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民間故事欣賞
民間故事作為一種廣泛流傳的口頭性的、具有藝術虛構性的散文敘事作品而存在,那麼經典的民間故事你們知道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經典的民間故事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經典的民間故事篇1:張秀才妙聯諷貪僧
清朝末年,鄂西神農架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常常對前來燒香許願的人說,凡給神佛捐錢的人,都可以“消災免禍”,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將遭到報應。為了宣揚他的迷信說法,老和尚特意在廟門口掛了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人敬神一誠有感;
錢才能通冥,神應人萬福無窮。
老和尚整天裝神弄鬼,騙取錢財。雖然迷惑了許多無知的人,使得寺廟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個姓張的秀才來廟裡燒香,和尚要他捐錢捐油,並表示願意為他念經消罪。張秀才嗤之以鼻,對老和尚說:“照你這麼說,如果唸經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復生的話,那閻王不就是怕你這和尚了嗎?你這樣精通佛法,難道就能長生不老嗎?你說菩薩保佑捐了錢的人,那如果燒殺搶掠的強盜把錢財送給菩薩,而菩薩保護他,這菩薩豈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貪官了嗎?”
張秀才一番義正詞嚴的話,把老和尚說得啞口無言,可是卻遭到了一眾“善男信女”的反對,認為他這是謗佛滅道,對神佛不敬。張秀才看見廟門口的對聯,沉吟片刻,大筆一揮,也寫了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閻王難道怕和尚?
錢才能通冥,菩薩豈不是貪官?
此聯尖銳潑辣,幽默風趣,又對仗工整,在當地傳為美談。
經典的民間故事篇2:妙改對聯
從前有個財迷,他告老還鄉後,置了千頃良田,開了當鋪,放高利貸,剝削坑害村民。可表面上裝作慈善,吃齋唸佛,又在大門上貼了副對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村民一看,知道他又在標榜正經,便將此聯改動了兩三個字,變成“命即是錢錢即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
老進士看了,氣個半死。不久他的兒子靠金銀打通關節,“中”了進士,他轉怒為喜,又寫了一副對聯貼在大門上:“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村民們看了此聯,把聯中的“士”、“夫”、“人”三字變動了一下,變成了一副絕妙的喪聯:“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經典的民間故事篇3:紀曉嵐聯對塾師
紀曉嵐年幼時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華,稱得上是天資聰穎。
這天,塾師向所教的幾個學生出聯,要他們應對。塾師是山東兗州人,祖籍在曲阜,為了炫耀家鄉的人傑地靈,藉以標榜自己的出身和學識,塾師出的上聯是:齊魯出聖人。語句雖通俗易懂,可真要對出恰當的下聯,莫說是幾個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有功名的秀才,怕是也要費一番腦筋的。
見到學生們大眼瞪小眼,張口結舌,無以為對,塾師不覺有些自鳴得意。這時,紀曉嵐開口對出了下聯:燕趙多烈士。
塾師聽過紀曉嵐的對句,不由一驚,這孩子答對得如此高超,這可是萬萬沒有料到的啊。塾師思索了片刻,又出句了:孔子孟子曾子。語音剛落,更讓塾師大為驚異的是,那小小年歲的紀曉嵐似乎介面就來了下句:夸父相父昀父。夸父,是遠古神話中的英雄人物,民間有夸父追日的優美傳說;相父,是指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紀曉嵐把自己的父親同神話中的英雄和歷史上的賢相相提並論,其胸懷抱負更不待言了!塾師不禁由衷地發出感嘆:“誰雲孺子不可教?”
“我請先生動戒尺。”
聽到紀曉嵐這句對答,塾師被他這種要求師長對自己嚴加管教的態度感染了,他對眼前的學生們誇讚說:“紀子雖幼,志卻超群!老夫預言,其前程無可限量,日後必成大器也。”在這裡,塾師將小小的紀曉嵐稱為“紀子”,足見其對紀曉嵐的肅然敬重之情。
看了經典的民間故事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