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精選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建立教會就是建立基督的身體,辦好教會就是要使基督的身體“漸漸增長,也許有人會問:基督長成的身量是怎樣的?下面就讓我們通過耶穌基督成長的歷程,看看耶穌為我們做出的榜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耶穌基督有美好的靈性

  舊約聖經在評價先知但以理的時候說“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但5:12***,耶穌基督則是從小就有美好的靈性,聖子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兒子,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腓2:6—7***,因著愛來到世間,為要拯救人,使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按說他似乎不用在靈性上有追求,但基督成長的經歷,使我們看到事實並非如此。路2:40說:“神的恩在他身上”,他十二歲到耶路撒冷的聖殿去,虛心求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以我父的事為年”,這一信念成為耶穌一生靈性追求的動力。正是這一信念,使他對付了撒旦的試探,對付了各種困難和攔阻,對付了十字架的苦難,對付了門徒的背叛,對付了全人類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耶穌的善於學習,令所有的人驚訝,路2:52說“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起增長”。

  耶穌的屬靈生活不是自我標榜,那種把經文匣子系在額頭上、綴在衣服上,在人前作冗長的禱告,喜歡人在十字路口和人多的地方被人問安,喜歡坐在會堂的高位上教訓人,自己卻不動一個指頭的法利賽人式的所謂“屬靈”,是耶穌所不齒的,他斥之為“假冒為善”,是“粉飾的墳墓”。保羅當年也提醒哥林多教會自稱是“屬基督”的那些信徒,“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是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林前10:7***。

  每個人的靈性經驗可以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閱歷不可能複製,上帝對每個人的帶領和託付也不同,但是“以父的事為念”,時時處處事事遵行天父的旨意的原則卻是亙古不變的;“我心裡柔和謙卑”,虛心求教的學習態度也應是不變的;“得神的喜悅,也得人的喜悅”的人生追求更是不應改變的。只有像耶穌這樣的追求,我們才可以在作工的時候說:“主的靈在我身上”***路4:18***。“以父的事為念”,意味著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哲學,而是以“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可10:45***的基督精神,服務全人,服務社會。

  耶穌基督有完善的德行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彼後1:5***,這是使徒彼得的勸勉。信心是屬靈的功課,有了美好的靈性,就必須在生命上有改變,而真正的屬靈生命是靠生活中的德行來印證的。保羅也說:“我們個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15:2***。耶穌基督從小就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中國有句古話“百德孝為先”,弗6:2“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舊約中摩西頒佈的十條誡命中,除了神人關係的敘述外,關於人際關係的闡述,孝敬父母是其中首要的。

  主耶穌少年時代的事蹟,聖經中雖然著墨很少,但從僅有的記載中,卻看出他有完美的品德。約瑟、馬利亞的家境十分貧寒,這點從耶穌的出生就已經看到,後來又有了幾個弟弟和妹妹,隨著約瑟英年早逝,生活的重擔自然就落在身為長子的耶穌肩上,直到三十歲後,弟妹都已長大成人,耶穌才全身心地出來傳福音。耶穌自稱是人子,服侍人成為他的工作之一,他用於傳道的時間也僅有三年多,可見不做好服侍人的工作,不首先管好自己的家,便缺乏傳福音的見證。這與少數謬解傳福音使命,讓人不工作、不管家,只要所謂“一心奔天路”的做法相去是何等的遠。耶穌十二歲時到了耶路撒冷聖殿,當父母焦急地找到他後,雖然他說應以父的事為念,但為了不使父母傷心,“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希臘賢哲蘇格拉底曾說:“不孝敬父母,卻盡情於他人,是毫無益處的”。

  耶穌有至善至美的品德,他的憐憫、寬容、饒恕、堅毅、勇敢、奉獻、犧牲等為我們留下了佳美的腳蹤;他對待罪惡和不義的事,則是無情譴責,為此不惜得罪權貴,這些都與他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有關。耶穌完美的品德最大程度地表現在他那捨己的愛中。“神就是愛”***約壹4:8***,他在總結律法的總綱時,歸納為“愛神”和“愛人”***太22:37-40***兩個方面。所以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

