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監之亂的簡介

  三監之亂是西周初期商王畿地區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分析

  中文名稱:三監之亂

  參戰部隊:“三監”;周朝

  戰爭結果:三監失敗,周朝大勝

  時  間:約公元前1045年

  地  點:黃河流域

  人  物:周公 武庚 管叔 蔡叔 霍叔

  三監之亂的詳情

  人取得了政權後,並沒有完全消滅殷商國家,而是根據當時人們“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讓紂的兒子武庚仍繼承殷王位,統治殷商故地。武王又安排自己的哥哥管叔、弟弟蔡叔、霍叔駐守在殷都周圍的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周人立國未穩,強敵環視,武王為國事憂慮,常常夜不能寐。他說:“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於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

  克商後的第二年,武王有疾,死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長,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他最有資格攝政,因此武王的遺命被他認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加之周公制定的禮制嚴格限制諸侯勢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滿和猜忌。《尚書·金縢》載:“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在這種情況下,管、蔡與武庚聯合作亂。

  武庚早有復國的野心,這時不僅聯合“三監”,而且又和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串通,叛亂反周,局勢十分嚴重。

  管、蔡以及武庚與東夷地區的叛亂,嚴重地威脅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團結召公奭,採取果斷措施,親率大軍東征。東征對鞏固西周王朝、擴大周的轄地起了重要作用。 《尚書·金縢》記載:“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鎮壓“三監”,制止了流言,殺了管叔放逐了蔡叔;還誅殺了武庚,以紂王庶兄微子繼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國,史稱宋國。

  武庚覆滅後,周公繼續東征,經過三年艱苦鬥爭這場***才告平定。東征範圍似較廣闊,窮追猛打,聲勢達於江南。《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江南。”周公東征至江南,可以在銅器銘文中找到旁證。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銘曰:“唯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圖。王於俎,饗。王令虞侯夨曰:‘侯於俎。……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邑卅又五,百又卌,錫在宜。王人又七姓;錫鄭七伯,厥五十夫;錫俎庶人六百又六夫。俎侯夨揚王休,作虞公丁尊彝。

  三監之亂背景

  周人取得了政權後,並沒有完全消滅殷商國家,而是根據當時人們“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讓紂的兒子武庚仍繼承殷王位,統治殷商故地。武王又安排自己的哥哥管叔、弟弟蔡叔、霍叔駐守在殷都周圍的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周人立國未穩,強敵環視,武王為國事憂慮,常常夜不能寐。他說:“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於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克商後的第二年,武王有疾,死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長,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他最有資格攝政,因此武王的遺命被他認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加之周公制定的禮制嚴格限制諸侯勢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滿和猜忌。《尚書·金縢》載:“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在這種情況下,管、蔡與武庚聯合作亂。

  三監之亂的影響

  三監之亂嚴重威脅到了周朝的統治秩序,周公東征勝利以後,徹底消滅了殷商王朝的殘餘勢力,擴大東方境土。為了鞏固周王朝在東方的統治,周公進一步營建東都雒邑和封建諸侯。周公、成王、康王時期是西周王朝穩定發展時期,“刑錯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