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的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故事作為在中華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承載民族精神價值的作品,將其納入著作權法的範疇能使其獲得良好的保護。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文錢難倒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當他還是一名武將時,就已名揚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這樣一條英雄好漢,曾因一文錢竟被逼得就地打滾。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有一次,趙匡胤領兵打仗,因寡不敵眾,吃了敗仗。他單槍匹馬衝出重圍,跑了一段路程,只覺得又飢又渴,肚裡咕咕直叫。想弄點什麼吃的,又偏偏前不鄰村,後不靠店。沒辦法,只好拖著青龍寶棍,無精打采地騎在馬上往前走。他走啊,走啊,走了好遠,仍不見一個人影兒。趙匡胤心想:好傢伙,難道今天要餓死不成?就在他眼睛發花、恍恍惚惚將要栽下馬時,突然前面出現一個黑點,定睛一看,像是一個棚子。於是他打起精神,拍馬趕去。

  黑點越來越近,果然不錯,是一個看瓜的棚子,棚子前邊是一片青綠青綠的西瓜地。滿地的大西瓜,使他頓時流出了口水。他翻身下馬,拖著那條青龍寶棍,來到瓜棚旁邊,正要開口買瓜時,一摸口袋,竟連一文錢也沒有。怎麼辦呢?繼續趕路吧,怕是再也支援不住了;說明沒錢吧,又覺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在瓜地邊轉過來,走過去,也沒有想出啥好辦法來。停了一會兒,他想了一個混賬的辦法:到瓜棚只管讓稱瓜吃。吃罷,如果賣瓜人要的價錢貴,就嚇唬一頓,騎馬便走。主意拿定,他就三步並作兩步進了瓜棚。只見瓜棚下坐著一位鬍鬚雪白、面容慈祥的看瓜老人。

  趙匡胤粗聲粗氣地說:老頭子,拿瓜來吃!看瓜老人急忙站起來笑著說:軍爺請坐,我去給您挑瓜。老人說著進地挑了一個大西瓜,抱到趙匡胤面前,說:軍爺,請吃吧!

  趙匡胤雖說飢渴得很,恨不能一口把西瓜吃掉,但又怕賣瓜的人瞧不起自己,就強鼓起肚皮子說:我又不白吃你的,怎麼不稱一稱?老人聽他這樣說,就過了秤。稱罷用刀切開,拱手遞到趙匡胤面前。趙匡胤狼吞虎嚥地大吃起來。老人坐在旁邊也不答話,一邊叭嗒叭嗒地抽著旱菸,一邊瞧著趙匡胤吃瓜。

  不一會兒,趙匡胤把一個十斤重的大西瓜吃了個淨光,他用手抹了抹嘴,對著老人甕聲甕氣地說:這瓜多少錢一斤?邊說邊在心裡合算:他就是說個公道價錢,也要說他瓜貴,有意詐人,嚇唬嚇唬,便揚長而去。

  賣瓜的老人看出了他的用心,笑著說:軍爺,自己的瓜,過路人口渴了吃個瓜,從來是不要錢的。

  胡說!你是有意小看人,難道說我給不起你的瓜錢嗎?趙匡胤說著還故意拍了拍自己的口袋。如果軍爺真的過意不去,那就按別人吃瓜的價錢,一文錢十斤吧。老人慢慢地說了一句。

  這一下可把趙匡胤給難住了。人家不要錢,自己硬要給;價錢又極便宜,可該怎麼辦呢?他不自覺地又摸了摸口袋,依然是沒有分文。此時,趙匡胤臉紅了,汗珠也從鬢角上滲了出來。賣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在等著接錢。趙匡胤服軟了,走上前去哀求道:老伯伯,我忘了帶錢,你有什麼活讓我乾乾,頂瓜錢好嗎?

  賣瓜老人輕蔑地瞟他一眼,說:年輕人,你一來我就看出你飢渴難忍,而又空無一文。可你又裝腔作勢,出言不遜。如果你真有悔改之意,就請你在地下打個滾兒頂瓜錢吧。

  趙匡胤無奈,只好在地下打了個滾兒,滿臉通紅地上了馬。一路上,他不住地長嘆:哎,真是沒有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哪!

  :吳王夫差的故事

  從前,揚州這個古城屬於吳國的地盤,非常荒涼,處處雜草叢生,蚊蟲成群。而現在,這裡卻是一個花紅柳綠、稻穀豐產的寶地,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裡流傳著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那還是在遠古時候,中國被分成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它們之間連年不斷地打仗,老百姓被搞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得安生。如果一遇到災荒,就更苦啦!吳國也和別的國家一樣,經常派軍隊去攻打周圍的鄰國。