  耶穌基督有充足的智慧

  聖經說“耶穌充滿智慧”,“他的智慧和身量……都一起增長”。有人說“如果世界上有不需要學習的人,那就是耶穌”,可事實並不是這樣。作為三位一體之一的“神子”,他是無所不知的;作為來到世間的“人子”,他凡事與他的弟兄相同***希2:17***,所以當他來到聖殿的時候,“他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中國人把對一切的智慧和知識的學習用兩個字來概括,即“學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學以立名,問以廣智”,這些古訓不知幫助過多少學習的人。主耶穌一面聽,一面問,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聆聽別人的講解,迴應老師的說理。難怪眾人要希奇他的聰明和應對了。

  同樣,耶穌謙卑好學還表現在他出來工作之初,比他早出道的施洗約翰已有了很多追隨者,我們常常注意到約翰的謙卑,因他知道後來者“他必興旺,我必衰微”,並且為此喜樂***約3:30***。然而我們也不要忽略主耶穌的謙卑,主耶穌受施洗約翰的洗,遇到施洗約翰的攔阻,但耶穌說:“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禮” ***太3:14—15***。這裡的“禮”,既指可以學習的禮儀,也指合宜的關係,即“義”。

  許多人之所以無法進步,不能在屬靈的智慧和各樣的見識上多而又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肯虛心學習,固步自封,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當然也就不可能長進了。耶穌不恥下問,虛心求教,盡諸般的禮,成為智慧充足的祕訣,所以雖然沒有受過猶太人的高深教育,卻常常令人驚奇,難怪他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起增長。

  耶穌基督有強健的身體

  “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身體是先天之本,強健的體魄和美好的靈性都是傳道人應該具備的起碼條件。或許是出身在貧苦人家的緣故,耶穌從小熱愛勞動,他瞧不起像聚斂錢財的財主那樣為富不仁的人,他同情廣大的勞動者。耶穌的講論從不用高言大志,而是用生活實踐中,只有勞動人民能體驗的撒種、牧羊、撒網捕魚,或是田間的百合華、飛鳥、麥子等作比喻。約瑟是木匠,耶穌很早就接過了這一工作***參可6:3***,木匠的勞動強度是很大的,這一切促成了耶穌有強健的體魄。

  今天在教會有一部分人輕視人的身體,似乎治死了肉身才會不犯罪,更有人把靈性與身體對立起來,甚至說“人是毫無價值的,不過是五尺高的蛆蟲”,“人是地球表面的面板病”等。但他們忘記了,耶穌有強健的身體。保羅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6:19,20***。筆者步入中年後,愈發感到身體的重要,沒有像耶穌那樣強健的體魄,實際上是難以應對今天教會“稼多工少”、“牧人缺乏”現實下繁重的事工的。

  耶穌有強健的身體,所以在後來的傳道工作中,他可以忍受試探、飢餓、乾渴、勞碌、沒有枕頭的地方……。路2:52再次提到耶穌身量的增長,無論個人,無論教會,只有智慧身量一起增長,他***它***的成長才是健康的。身體是神的殿,是聖靈內住的所在,誰毀壞這殿,神就毀壞那人***林前3:17***。上帝只給了我們一個身體,所以要千萬珍惜、愛護,否則怎樣能將身體當作活祭獻給神呢?上帝要的可是完全的祭。

  耶穌基督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耶穌的自稱“人子”,有“人民之子”之意。他幫助弱者,愛護窮人,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解救那些危難的人。經上說:“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但他不是空洞的講一些道理,而是“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太9:35—36***。

  耶穌與人和睦相處,處處憐憫有需要的人,實際是從小養成的。當年他在耶路撒冷聖殿,與老師們融洽相處,凡聽見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應對;他孝敬父母,愛護弟妹,勇挑家庭生活上的重擔;他和睦鄰里,與所有的人為善。所以才會有“凡聽見他的”都喜歡他,才會有“神和人喜愛他的心一起增長”。

  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學習耶穌的樣式,就得心裡柔和謙卑,否則是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