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在哪

  佛教與道教,有許多共同,也有許多不同,既相互融合,也曾經相互辯論,在發展中,儒釋道最終走向三教融合的道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宇宙有無本源

  在基督宗教與道教做對比的時候,可以把上帝與道作類比,雖然這也許不一定很準確,但基督宗教與道教都認為宇宙是有源頭的。但在佛教與道教做對比的時候,在宇宙起源上,找不到可以類比的概念。因為佛教的宇宙觀是緣起性空,佛教認為事物是有緣起的,沒有獨立的實體的存在,所以本性是空,宇宙的本源也是因緣聚合,既然是因緣所聚,那麼也就沒有第一本源,當然也就沒有主宰與永恆。佛教的《經律異相》《法界珠林》《法界安立圖》等著作中雖然論述了宇宙生成後的結構,但並不討論宇宙的本源。這與道教的宇宙生成觀顯然是有所不同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對宇宙的起源這樣描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42章***”

  道不只是生成萬物,生成萬物之後,它仍然存在著,並不消失,並且是萬物執行的主宰,但道並不自恃。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

  一個有本源,一個無本源,一個有主宰,一個無主宰,看來二教從根本上就不存在融合的可能,而實際不然,佛教與道教融合的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了,原因在哪裡呢?二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超越變幻無常的現實,同時又要面對現實,所謂“空色不二”“有無同一”。空色與有無雖然經常做類比,但它們的含義還是有所不同。小乘觀法緣起,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是究竟空。色有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之義。空與色實際就是事物的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性質,大乘佛教只不過將二者統一起來,所謂在塵出塵。空色只是討論“有”的二種性質,但佛教沒討論“有”的源頭——“無”,也就是宇宙之源。不過超越了對有形世界的執著之後,恰恰就是迴歸了那個虛無的本源,雖然對這個虛無也不可執著,超越之後仍要面對現實世界,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是統一的,所謂不二法門。道教雖然討論宇宙的生成,但與佛教一樣認為有形萬物並不永恆,所以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佛教不同的是:道教不是討論萬物***“有”***的空色的統一,而是討論萬物***“有”***與宇宙本源***“無”***的統一,也是既超越現實,又面對現實。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明了本源的虛無與有形的世界也是統一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1章***”

  雖然佛教與道教的觀察角度有所不同,但在超越中面對現實這一點上,佛教與道教是相同的。

  實際宇宙之源也確實不容易認識的,隨著現代物理學、量子力學、天文學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推想假說,有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量子力學研究的是次原子粒子,它引導一些理論家提出假設:宇宙是從空無中形成的。對於量子物理學家來說,“空無”的定義與普通人理解的不同,“空無”是豐富而肥沃的材料,在“空”的空間,在次原子階層和無限短的時間裡,基本粒子會在所謂真空起伏中出現又消失。物理學家惠勒說:“空的空間,並不是空的,而是物理現象最猛烈的場所。”英國物理學家霍金也作出“宇宙起源於無”的結論。 李政道博士也講過:“從哲學上講,‘測不準定律’和中國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頗有符合之處。”

  佛教和道教的區別:施捨與保守

  有什麼樣的宇宙觀、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與方法論。佛教與道教對宇宙的認識決定了佛教徒與道教徒對世界的態度以及他們的修煉方法。佛教的修煉是用空來指導的,道教的修煉方法是還歸本源的道。認識般若智慧與道,就已經不容易了,還要用智慧與道指導在現實中的生活,就更難一點。困難源於人的身心中生而所具有的業障、七情六慾,或者說夙世以來的不好的遺傳基因,社會上的歷史遺留的種種恩怨和偏見……種種妨礙認識、實踐智慧與道的因素,不可勝數,由解決障礙而產生的修煉方法也數不勝數。限於篇幅,本文文選取佛教、道教最有代表性的修煉方法六度和內丹作為例證。

  佛教有“六度萬行”之說,略則六度,廣則萬行,六度是包括了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度為度生死海、到彼岸、達涅槃之義。包括:一佈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佛教雖然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是空色不二的,但世人多執著於色,所以佛教修煉是從空煉起的***一味講空與世俗社會是有衝突的***,佈施是放下自己的貪慾,忍辱也是放下自己的嗔恨,持戒約束自己的七情六慾、邪思亂想,這都是對空的實踐,但是一味講空是逆了常人的習性的,所以要精進努力,進而身口意漸入禪定,這樣離空色不二的般若智慧也就不遠了。

  佛教是從施捨、忍辱修煉起,都是要放下、捨得,道教則是在保守精氣神、保守元炁上做功夫,這與道教的宇宙觀也有關係。《老子》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聖人仰觀俯察,將宇宙之理用之於身。明代伍沖虛祖師在《天仙正理直論》則述為:在人身則是從父母合氣時為一;到嬰兒降生時為二,此時先天元炁在臍,後天呼吸氣在口鼻,先天元神在心,後天識神情慾產生;到十六歲情識旺盛時為三。人的情識旺盛,苦也就多了,所以老子這樣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第16章***