  有一年秋天,吳國遭了水災,眼看到手的秋谷全部給水淹沒了,連谷種都沒有收到。

  老百姓整天餓著肚子,吳王夫差看到這個情景,心裡很是著急,他和大臣們商量,決定親自領兵攻打北方的齊國,搶些糧食回來度荒年。 一天傍晚,他領著人馬走到一個山溝,迷失了方向。他立刻派幾個士兵到附近去找個嚮導來帶路。自己則坐在馬上等著。不大一會兒功夫,士兵們回來報告說:周圍連個人影都沒見到。眼看太陽落下山,夫差乾脆下令叫人馬紮下營盤,等第二天再去找人。

  他正準備下馬休息,突然看見遠處有一個人從草地上飄飄悠悠地向他走來。他感到很奇怪,就手提寶劍向前迎去。走近一看,原來是個年輕的姑娘,那姑娘好看極了,黑黑的頭髮披到了雙肩,圓圓的臉像紅紅的蘋果,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像天上的星星。不等夫差開口,那姑娘就在他的馬前施了一個禮問道:大王,你到哪兒去?夫差望了望她,答道:孤王要到齊國去籌糧!姑娘又問:那麼,你怎麼不走呢? 夫差就把迷路的事告訴了她,並請她帶路。姑娘聽夫差說完,滿口答應下來。她朝夫差笑了笑說:不過,我在沒有給你帶路以前,請大王告訴我幾件事情。

  夫差聽她答應帶路非常開心,就說:好,你說吧。

  姑娘把手指了指天空問道:大王,你說天上有沒有太陽?

  夫差原以為她要問什麼難題,一聽問的是這個,便哈哈大笑說:有啊!

  姑娘又問:大王,你說地上長不長稻穀?

  夫差說:長啊!

  姑娘接著問:那麼你為什麼要到齊國去搶糧呢?

  夫差被姑娘問得怔住了,只好把遭遇水災籌糧度荒年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她。姑娘聽了夫差的話,跪下叩了一個頭說:大王,我們都是黃帝的兒女,分散居住在四面八方,天下的百姓全是一家人,一家人怎麼能互相仇殺呢?夫差想不到這個年輕姑娘竟敢當面責問他,剛想發作,舉劍把她砍了,但轉念一想,還得用她帶路,只好忍了忍氣,大聲吼道:不去打仗,叫我拿什麼給百姓吃呀?

  姑娘不慌不忙地說:大王,只要你使百姓安康,我就會幫你忙的!

  夫差聽了半信半疑。心想,口氣不小,小小年紀能幫我什麼忙?姑娘見夫差懷疑的樣子,便轉身舉手朝地上一劃,說也奇怪,大地裂開了一個長長的大口子,一片金光閃閃。夫差連忙跳下馬來一看,口子裡裝的全是飽滿的稻穀,足足可供吳國吃好幾年。他驚奇極了,忙問姑娘是什麼人?這些稻穀又是從哪兒來的?姑娘微微一笑:大王,我是你腳下的臣民,這稻穀是我每年在收割以後從田野裡拾來堆藏到這裡的,現在就送給你吧!

  姑娘說完就變成一隻蛤模,一蹦一跳地走了。夫差恍然大悟,感動極了,朝著蛤蟆爬去的方向鞠了一躬,打消了去攻打齊國的念頭,命令士兵把稻穀搬出來,除留下一些做種外,全部分給老百姓度荒。

  吳王和士兵們原地住下來,開墾荒地,播種農田。沒過幾年,吳國就繁榮富強起來了。

  :歐陽修巧對賴秀才

  從前,有一個賴秀才很喜歡作詩,可是他只會作上兩句,不會作下兩句,你說他,他還不服氣。

  有人告訴他:在歐陽縣裡,有一個歐陽大莊,莊裡有一個先生,名叫歐陽修。此人出口成章,不管什麼詩都會作。

  這個賴秀才聽說後,就趕快跑著去找他。

  走到半路上,他遇了一片幹棒帳子,就作詩了:遠看黑嚓嚓,近看賽麻杈。完了,沒詞了,又走。

  走著走著,又遇見一道河,河裡有一些老白鵝,就又作詩了:忽遇一道河,一群老白鵝。沒詞了,又走。

  走著走著,又遇見一道溝:忽遇一道溝,去找歐陽修。他嘴裡說著去找歐陽修,就來到了歐陽莊。

  在莊頭上,他遇到了一個老頭,說:老先生,這是什麼莊?歐陽莊。有個歐陽修老人,你知道在哪裡嗎?你找他做什麼?我聽說這個老先生會作詩、對詩,我找他教教我。你有什麼詩難對,說給我聽聽。別的我也不說,我就說說我走在路上得的。

  你說吧。

  我遇到一片幹棒帳子,就作了首詩:‘遠看黑嚓嚓,近看賽麻杈。’

  老先生說:未結黃金果,先開玉白花。’這不就對上了嗎?賴秀才說:是不假,俺怎不會說呢?老先生也不理他,問:還有什麼?忽遇一道河,一群老白鵝。鵝在水面上,黃爪泛綠波。忽進一道溝,去找歐陽修。修也不知你,你也不知羞。

  對完了,賴秀才知道自己被罵了,就問:你這位老先生學問這麼高,你叫什麼名啊?

  我就是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