階數,客觀上減少了政府的開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這只是元豐改制表面的效果,而且元豐改制的影響僅限於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由於重重阻礙,效果更是甚微。
元豐改制的影響更深層次體現在通過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宰相的權力。在北宋中期以前,皇帝的權力並不是為所欲為的,它受到以宰相為首的各級官員的監督,尤其是宰相的權力過大,中央機構的三省都歸宰相統領,皇帝實際上並不能直接管理朝政。比如當時王安石變法就是在宰相王安石的全面主持下開展的。鑑於此,宋神宗為了實現自己乾綱獨斷的目的,推行了元豐改制,目的就是削弱宰相的權力,使得皇帝可以直接管理朝政。元豐改制後,中央集權越來越得到強化,在清朝達到頂峰,權力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官員只能跪拜執行,這才是元豐改制最深層次的影響。
元豐改制的內容
元豐改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針對當時政府冗官現象突出,行政效率低下,財政支出過於龐大的局面,頒佈了《寄祿格》,以後官員的升遷都要參照《寄祿格》,使得官員的職務與實際官職相對應,裁撤閒散部門的官員,減輕朝廷負擔。二是在恢復舊制的名義下,恢復唐代的三省制,讓三司各司其職,並且削弱宰相的權力,對皇帝直接負責。
元豐改制的內容之一就是頒佈《寄祿格》,實際上也是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力,因為這樣一來,官員的升遷都要參照《寄祿格》,官員的品階和俸祿標準不再需要通過宰相,以階易官,使官員的職務與職稱相符合,減少官員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也減少了官員之間職務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諉的想象,從而提高了行政效率,減少了財政不必要的開支。
元豐改制的內容之二就是在恢復舊制的名義下,恢復唐代三省制。雖然宋朝建立時就有三省制,但是徒有虛名,三省官員平時並不具體行使權力,只有在皇帝臨時有事的情況下,通過宰相傳達命令,三省的官員才各自行使職務,而且三省都是宰相的權力範圍,直接對宰相負責。元豐改制後,將宰相的權力分割為左僕射和有僕射,分別負責門下省和中書省,並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員釋出命令,這就讓皇帝直接參與到朝政中,從而強化了皇帝個人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