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三歷史的方法

  高三主要是對高中階段已學知識的複習鞏固。高三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受:時間緊,任務重,記的多,忘的也快,尤其是歷史,內容多頭緒亂。因而使一些同學對歷史學習產生了畏懼,甚至到黑放棄的程度。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歷史知識的把握。增強理解能力,適應高考需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這是擺在每個學生面前的主要問題。

  

  1.養興趣,移情歷史。

  歷史是一門包羅永珍且生動有趣的學科,但是有不少同學對歷史不感興趣,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教材枯燥無味,教學手段傳統單一等等。但興趣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培養起來的。多看一些歷史演義小說,名人傳記,多去一些歷史文化名城旅遊,關注各大考古發現,還可以做一些古錢幣方面的收藏,等等。通過參與一些與歷史有關的活動來觸控歷史、親近歷史、玩味歷史進而學好歷史。

  2.敢於質疑,勤學多思。

  對於歷史問題的解讀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材的觀點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我們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作出獨立的判斷,敢於對任何傳統的觀點提出質疑,只有這樣才能有新的收穫。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不但去探索新的知識發現新的問題,才回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同時也在不但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3.整理線索,串聯知識。

  學習歷史,要注意理出線索。既應按時間順序***一個國家、政黨或地區在不同時代政治、經濟、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狀況***,也應按空間順序***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地區發生的大事。***例如共產黨在各歷史時期的活動,一戰後帝國主義各國的狀況,等等。

  4.多做比較,善於歸類。

  比較和歸類也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歷史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歷史事件;通過歸類,可以將歷史知識系統化。

  5.學以致用,參與實踐。

  讀書與活動相結合,重視活動,是現代歷史學習方式的一大特點。新修訂的歷史教學大綱和新制訂的歷史課程標準推薦了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舉行故事會,舉辦歷史講座,進行歷史方面的社會調查,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遺蹟,編演歷史劇,觀看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採訪歷史見證人,撰寫家庭簡史和社群簡史,舉辦專題展覽等學習活動。開展這些活動將大大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