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的故事介紹

  薛仁貴,唐朝著名將領,也是著名的軍事家,他勇猛果敢且膽識過人,多次營救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忠心,因而受到身為皇帝的李世民的重任。關於薛仁貴一生有著哪些故事值得學習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薛仁貴榮歸故里的故事

  薛仁貴,名字為薛禮,仁貴是他的表字,為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唐朝貞觀年間武藝高強的年輕將領,他勇猛果敢且膽識過人,多次營救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忠心,因而受到身為皇帝的李世民的重任。

  薛仁貴的故鄉現在在我國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他年少時家庭十分貧困,與大多數農民一樣種田,養家餬口,日日粗茶淡飯。甚至住不起房屋,與妻子一道住在土窯裡,後代的人都稱他住的地方為“白虎崗”,一方面是紀念薛仁貴,另一方面是誇讚在戰場上一身白衣英勇無畏的薛仁貴,是一頭驚世白虎。他的確是一頭勇敢的白虎,在唐朝與北方民族的戰爭中,戰功赫赫,殺敵無數,讓敵人聞風喪膽。他在北方征戰沙場,他的妻兒一直在那“白虎崗”等待著他榮歸故里。在於他的家——土窯,不遠的地方有他常年練武的地方,紅寥灘,他常舉弓對月。“白虎崗”,這個地方誕生出一代名將!後人們將薛仁貴生前所居住的土窯稱作“寒窯”,可見他當時的艱苦。但是無論他住的地方多麼艱苦,在薛仁貴的心裡,“寒窯”也一定是暖窯。

  誰會知道在山西的小村落裡,修村,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薛仁貴間接的為他的故里命名“白虎”,是白虎選擇了他,還是他選擇了白虎呢?“白虎崗”因他而被賦予特殊的意義,他這頭白虎鼓舞的不僅是他的故鄉的人,更鼓舞了世界的人!

  薛仁貴三次征討高麗的故事

  薛仁貴,又名薛禮,三十歲才開始參軍入伍,隨後也開啟了他征戰沙場四十年的傳奇一生。作為武將,他最大的攻擊就是三次征討高麗國。

  高麗也叫作高句麗,位於中原地區的東方,生活時代是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高麗發展的過程不斷擴大邊疆領土,而中原地區的政權是他們最大的障礙。到隋朝,高麗先發制人,開始和隋朝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有說法是隋朝的快速滅亡和高麗有很大的關係。

  到唐朝貞觀年間,基本平定各方,唯有東邊的高麗,不能平定,讓唐太宗很是頭痛,在勸降不成後決定發兵攻打高麗,之後唐太宗也親自參與東征。正是這個時候,薛仁貴參軍入伍,憑藉自己的勇猛在戰場上斬獲一名將領,令敵軍心生畏懼之心,救出被敵軍包圍的將領劉君邛,後來安市之戰,薛仁貴正好以一身白袍出現在戰場,衝鋒陷陣,敵軍大亂,唐軍趁亂猛攻敵軍,敵軍慘敗。

  唐太宗沒有消滅高麗國,回中原採取對高麗不斷騷擾的政策,使其不得安寧,到唐高宗年間,為完成父親的遺憾,決定發兵東征,由於薛仁貴在山洪暴發中勇敢救出唐高宗被重用,首先攻克赤烽鎮,然後擊敗豆方婁率領的三萬人部隊,第二年,在橫山、石城、黑山等戰場上,都是銳不可當,贏得勝利。

  乾封元年,高麗國內亂,唐高宗再次發兵征討高句麗,薛仁貴如天降神兵,屢戰屢勝,經過新城、金山、扶余、平壤四大戰役,最後滅了高句麗。

  虎膽英雄薛仁貴

  薛仁貴,又名薛禮,是唐朝的風雲人物,生活時間約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貴本是家族不凡,到他這一代已經沒落,還由於他花大量的錢財去學習,不僅學習文學知識,還找師傅練習武藝,使得家徒四壁。

  也正是他的文武雙全,讓他在後來的歷史中大放異彩。他最開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負,在家務農,到當地大戶柳家做工,結識柳家大小姐柳氏,並結婚生子。

  薛仁貴到而立之年,他想通過遷移祖墳來改變命運,妻子勸他,如今皇帝親自帶兵征討遼東,你應該去參軍入伍,現在正是你建功立業的好時機。於是他參軍入伍,也開啟了他征戰沙場40年的傳奇一生。

  貞觀十九年,薛仁貴憑藉自己的勇猛,以一身白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勢不可擋,敵軍大亂,於是唐軍趁亂猛攻敵軍,敵軍慘敗,作為唐太宗的應夢賢臣被重用。徵遼回朝,唐太宗命令薛仁貴看守玄武門,直到一次山洪暴發中勇敢救出唐高宗,再次踏上征戰之路。

  唐高宗年間,薛仁貴率領軍隊作戰,首先攻克赤烽鎮,然後擊敗豆方婁率領的三萬人部隊,第二年,在橫山、石城、黑山等戰場上,都是銳不可當,贏得勝利。第四年,打敗回紇部落,平定北方十年之亂,第八年,征討高句麗,薛仁貴如天降神兵,屢戰屢勝,最後滅了高句麗。

  薛仁貴一生戰功赫赫,唯有青海之戰大敗,因此從將領貶為平民。後來高句麗再次叛變,薛仁貴再次被啟用,親帥大軍打敗突厥族,最後病逝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