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的故事介紹

  楊勇是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階將領,參加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有著豐功偉績的他,於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關於楊勇你知道哪些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勇的故事

  楊勇,原名為楊世峻,湖南人楊勇是對他的尊稱。楊勇在14歲的時候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7歲那年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那一年他又青年團轉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跟隨紅軍進行了長征,參加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之後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戰爭,在戰爭中都有突出的表現。

  楊勇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的家庭,在他讀書時參加了勞動童子軍擔任隊長的職務。1927年參加了共青團,跟隨瀏陽農軍攻打長沙,戰敗後出走在江西、常德等地方,到年底才回到家鄉。1930年,由共青團轉入了共產黨,在結業後,被分配到紅三團第八軍中。

  抗日戰爭期間,楊勇被任命為副團長、團長以及政治委員,率領部隊參加了平型關等戰役,並取得了一定的勝利。1939年,率領軍隊從晉西到了魯西,取得了首戰的勝利,後來又挫敗了日軍對於魯西的統治和掃蕩。1945年,楊勇率領軍隊攻克了南樂、陽谷等各地,殲滅了萬餘名的日軍。

  解放戰爭期間,楊勇率領軍隊縱橫在晉、魯、豫的戰場上。在隴海路上協同三縱隊,消滅了眾多國民黨的勢力。1947年,楊勇被任命為司令員,參加了豫北的戰爭,突破了國民黨的防線,攻打下了鄆城,創造了野戰軍單獨攻克和殲滅國民黨的先例,受到了軍隊的表彰和讚揚。之後,又率領軍隊晉了大別山,指揮了高山鋪戰役,因為戰績突出被記一功。

  楊勇故居

  楊勇故居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文市社群市場路,建造於1873年。楊勇故居坐北朝南,光線非常好。故居是用磚木所建造的,小青瓦、懸樑頂,外面看起來有三間房,走進一看只有一間,楊勇故居的佔地面積約為800平方米。

  楊勇故居的建築儲存十分完好,在正廳的頂樑上有“楊氏朝公後裔重建”等字樣。楊勇故居是楊勇從小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也是他走向革命歷程最開始的地方,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的作用。2004年的時候瀏陽市政府將楊勇故居公佈成為縣級的文物保護單位。

  再來看一下楊勇這位的風姿吧。楊勇是瀏陽人,在他14歲的時候加入了共青團,三年之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與了中國進行反“圍剿”的鬥爭。之後,又參加了長征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他屢次立下功勞。1955年,楊勇被授予的軍銜,同時榮獲了一級八一、獨立自由和解放的勳章,被朝鮮領袖授予了一級國旗勳章。

  楊勇在抗日和抗美的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抗日的戰爭中,楊勇用智慧和技術取得了潘溪渡戰爭的勝利,後來又指揮了平原地區的游擊戰,開闢了魯西、冀魯等抗日根據地。在抗美援朝的戰役中,組織了金城以南的戰役,活捉了南朝鮮的副師長,讓美國接受了停戰的要求,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