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敬拜讚美的講章

  有人說敬拜就是天與地在親嘴,也就是將人與神的距離拉近。也有人說,敬拜就像一個旅程,使人越走越靠近上帝。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基督教敬拜讚美

  150: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上帝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

  150:2

  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

  150:3

  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

  150:4

  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絃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

  150:5

  用大響的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

  150:6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應該說許多基督徒都會認為“敬拜”與“讚美”已經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名詞,可是我們對敬拜、讚美的瞭解究竟有多少呢,或者是有多少人已經將“敬拜讚美”這四個字狹義的解釋為:在教會中唱一些“新潮的流行詩歌”。現在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敬拜”、“讚美”的含意!

  一、什麼是讚美

  假如說,昨天李姐妹特地到敬老院去照顧孤苦無依的老人,你會如何讚美李姐妹呢?你可能會對李姐妹說,你為人真好、好善良,昨天放假大家都只顧著去 玩,只有你願意去照顧老人。當你在訴說李姐妹的為人個性***善良***和她所做的事時,就是在讚美李姐妹了,同樣的,即使這句話不是直接對李姐妹說,而是告訴你 的某位好朋友:李姐妹她很善良並且去幫助老人。這同樣也是在讚美李姐妹,只是訴說的物件是別人。

  因此我們就可以明白,當我們對家人和朋友訴說上帝的作為的時候,也就是在讚美上帝了。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件事,當你說“李姐妹,你人真好哦”,李姐 妹可以感受到你在讚美她,但是如果你總是不斷地重複說:“李姐妹,你人真好哦。”每次見到李姐妹都只說“你人真好哦”,這就不是在讚美了,只是一個習慣。 同樣的,當我們來讚美上帝時是否只有“哈利路亞,主我讚美你”,就沒有其它的內容了。你會發現如果我們要讚美一個人,除非我們對這個人有更多的認識,否 則我們很難去讚美他,我們會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然而當我們讚美上帝時豈不更要對上帝有更多的認識,否則我們的讚美怎麼能得著上帝的喜悅,你能想象每次見到 李姐妹都說同樣的話,她會感到歡喜嗎?其實當我們述說上帝在我們身上所成就的恩典時就是在讚美上帝,當我們宣告上帝的屬性,他是信實、公義、聖潔的主,這 就是在讚美上帝,當我們更認識上帝、經歷上帝同在的恩典,就更能用讚美的言語將上帝的榮耀表明出來***詩66:1-2節說:“全地都當向上帝歡呼!歌頌他名的榮耀,用讚美的言語將他的榮耀發明。”***

  讓我們從聖經來看兩種讚美的內容。

  1、讚美上帝的屬性

  詩36:5-7節說:“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你的公義好象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你都救護。上帝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

  當我們述說上帝的屬性時就是在讚美上帝,當上帝差派摩西去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摩西問上帝說我要對百姓說什麼呢,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我們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上帝是自有永有的、是聖潔無瑕的***利11:44***、是創造萬有的主***創1:***、是永不改變的***瑪3:6***、他就是愛***約壹4:8***、他是無所不知***詩139:1-6***、無所不能***太19:26***、無所不在***詩139:7-12***的上帝,他是憐憫我們的主***來4:16***,公平和公義在他的手中***詩99:4***,更是施恩典救贖我們的上帝***羅3:24***。

  當我們越多地認識上帝,我們就越懂得如何來讚美上帝,如何才能更認識上帝呢?其實藉著聖經來認識上帝是最重要的,因為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大衛對所羅門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地事奉他。”***代上28:9*** 認識上帝是何等重要而寶貴的事情,可是有時我們可能是本末倒置了,一味地只想到要“讚美上帝”,卻沒有更多的認識上帝。若是我們要更認識一個人,除了從書 本或別人口中來認識他,還需要與他相處***與他在一起***、與他交談***交通***。同樣的,上帝喜悅我們親近他、與他交談,將我們所求所想的帶到他面前,因此當我 們選擇那上好的福份親近上帝,我們就會更認識上帝,對上帝的讚美也更討上帝所喜悅。

  2、讚美上帝的作為

  詩66:3-6節說:“當對上帝說,你的作為何等可畏。因你的大能仇敵要投降你。全地要敬拜你,歌頌你,要歌頌你的名。你們來看上帝所行的,他向世人所作之事,是可畏的。他將海變成乾地,眾民步行過河。我們在那裡因他歡喜。他用權能治理萬民,直到永遠。”

  當我們述說上帝的作為時就是在讚美上帝,他不僅在過去的年日中成就大事,如今也與我們同在,他的作為不僅是彰顯在天地創造之間,更要在我們的生活中顯出他的權能。當以色列人走到紅海時也曾向摩西吶喊說:“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出14:13***或許我們有時也像以色列人一樣面對生命中的危難,然而上帝要對我們說:“不要懼怕,他必要在你我的生命中施行救恩。”上帝所成就的是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上帝使紅海分開讓以色列人得著拯救,當他們越過紅海後,以色列人向上帝歌唱: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的上帝,我要讚美他***出15:2***。當上帝成就他權能的作為時,我們就不禁要讚美上帝,要傳揚他奇妙的作為。在你我的生活中求上帝教導我們數算他的恩典,因為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就是榮耀上帝***詩50:23***,當我們彼此述說上帝在我們生活中所成就的一切,那就是在讚美上帝。