  順者生人,逆者成仙:以智慧化情識,煉精化炁,所謂百日築基,由“三”至“二”;再將神入炁,煉炁化神,神炁抱一,所謂十月懷胎,則由“二”至“一”;再煉神還虛,所謂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由“一”至道,返本還源。整個修煉過程不外一性一命、一神一炁,也常將之比喻為鉛汞坎離等,與外丹道相類比,也常稱精氣神為藥物,稱煉守精氣神的上中下丹田為鼎,運神調息則為火候。整個過程強調滴水不漏、一塵不染,才能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歸道。年中取月,月中取日,日中取時,絲毫不差,才能成就。

  這樣看來,佛教從忍辱、施捨做功夫,道教從守精氣神和元炁上做功夫,一個要放下,一個要拿起,二者貌似大相徑庭,而實際二者卻相差無幾。道教內丹修煉的第一步就是煉己,即是煉心,煉後天心返回無思無慮無情無慾的先天心,古云:“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先修心。” 割絕貪愛、禁止舊習、精進勵志都曰煉。煉至內景不生、外景不入,一切動靜之間,心不動搖,才算合格。之所以要煉己,是因為整個修煉過程都要以明道真心真性為主宰,否則:藥將得復失,胎將結復脫,神將出復墮……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第13章***”

  就是教人超越七情六慾、超越自我。整篇《道德經》還有很多近似的論述。道教的保守與施捨也不矛盾,老子說:

  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第67章***”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第81章***。”

  道教還有很多修煉方法,具有保守特點的多,這也是由道教所面對的問題決定的,其它很多宗教都是強調靈魂得救,強調彼岸世界,而道教卻重視身體與此岸現實世界, 雖然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要面對現實問題,不論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不論是從方法技術上,還是從力量上,不可能不有所保守。

  佛教強調空,禪宗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釋迦拈花,迦葉微笑”,但這對大眾而言實在是高不可攀的,而佛教的淨宗、密宗、律宗等也都是從守有入手的。

  施捨為陽,保守為陰,無為是陽,有為是陰,一陰一陽是離不開的,離開即是二,即非道。

  佛教和道教的區別:歷史社會角度

  ①歷史角度

  ***時期,中國宗教受到打壓,一度停滯。道教也不例外,道教五術***即山、醫、命、相、卜***中的部分,被看作是封建迷信,在當時受到很嚴重的打壓。佛教原本形式較為單一,雖然在中國的傳播中,已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逐漸也形成了類似於道教的齋醮科儀,但其所受打壓程度與道教相比,依我之見,相對較輕,之後的恢復工作自然也較容易。

  ②社會角度

  社會是促使兩教信眾差距變大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一,社會宣傳,文學渲染。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大眾瞭解資訊大多是來源於電視。央視有個《百家講壇》節目,大多學者都是講歷史文化,人物傳記。錢文忠教授講,一開始就是《玄奘西遊》,雖說也是人物傳記,但帶有極大的宗教色彩,使得更多人開始對佛教產生的極大興趣。“名人效應”也是其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想一想,其實有很多關於佛教色彩的電影電視劇,如《少林寺》和《西遊記》等。《西遊記》是對大眾影響最深遠的一部具有佛教色彩的電視劇。試舉幾例,一、《西遊記》本身就是以玄奘西行為歷史背景,由吳承恩撰寫而成的神話小說,就已經奠定了佛教的基礎。二、人們通過《西遊記》認識到一個神仙體系,誤以為太上老君是玉皇大帝的下屬,但事實上卻相反。三、在大鬧天宮情節***第七回***中,孫悟空最終是被佛祖制伏,人們就認定佛祖的本領比神仙高,就產生了“佛教比道教厲害”的認識。四、《西遊記》有“佛道鬥法”情節,如“鬥法車遲國”***第四十五回***,“黃花觀鬥多目怪”***第七十三回***,最後其結果也都是不得善終。從這四方面就可看出《西遊記》存在著“揚佛貶道”之意,大眾後懷有這樣的心態,也是正常現象。

  文化傳播主要依託書本典籍,才可得到更加廣泛與深刻的傳播。在宗教類的出版物上,佛教類數量遠遠大於道教類。筆者曾在某書店中看到,佛教類書籍有《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般若心經》等經典書目。佛教經文有些是佛祖和部分古代祖師大德的話語記錄,闡述生活、社會、思想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更易被人所接受。道教類書籍僅有《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其實除了老莊書籍之外,道教的經文,如《黃庭經》、《太上感應篇》、《清靜經》等,都因篇目過短,難以成書成冊,不易發行。

  第二、旅遊業的興起,個人的傳經佈道,促進宗教思想文化不斷推廣。在旅遊業方面,四大佛教名山,人盡皆知,但四大道教名山,並非如此。如此就吸引更過人們去佛教聖地旅遊,加上佛教自身的宣傳,不僅宗教思想得到宣傳,同時也產生潛在的信徒。個人的傳經佈道方面,佛教方面有兩位代表,星雲大師、淨空法師,在全國各地宣揚佛教思想,勸人向善,教人積德,使得佛教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道教方面,好像未有耳聞,反而出現了道風不正,打著道教名號,進行斂財聚財,降低了道教的整體素養,破壞道教形象。

  總之,兩教的發展,其根本原因還是受到其思想的影響。思想因素是在現代社會中決定興盛的根本原因,社會因素是宗教宣揚與推廣的主要推動力。我們的宗教只有順應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符合自然社會的發展。只有這樣宗教的現實意義才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才可以使得宗教得到更好傳承,宗教思想才能得以傳播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