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文化的論文鑑賞
日本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漫長的發展歷程,它不僅是日本文化的結晶與代表,而且也是東方文化的精華。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淺談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卻擁有自己的特色。它擁有自己的的發展過程及獨特內涵。日本茶道必須按照一整套規定程式來進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過品茶和茶道來達到陶冶情操,抒發情感的目的。
本文從日本茶道的創立及形成入手,通過對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佈置等方面的分析,來簡單探討日本茶道中所體現的日本人傳統審美意識以及其蘊含的禪宗精神。
關鍵詞:日本茶道、審美意識、茶具、茶室、和敬清寂
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發展過程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頭,茶道由中國傳入日本後,經過發展、變化、融合形成了具備大和民族韻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來中國的日本僧人最澄將中國的茶葉盒種子帶回日本,並種植在大阪一帶。茶葉剛剛出現在日本的時候屬於貴族用品,只有權貴、少數高階僧侶才可以享用茶葉。茶道被當作一種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動僅侷限在權貴的身邊。
但到了鎌倉時代,受《吃茶養生記》的影響,茶道有權貴和僧侶發展到了平民中間。等到了室町時代,以種茶為生的茶農開始對茶葉進行品評和開辦品茶會,逐漸的這樣的集會變成了平民的娛樂活動,並由此發展成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對於“茶道”這個名詞,最早則是由和尚村田提出來的。他把對佛法中的領悟融匯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於“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並藉由此發展成為了最具自然氣息和樸素的茶風。
日本戰國時代的千利休則把日本茶道進行改進並提高到了藝術層次。千利休把室內富麗堂皇的的裝飾簡化到了非常樸素的程度,讓日本茶道脫離了物質因素的糾纏,讓日本茶道更易於被大眾所接受。與此同時千利休還特別要求“本心”的重要,並提出簡化茶道的特殊動作,要隨意的品茶並放棄外界的形式操縱,來達到用心體會茶道的高深意境。
二、傳統日本茶道中的審美觀念
在伊藤古鑑所著的《茶與禪》中,把日本的傳統茶道分為了三個層次:品茶技巧、品茶禮儀、茶“道”。
日本人的審美觀和品茶觀完美的體現在其中。品茶技巧就是茶人怎麼挑選合適的茶具、怎麼放置屋內的盆景和裝飾品、怎麼點茶、怎麼調配茶後甜點;品茶禮儀就是主人和賓客間的禮貌問題。主要方面就是主人對房屋的打掃和茶會上的表演節目;第三點茶道,就是品茶人在喝茶的過程中對人生的領悟、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我們就分別從這幾個方面來深入的走進日本茶道文化,領悟其精髓,感受其文化。
***一*** 茶具和裝飾品
在日本的茶道文化當中,我們要深入的瞭解下其茶道文化的精髓,就要首先了解下其茶道文化中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即:茶具和裝飾品。
日本茶道中的品茶工具、書畫文字、盆景等飾物,體現了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從日本傳統茶道的祖先村田珠光開始,日本人在查到中找到了寂靜和質樸,來探索平淡生活中的點滴趣味。
在日本的名流中,也不乏在茶具和裝飾品中有自己特有要求的,他們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村田珠光追求的是質樸,村田珠光自己就經常選擇質樸的茶具,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約簡樸。他認為大和名族的黑色陶器顏色暗淡,但卻擁有有簡譜、寂靜的美麗。使用這樣的簡約茶具,情真意切地待客,既有品茶的樂趣,對道德情操養成和鍛鍊也大有用處。
再挑選和物的基礎上,應當多多選擇用淡色系的朽葉色、淡青色茶具和適應寂靜分為的茶具。茶道鼻祖村田珠光說‘正是這種以嚴峻、淡然、悠閒寂靜為美的審美觀點,才能讓人把握到生活的樂趣,來達到靈魂上的追求。
自主獨立的品茶地點、露天場所、石頭燈籠等的設立都是千立休提出來的。品茶地點雖然簡約淡然,喝茶的人卻讓茶具茶室乾淨整潔。只有喝茶周圍的環境乾淨整潔才能“進入自悟之道的境界,和美、寂靜有佛家的氣氛才是最正宗的茶道。對於茶道的鑑賞千利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正好是日本人對傳統審美觀的具體表現。
***二*** 茶室周圍的佈置
在佈置品茶地點周圍的環境方面,品茶的人所看重的就是喝茶時的虔誠心情,對周圍大自然的美特殊的重視。插花對於日本茶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選用應季的花草樹木,必須看重大自然之美,順應花朵枝幹的自然之勢,不要求奢華,只需要簡約自然,讓人怦然心動,讓他們所呈現的大自然的魅力,要和茶室中與季節、書畫遙遙響應,真正意義上的靠近生命的本質。
