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初中

  歷史有著為指導現實、預測和開創未來提供借鑑以及教育國民、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功能。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歷史研究和歷史學習,主張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把懂得中國歷史當作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我眼中的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讚、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關於歷史的手抄報圖片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佔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臥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藉、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關於歷史的手抄報圖片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型別,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鑑……

  :岳家軍大破兀朮

  收復建康的岳飛,是南宋抗金的名將,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飛是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出生那年,黃河決口,家鄉鬧了一場水災,家裡生活很困苦。岳飛從小刻苦讀書,尤其愛讀兵法。他力氣大,十幾歲的時候就能拉三百斤的大弓。後來,他聽說同鄉老人周同武藝高強,岳飛就拜周同做老師,學得一手好箭,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

  後來,岳飛從了軍。金兵南下的時候,他在東京當小軍官。有一次,他帶了一百多名騎兵,在黃河邊練兵,忽然對面來了大股金兵,兵士們都嚇呆了,岳飛卻不慌不忙地說:“敵人雖然多,但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兵力多少。我們可以趁他們沒準備的時候擊敗他們。”說著,就帶頭衝向敵陣,斬了金軍一名將領。兵士們受到岳飛的鼓勵,也衝上去,果然把金軍殺得七零八落。

  這一來,岳飛的勇敢出了名。過了幾年,他在宗澤部下當將領。宗澤很器重他,對他說:“像你這樣智勇雙全,即使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但是光靠衝鋒陷陣,畢竟不是常勝的辦法。”他交給岳飛一份古代的陣圖,說:“你拿這個去好好研究一下。”岳飛接過陣圖,向宗澤道謝了,接著說:“按照陣圖作戰,這是兵法的常規。至於靈活運用,隨機應變,還得靠當將領善於用心。”宗澤聽了,連連點頭,讚賞這個青年將領的見解。

  岳飛跟宗澤一樣,把抗金作為自己的職責。宋高宗即位以後,他就馬上寫了一份奏章,希望高宗能親自率領宋軍北伐,激勵士氣,恢復中原。他還批評了黃潛善、汪伯彥一夥投降派的主張。奏章一上去,宋高宗不但不聽,反而嫌岳飛小小將官,多管閒事,革了他的軍職。

  宗澤死後,岳飛歸東京留守杜充指揮。金兵大舉進攻,杜充逃到建康;金將兀朮攻打建康,杜充又可恥地向金軍投降。杜充手下的將士都散了夥,只有岳飛的隊伍仍舊堅持在建康附近戰鬥。這回趁兀朮北撤的時候,他跟韓世忠配合,把兀朮打得大敗。金兵北撤以後,宋高宗從溫州回到臨安。金朝在中原地區立了一個傀儡皇帝劉豫,國號大齊,充當金朝的幫凶,騷擾南宋地界。岳飛率領將士多次打退了金齊聯軍,建立戰功。到他三十二歲的時候,已經從一個普通將領提升到節度使的地位,跟當時的名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並駕齊驅了。就在這個時期,他寫了一首傳誦千古的詞《滿江紅》,抒發了他抗金的壯志豪情。詞的上半首是: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一心恢復中原,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宋高宗曾經為他造一座住宅,岳飛推辭了,他說:“敵人還沒消滅,哪裡顧得上家呢?”有人問他說天下什麼時候能夠太平,岳飛回答說:“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才有太平的希望。”岳飛平時十分注意練兵。部隊休整的時候,他也帶將士穿著鐵甲衝山坡,跳壕溝,要求像打仗時一樣嚴格。有一次,他兒子岳雲在騎馬衝山坡的時候,因為戰馬失足,摔倒在地。岳飛知道了,狠狠責打了岳雲。別的兵士看到主將對自己的兒子也這樣嚴格,就格外認真操練了。

  在岳家軍裡,軍紀特別嚴。一次,有個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來縛柴草,被岳飛發現,立刻按軍法嚴辦。岳家軍行軍經過村子,夜裡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請他們進屋,沒有人肯進去。岳家軍中有一個口號,叫做:“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岳飛對待將士要求十分嚴格,又關心愛護。兵士生病,他常常親自替他們調藥;部下將領出徵的時候,他就叫妻子嶽夫人慰問他們的家屬;將士在戰爭中陣亡,就撫育他們的子女;上級賞給他的財物,一概分配給將士,自己家裡絲毫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