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溫天氣危害和應對方法

  世界氣象組織建議高溫熱浪的標準為:日最高氣溫高於32℃,且持續3天以上。那麼你對高溫天氣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高溫天氣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高溫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建議高溫熱浪的標準為:日最高氣溫高於32℃,且持續3天以上。中國氣象學上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高溫天氣能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症的發病率增多。同時,高溫天氣也會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

  中國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時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時,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

  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溼度小的乾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溼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

  中國除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區以外,幾乎絕大多數地方都出現過高溫天氣,包括最北端的漠河***2010年6月還5次出現高溫天氣***。中國的高溫天氣主要集中在5-10月。從地理位置上看,江南,華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溫的頻發地。據1951-2013年的資料統計,在中國省級以上城市中,除拉薩,昆明沒有高溫天氣外,其餘均出現過高溫天氣,重慶出現的次數最多,達2050天;西寧最少,只有6天。中國的新疆盆地也是高溫的頻發地,像吐魯番多次出現全月***6、7、8月***所有天都為高溫的情況。

  高溫天氣的危害

  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中暑按發病症狀與程度,可分為:熱虛脫,是中暑最輕度表現,也最常見;熱輻射,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致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積,而發生昏倒;日射病是由於長時間暴晒,導致排汗功能障礙所致。

  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在高溫潮溼無風低氣壓的環境裡,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內蓄熱量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於緊張狀態,悶熱還可導致人體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加,易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高溫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都有一定的影響。高溫天氣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症的發病率增多;因用於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造成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旅遊、交通、建築等行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尤其在農業方面,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作用,高溫少雨同時出現時,就會造成土壤失墒嚴重,加速旱情的發展,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持續高溫少雨還易引發火災,不僅對生態環境會造成破壞,還會危及國家和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高溫天氣的應對方法

  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在戶外工作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晒面板,最好帶冰涼的飲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從外面回到室內後,切勿立即開空調吹;

  三、要儘量避開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一時段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

  四、要注意高溫天飲食衛生,防止胃腸感冒;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

  六、要注意對特殊人群的關照,特別是老人和小孩,高溫天容易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小兒不良症狀;

  七、要注意預防日光照晒後,日光性皮炎的發病。如果面板出現紅腫等症狀,應用涼水沖洗,嚴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八、要注意出現頭暈、噁心、口乾、迷糊、胸悶氣短等症狀時,應懷疑是中暑早期症狀,應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飲食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迴圈、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而夏天人們食慾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專家建議: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多吃清熱利溼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對於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能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並有降血壓的作用。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

  防暑

  夏季預防中暑應做到:

  1、多喝水。夏季缺水,會使體溫太高,容易中暑。但是喝水不能是碳酸飲料。

  2、穿柔軟寬鬆的衣服。夏天穿寬鬆柔軟的衣服有助於排汗,散熱。

  3、防晒。最好待在舒適的環境裡,防止溫度太高。

  4、身體降溫。可以用冰毛巾擦身體,進行物理降溫。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迴圈,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高溫天氣的危害和應對方法“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