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薩海戰的過程是怎樣的
利薩海戰是普奧戰爭期間,普魯士的盟友義大利與奧匈帝國在亞得里亞海利薩島附近海域進行的海戰。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利薩海戰過程
利薩海戰發生於1866年7月16日,利薩海戰過程並不複雜。海軍佩爾薩諾率領義大利艦隊向利薩島發起進攻,接著義大利艦隊在18、19號向利薩島展開不斷炮擊,因為奧地利守軍的頑強抵抗,這次炮擊並沒有攻下利薩島。在義大利全力發動第二次進攻時,奧地利海軍B·馮·特格特霍夫帶領奧地利艦隊從一百六十五海里之外的波拉港晝夜奔波趕回利薩島,並在到達利薩島海域時馬上令海軍做好戰鬥準備,他意識到奧地利艦船火力不足,便採取了方便艦船隊形轉換靈活的“V”字形楔形方隊。
利薩海戰過程記載讓人們瞭解到,佩爾薩諾艦隊繼續向利薩島岸邊的要塞炮臺炮擊,但結果沒有讓岸邊火力反攻停止,反而是奧地利艦隊過半彈藥損耗、傷亡慘重,彈藥僅能再維持兩天。在20日上午,當佩爾薩諾艦隊準備派先頭部隊登陸利薩島時,奧地利艦隊從西北方向馳騁而來,在這關鍵時刻,佩爾薩諾錯誤的旗轉移到對戰隊形之外的“鉛錘”號上,特格特霍夫迅速指揮其艦隊穿過義大利艦隊隊形中的空隙,並將自己的木質戰艦向佩爾薩諾的“義大利”鐵甲艦號撞去。
這也是這場海戰中最為壯觀的一幕,“義大利號”的左艦舷首先被撞並隨之失去了方向控制,在後退時又被“馬克西米蘭”號撞在右舷致使其右舷傾斜嚴重,接著因為缺口處被數噸海水倒灌又向左舷嚴重傾斜。利薩海戰過程最終以“義大利”號沉沒畫上了句號。
利薩海戰結果
利薩海戰是普魯士的盟友義大利和奧地利之間展開的一次激烈海戰,作戰海軍司令分別是佩爾薩諾和B·馮·特格特霍夫。
利薩海戰結果是以義大利配備最新蒸汽動力的“義大利”號沉沒告終,義大利艦隊被迫向西撤退。因為奧地利艦隊在作戰中也有部分艦船受損,所以B·馮·特格特霍夫並沒有指揮海軍繼續追擊,並在大敗義大利艦隊後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回到了奧地利,而義大利海軍司令佩爾薩諾則被義大利政府解除了職務。
這場海戰是鐵甲艦隊作為出戰主力在海上作戰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所以利薩海戰結果對之後的海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奧地利艦隊所採用的形似“V”字的楔形橫隊作戰方式引起了世界其他各國的廣泛關注,在幾十年後中國曾經採用相同方式在黃海戰役中對抗日本艦隊,但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奧地利艦隊還採用了古老的撞擊戰術,而且效果頗佳,於是這種古老的作戰方式又被廣泛應用於海域作戰中,從這之後一直到二十世紀初,大多數國家都在艦船上安裝了撞角。利薩海戰結果再次向人們證明了採用火炮的作戰方式已經無法與裝甲軍艦相抗衡,而且將配備蒸汽動力的鐵甲艦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與傳統軍艦相比鐵甲艦更能快速的轉換隊形,使整個海軍團隊協同力更強,更能迅速的消滅敵人。
利薩海戰影響
利薩海戰影響在對戰雙方指揮官身上表現為:奧地利海軍指揮官B·馮·特格特霍夫在大敗義大利艦隊後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回到了奧地利,受到了前奧地利海軍司令後來成為墨西哥皇帝的馬西米連諾一世的褒獎,並被授予瑪利亞特里薩勳章;而義大利海軍佩爾薩諾則因戰敗被義大利政府廢除了職務。
這場海戰是鐵甲艦隊作為出戰主力在海上作戰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所以利薩海戰影響在日後的海上作戰方式上也尤其突出,尤其是奧地利艦隊所採用的形似“V”字的楔形橫隊作戰方式引起了世界其他各國的廣泛關注,在幾十年後中國曾經採用相同方式在黃海戰役中對抗日本艦隊,但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奧地利艦隊還採用了古老的撞擊戰術,而且效果頗佳,於是這種古老的作戰方式又被廣泛應用於海域作戰中,從這之後一直到二十世紀初,大多數國家都在艦船上安裝了撞角。
利薩海戰影響再次向人們證明了採用火炮的作戰方式已經無法與裝甲軍艦相抗衡,而且將配備蒸汽動力的鐵甲艦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與傳統軍艦相比鐵甲艦更能快速的轉換隊形,使整個海軍團隊協同力更強,更能迅速的消滅敵人,這場戰役也標誌著在海域作戰的風帆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蒸汽鐵甲時代,客觀上促進了世界海洋軍事的發展。
猜你感興趣:
- 利薩海戰的過程是怎樣的
- 教師試用期自我評價範文
-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期末複習試題
- 金銀花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 腳癬是怎麼回事
- 瘦大腿內側的減肥操
- 高考數學考試注意事項
- 五峰土家族自然風景保護區遊記
- 關於中秋節的心情句子
- 可樂的經典小妙用有哪些
- 最新爵士舞簡單易學的舞蹈視訊推送
- 洋蔥種植管理方法_如何種植洋蔥
- 補辦電話卡的介紹信
- 剁辣椒的好吃做法推薦
- 周公解夢夢見籃球表示什麼
- 微博暱稱女生
- 巴格拉季昂簡介介紹
- 青春有哲理的文章
- 增強責任心學習心得感想例文
- 微信公眾號原創宣告功能如何開通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