從這裡看出,這就是日本人傳統的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理念。《茶之書》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實並不需要加以抹去,因為它暗示著露水一般的純淨與清爽”。同樣體現了日本茶道中的人當與自然相融合,在茶道環境的佈置與高深技術中,重視大自然,輕慢人人之間的鎖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諧。
***三***和敬清寂
17世紀前期,16世紀末期,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囊括了日本傳統茶道的精神理念,建立了日本最正統的茶道。“和敬”主要代表的是人人之間的和睦相處用心交流,萬萬不能妄自尊大;“清寂”指的是冷靜嚴肅、淡然、悠閒的審美觀點。
在舉辦品茶聚會之前,品茶人必須先打掃周圍的環境,保持室內整潔,茶具的乾淨,茶葉必須經過精心的加工碾碎,茶具要反覆清洗乾淨一塵不染,插花也要根據賓客的不同和季節的變換來選擇。
茶人品茶時的動作符合規範迅速敏捷,“既要讓人產生舞蹈時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精確規範”。因為這樣賓客才能感覺到主人的重視和尊重,展現了主人待客的真誠。在茶會上,賓客們的穿著也非常重要,因為要與茶會的背景相互協調,身份再崇高的貴族都必須爬跪進入。入座之後也不能喧譁保持安靜,並需要向著主人放置在王床間的畫行禮致敬。這樣才能體現出人與人交流的“和敬”氣氛。
到了室町時代中期,伴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城市慢慢變的奢華和喧鬧。很多人開始厭倦了這種喧鬧的生活,把寂靜、淡然、悠閒為美,他們期待著過上隱居的生活,來達到心靈上的安慰。茶道之茶稱為“佗茶”,“佗”有是幽遠寂靜”、“閒適”的含義。一邊喝茶一邊和朋友談天說地,不問世事,修養身心。“清寂”之美從這個時期得到廣泛的流傳。 ***四***禪茶之緣
日本的傳統茶道是必須按照一定的流程規範來完成的一種藝術。並且日本茶道的根本精神,正是包含在這些看似複雜繁多的程式中。而這些繁雜的工序
並不是要讓品茶人的注意力從茶本身上移走,而是要茶客細心體會整個品茶的過程,從而把品茶人從世俗的喧囂、和生活的瑣碎中解脫出來。
茶道中禪的意義,就是通過繁瑣的品茶程式和規則來鍛鍊人們的本心,當這些繁文縟節不再使品茶者苦惱,當飲茶人隨意之間就能表現出茶道的禮儀規範,才算領悟了茶道本身的真諦。
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精神修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茶會本身的形式,賓客和主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寂靜淡然的品茶環境中,以喝茶、欣賞茶具、賓主間天天說地的形式,以此來達到修身養心的目的、還能讓我們潔身自好,擁有更加的完美意識和品質。這也就是禪宗裡的“勿使染塵埃”和“本來無一物”的兩個境界。
在整理中,我們發現:人們只有通過不停的反問自己的內心,才能最終令塵埃無可染之處。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學說為一體的一種精神文化。領悟了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領悟日本茶道文化的內涵。
三、結語
日本茶道其基本精神被日本學者概括為“和、敬、清、寂”四個字,主張通過在茶室中舉行茶會的方式來了悟禪法,參透本心。日本茶道推崇樸素的“閒寂”茶風,“在不引人注目的外表之下暗含著無價的寶物,在貧困之中深藏著難以言盡的恬靜的喜悅”,這種意境被日本茶人奉為美的極致。“閒寂”的美學理念不僅顯現於茶具、茶室、茶儀等諸多外在形式之中,更深深滲入了茶人的內心世界,成為日本茶道藝術最為鮮明的個性特徵之一,對整個日本民族的審美情趣構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以上所說的,日本茶道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和業餘活動,它讓人們在謹慎的品茶過程中養成認真、並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同時,其實茶道本身已經成為了大和民族對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並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村井康彥.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點及其在日本的發展[J].日本學,1995***5***:273.
[3]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25-26.
[4]錢樸.茶道淵源初探[J].農業考古,1995***38***:51.
[5]鈴木大掘.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三聯出版,1989.
[6]鈴木大拙.禪與藝術[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7]吳平.禪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趙天相.〈茶禪一味〉尋蹤有感[J].農業考古,2000***58***:126.
