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大小乘佛教的區別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乘和小乘的區別

  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菩薩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謂菩薩,即指立下弘大誓願,要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得到徹底解脫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階段,即在修習“菩薩行”的階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張可以在家修行,並不強調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樣需要出家修行,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區別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薩的修行發放概括為“六度”、“四攝”。“六度”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們認為這六種方法是能夠脫離生死苦海,達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攝”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在與他人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原則,具體是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認為這是菩薩救渡眾生時所應遵守的原則和方法。為了與小乘相區別,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稱之為“菩薩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實踐稱作“菩薩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稱之為“菩薩戒”。

  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方法來否定客觀事物,實際上卻承認事物的基本組成因素“極微”的存在,帶有唯物思想傾向。大乘佛教則通通常主張“人法兩空”,既否定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也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客觀事物“空”的認識並不是通過“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緣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質實體,因而是“空”。事物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這是大乘思想,特別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另外在修行目標上,小乘佛教把證得“阿羅漢”果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而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的修行目標。

  小乘偏於自度,大乘不僅自度而且還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義上也不一樣,大乘和小乘的區別,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在對於佛陀釋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達到徹底覺悟的人。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並且認為除釋迦牟尼佛外,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有無數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張修戒、定、慧“三學”***通過守持戒律,修習禪定而獲得智慧***、“八正道”***八種正確的思維和行動方法***。大乘佛教則除了“三學”、“八正道”外,還偏重於修習包括“六度”、“四攝”在內的“菩薩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與後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稱為小乘佛教,後期佛教又稱為大乘佛教。事實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綜合五戒十善,稱人天道聲聞是由於聽法修行而得解脫生死的,獨覺是不由聽法無師自覺而解脫生死的,綜合聲聞獨覺,稱為解脫道菩薩道是既求取解脫道而又不捨人天行的一種法門,所以大乘的菩薩道是解脫道與人天道的綜合。

  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瞭解脫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聖人,因他們只顧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脫,不回頭過來救度其他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

  也既是說大乘、小乘,乃是一種比喻。大乘喻能渡無量眾生。小乘喻渡少數眾生。大乘與小乘的分別是覺悟境界高低的差別。

  然後在泰國、緬甸這樣子地方一些學佛的人,他原本這個傳下來的佛教是小乘佛教,但是因為這個人他自己發心的原因,原本是小乘佛教的佛教,在他那裡有可能已經不是小乘佛教,已經是大乘佛教。這都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沒辦法說哪裡是大乘佛教,哪裡是小乘佛教。這個是最早的時候傳播下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小乘佛教傳播什麼地方,大乘佛教傳播什麼地方,但是最終真正的大乘和小乘還是修行人自己的發心或者是他的動機,或者他的學佛的目的來確定他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區分

  這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的不是他的傳承,也不是他的師父,也不是他佛教的內容,而是他的目標,他為什麼要學這個?比如說小乘佛教裡面講的有些內容,如果是以大乘佛教的,以這個菩提心的基礎修小乘佛教裡面講的,比如說我們在南傳佛教,小乘佛教,一般從大乘佛教,就講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但是從南傳佛教本身他不認為它是小乘佛教,它不會說南傳佛教是小乘佛教,然後北傳佛教是大乘佛教,它不會,這種詞彙是大乘佛教後來的一個稱呼,實際上小乘佛教它不會給自己說是小乘佛教。

  那南傳佛教也好,從大乘佛教的角度講叫小乘佛教也好,它的修行的次第,有一本南傳佛教的法師寫的叫《清淨道論》,那個是他們比較重要的一個修行的一個論典,如果某一個人以菩提心的基礎上修《清淨道論》,原本是南傳佛教,也就是所謂的小乘佛教這樣子的經典,那這個變成什麼樣子呢?他的動機是大乘佛教,他學的是小乘佛教,混在一起,那最後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還是大乘佛教。為什麼呢?就是我們剛剛提到在大乘、小乘這個當中,這個區分這個分別當中,就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是他的教義,而是他的目的或者是他的發心。

  然後比如說藏傳佛教的密法或者說漢傳佛教像禪宗這樣非常高階的佛教的課程,大乘佛教的課程,如果是為了自己,就像我們昨天講的出離心的基礎上,而且出離心僅僅就是為了自己的出離,還沒有考慮更多眾生的出離,這樣子的動機去修禪宗,那這個叫做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就叫做小乘佛教。很多人不理解,怎麼可能禪宗是小乘佛教呢?禪宗他原本當然不是小乘佛教,他是大乘佛教。但是禪宗變成大乘佛教,也就是說大乘佛教要變成大乘佛教,他也需要一個前提的條件,前提的條件就是有菩提心的基礎,他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大乘佛教。如果沒有菩提心的基礎,那他就不是大乘佛教,包括密宗,我們藏傳佛教裡面講的,比如說大圓滿、大手印、時輪金剛等等這些密法,如果是以自己的,昨天我們講的這種人天佛教為了我現世生活當中,為了健康長壽、工作順利,或者是說為了下一生我能夠更好地回來做人或者做天人,以這樣子的動機,以這樣子的發心去修大圓滿,那他是什麼呢?他根本不是解脫道,而是世間法。他就是人間,他就是人天佛教,他就變成人天佛教。為什麼呢?這個內容,我們所說的內容是大圓滿,但是我們為了什麼修呢?就是為了現實生活當中的利益而修,所以他給我們帶來的這個結果是什麼?也就是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利益,我們根本沒有考慮解脫,根本沒有考慮利益眾生,這種前提下修大圓滿也好,修什麼也好都是他的修行的結果是以我們自己的發心來決定,而不是他佛法本身來決定。

  所以學佛的時候,就是有三個問題,就是有三個要點,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是什麼?第一個,發心。我今天修大圓滿也好,修《清淨道論》也好,燒香拜佛也好,它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目的是你想得什麼,想獲得什麼?這個發心是最重要的,這個發心會決定以後所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