2
關於日本茶道的文化內涵研究
[摘 要] 日本茶道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日本茶人通過潛心學習研究,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茶道文化,並且通過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國的人們。通過對日本茶道起源、發展的研究,探討日本茶道中的文化內涵,進而展示了已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瑰寶的茶道中“和、敬、清、寂”的精神文化魅力。
[關鍵詞]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它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很強的審美特徵,是一種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湯道禮儀。從古至今它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刻的影響著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使研習茶道的人們和組織越來越多,遍及全國。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飲茶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書記載飲茶始於春秋,早在《晏子春秋》中便有茗茶的記載。在唐代,飲茶習俗不僅流行於我國國內,還遠渡重洋傳到日本。公元801年,日本高僧空海、最澄來到中國進行訪問,經過一段時間在中國的潛心學習,他們掌握了中國的飲茶文化和習俗,回國時帶回了大量中國的佛經和茶種,並把中國的飲茶知識在國內傳播開。從此,日本開始種茶。到了中國宋代,日本僧人榮西來華,回國時同樣帶回了大量的茶種,再次使中國的飲茶文化在日本民間流傳,此後,種茶和飲茶的風氣逐漸在日本盛行。日本的飲茶文化從一開始便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態,即僧人茶和武士茶。不管是僧人茶還是武士茶,都有著濃厚的中國飲茶文化的烙印,這段歷史通常被稱為日本茶道前史,即被認為是日本茶道產生以前的茶文化史。中日兩國專家學者已達成共識,日人的飲茶文化來源於中國,中日兩國在茶文化方面有著較深的淵源,中國茶文化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對日本有著長期的影響,日本茶道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的。15世紀末16世紀初,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把飲茶行為注入思想,又逐步制定了更為詳細、系統的規範,諸如釐定了茶會的種類,規範了茶器具的種類,確定了茶室、茶庭園的格局,制定了主人點茶和客人飲茶的基本動作流程等等,終於創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
如今,茶道已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人們將學習茶道和開展茶道活動作為一種以茶會友、修身養性和對藝術的高雅追求。愛好茶道的人往往成立小的組織,彼此選擇日期互相邀請。
二、日本茶道文化的飲食禮儀
日本茶道有一套嚴格規矩,頗為講究。茶道儀式可分為慶賀、迎送、敘事、敘景等不同的內容,流派頗多。現代的日本茶道舉行的場所有一套特殊的規定,通常,茶道舉行的的場所都是有茶的庭園和茶的建築組成,即茶庭和茶室。茶庭與主要用於眺望的禪宗枯山水庭園不同,它重在近距離體驗,使客人在其間經一條露溼的小徑,被沿引至茶道儀式的主建築物―茶室。茶室的佈置也是舉行茶道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十分講究,一般要求簡樸而優雅,***的地方是一扇活動的矮門,客人宜躬身入內,表示謙遜,而主人則跪在門前迎接,以示尊敬。茶室內一般懸掛名人字畫,陳設古玩,還放置青瓷茶花瓶,供賓客欣賞。茶室正中設有燒水用的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放著茶碗和各種飲茶用具。另外,茶道飲茶也有很多講究,使用的茶碗也多為歷史珍品,點茶、沖茶、遞茶、加水、品飲都有一定的方式,主賓大都是跪在地上恭敬地雙手捧碗,喝茶時一定要三口喝盡,最後一口一定要發出聲響,以示對茶的讚美,茶道所用的茶,色澤碧綠,略帶澀味,飲茶時常備有點心,糕點之類食品,以調和口味。所以,茶道對於日本民眾來說,不是通常解渴消乏的活動,而是一種講究禮儀、陶冶情操的民族習俗和傳統文化。
三、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實質
日本茶道的內容不僅侷限於外在表現形式的各種藝術方面內容,在內涵方面還具有其獨特的一套哲學思想,因而不能將其簡單的歸為藝術活動一類。對於這種不同的觀點,日本著名文化學者久鬆真一先生的觀點獲得了為數眾多茶道研究者的認同。他從宗教的角度出發將茶道定義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活動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他認為茶道文化體系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統一性,包含了宗教、道德、哲學等諸多方面的複雜內容。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今天日本主流茶道流派“三千家流”的始祖千利休大師將茶道精神歸結為“和、敬、清、寂”四個字。從事 日本茶道的人士畢生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這四個字,日本茶道文化倡導人們通過淨化心靈、提高品行、磨練意志、學茶上茶,將人們克服困難信心以及道義感進行增強,進而達到昇華思想境界這一最終目標。
“和”是表示整個茶事進行過程中具體形式的和諧以及人們內心情感的平和、寧靜,意思是人與人之間關係和睦、相互禮讓、謙卑友好、和諧共處的狀態。另外,茶庭院、茶室以及茶具等等 ,其色彩、形狀、寬窄、長短以及大小都應該保持協調和完整,給人一種和諧之美,使整個茶事活動在一種平和,寧靜的氛圍中進行,從而實現一種參與茶事的主人與客人之間、客人與客人之間、甚至是人與所涉及到的器具、環境之間的理想關係。這個“和”字不僅僅源於佛教的教義,也是儒家基本精神的一種體現,充分體現了日本整個國家內部所極力追求和保持的一個完美理想狀態。
“敬”是指相互尊敬,主要建立在“和”這一基礎之上,共同實施茶事的人士並不分身份的高低和貴賤,全都聚集在窄小茶室裡面,溝通感情和品茶暢飲。茶席上雖然設有上座、次座、末座等席位,但這決不是身份的象徵,而只是茶室內設定的座位而已。這體現了禪宗佛教的“心佛平等的精神”,即指參與茶事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人與物都是互相平等的。敬是專注與歸依是佛教的三昧,是儒教程朱學派的主一無適,即是專注、專一、沒有雜念。從這我們不難看出,茶道文化在禪宗教義之中還蘊含了日本神道“萬物皆有靈”的精神。而且這種通過茶事追求人們貴賤無差別的理念的建立,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極為難得。 “清”是純潔、幽靜,即要求和茶事相關的人和物必須要潔淨,這是對身體及周圍一切事物都要求潔淨和美好的一種渴求。在被稱為露地的茶庭裡,茶人們要隨時潑灑清水,在迎接貴客之前,茶人們要用抹布擦淨茶庭裡的樹葉和石頭,茶室裡不用說是一塵不染的,連燒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塵,茶人就是這樣通過去除身外的汙濁達到內心的清淨的。 當每個人都具有清澈透明的心以及純潔無暇的內心時候,才能夠領略和享受大自然之美,輕鬆愉快地生活。達到了這種意境才是茶道內涵“清”的實質意義,即茶道的本來面目。日本茶道中的“清”完全體現了日本民族的獨特民族習性,不只是要求保持清潔,而且具有具有更深層的含義。茶道重要典籍《南方錄》指出:“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實現無垢的淨土,創造一個理想的社會。”可見這條箴言的寓意之深。
“寂”就是指不貪圖奢侈生活、謙恭以及樸素,倡導人們不管世俗有多紛亂,都要具有一顆平常心,做到謙虛做人,擁有無私和坦蕩的內心。它是佛教中所講的“空寂”一語,也是佛語的“寂滅為樂”,這是消除了心中妄想煩惱的境界,即是消除一切心中的雜念,達到無年無想的境界。如果說前三個部分是茶道的修行途徑,那麼“寂”就可以看作是茶道修行的出發點與目的地。“寂”在梵語中指“靜寂”“和平”“靜穩”,它還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無”的意思。茶人與客人通過茶事進行修行,在茶事的過程中領悟到對世間萬物的否定,便進入了一個無的世界,這裡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日本茶道中的寂也便是倡導人們無論世俗如何紛亂都要有一顆平常心,謙虛做人,永葆坦蕩無私的心。做茶事時,要嚴格做到心靜如水。假如你心有雜念,就不會做得圓滿,其境界也達不到閒寂的標準。
四、結語
日本茶道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漫長的發展歷程,它不僅是日本文化的結晶與代表,而且也是東方文化的精華。日本茶文化經過不斷的改變發展,逐漸構成獨特而系統的茶道體系,不僅在形式上內容及其豐富,而且在思想層面上也有著豐富的內涵。茶道追求的崇尚精神和倡導的人文文化是推動茶道不斷髮展的重要因素,它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一樣,其中蘊涵的那些人生的經驗,需要飲茶者用心方可領悟。
參考文獻:
[1]滕軍.論日本茶道的若干特性[J].社會科學戰線,2009,***03***:145-149.
[2]張曉光.論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審美文化觀念[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02***:42-43.
[3]餘悅.中國茶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4]柳田聖山.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譯林出版社,1989.
[5]張忠良等.中國世界茶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6]慄智.日本茶道的禪宗與“四諦”[J].大眾文藝***理論***,2009,***12***:72-73.
[7]劉笑非,段克勤.“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