  “讚美”不僅是發生在我們的順境當中,也是在我們遭遇困難的時候。

  大衛在面對苦難時甚至向上帝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不救我。”***詩22:1***但他仍定意要讚美上帝,“在會中我要讚美你,我在大會中讚美你的話,是從你而來的。”***詩22:22-25***

  保羅和西拉被眾人用棍擊打,衣裳也被剝去,兩腳還上了木狗被關在監牢內,雖然他們仍要面對苦楚,但是他們定意要禱告唱詩讚美上帝***徒16:25***, 地大震動使監牢的門打開了。當我們在困難中定意讚美上帝時,他必要顯明奇妙的作為,在我們當中施行拯救,保羅和西拉的讚美帶來了禁卒全家的得救。在我們的 生活中也要經歷上帝奇妙的作為,或許有時困難和痛苦使我們好象落入深淵,但是上帝要我們讚美他,因為他與我們同在,上帝雖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他的名稱為 “以馬內利”,他應許與我們同在,必要救我們脫離凶惡,因他是我們的主,讓我們定意來讚美上帝吧!無論順遂或困苦都要讚美上帝的作為,他必要在我們生命中顯明他奇妙的作為。讓我們在生活中成為讚美的人,不僅向上帝讚美,也對我們周圍的人述說上帝的屬性和恩典,因為那也是在讚美上帝。

  二、什麼是敬拜

  讓我們先從“敬拜”這兩個字的定義來看吧!在“韋氏字典”裡將“敬拜”定義為:藉著敬仰、悔罪、祈禱、感恩等,把屬上帝榮耀、敬拜、效忠獻給至高的 主宰。“敬拜”的同義詞有:“頌讚、稱讚、敬愛、尊重、讚揚、愛慕、讚美、重視、尊敬、崇敬、崇拜等。”好象聽起來很複雜不容易明白。在英文裡***worship***就很簡潔的明白了,“敬拜”也就是將上帝應得的和配得的尊貴和榮耀歸給他。

  那麼聖經中的敬拜又是什麼意思呢,新約希臘文裡含有“鞠躬”或“吻手”以表示謙卑自己、崇拜對方的意思。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將原文翻譯為“敬拜”共95次、“下拜”50次、“叩拜”27次、“跪拜”17次、“俯伏”9次、“拜”9次。在《敬拜的真諦》***柯渥著/以琳出版***一書中寫道:“敬拜是人和上帝之間愛的交流,它包含了動作和情緒,但真正的敬拜還不只是這樣,它也包括了人被上帝的愛所吸引而從內心發出的愛慕和頌讚。”

  曾經以為聖經中沒有明白的解釋過“敬拜”,卻在一次驚歎中可以發現羅12:1節 描述了真實的“敬拜”,***和合本聖經這樣說:“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 理所當然的。”***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為:“所以弟兄們,既然上帝這樣憐恤我們,我勸你們把自己當作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專心事奉他,得到他的喜歡。這就是你 們應該獻上的真實的敬拜。”***羅12:1***敬拜就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專心事奉他、得著上帝的喜悅。這 就是我們應該獻上的真實的敬拜。因此當我們願意將主權交給上帝,讓上帝掌王權時就是在敬拜上帝,獻上當作活祭乃是完全地交給上帝,讓他來掌管。上帝要亞伯 拉罕將他所愛的兒子獻為燔祭,亞伯拉罕遵行上帝的旨意,那是他年老時獨生的兒子,他沒有因此而不獻給上帝。什麼是我們所看重的,時間、金錢或是與你最親近 的人,你願意像亞伯拉罕一樣順服上帝嗎?若是有一天上帝要你放下手邊的工作或金錢,好象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來跟從我,你願意嗎?亞伯拉罕和以撒毫不保留的 獻給上帝,他們經歷“耶和華以勒”為他們預備的恩典***創22:***,當我們願意將“全人”帶到上帝的祭壇前,他也必從施恩寶座賜下我們一切所需。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讓我們來敬拜他,在生活中遵行他的旨意、專心事奉他,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但願我們的生活能夠成為“敬拜的生活”,也就是讓上帝的王權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掌權,這就是敬拜。即便是將你的重擔帶到上帝的面前,這也是“敬拜”,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將你的家庭獻給上帝讓它來掌權;將你的工作帶到上帝面前,讓他來使用你的專業;在你的課業中努力學習,裝備自己成為主所合用的器皿;在你的朋友中見證上帝在你身上的恩典;這些都是在敬拜上帝。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是“廣義的敬拜”,敬拜也就是響應上帝的慈愛與作為,將上帝配得的榮耀歸給上帝;狹義的敬拜也許是指藉著禱告、唱詩、跪拜等方式來敬拜上帝,但是“敬拜”絕對不是隻侷限在“唱詩歌”、“拍拍手”、“身體搖動幾下”而已。因此讓我們以真正的方式來敬拜上帝吧!因為他正在尋找那用心靈和誠實***真理***來敬拜他的人***約4:23***,他在尋找你和我,讓我們來向上帝獻上真實的敬拜,也讓上帝的喜樂在我們當中得著滿足。

  基督教講章:基督徒敬拜讚美

  “我信了就行,何必一定要去做禮拜?” “我們不加入教會,不去做禮拜,不一樣可以做基督徒嗎?”“我們在家庭裡祈禱讀經,不一樣可以嗎?” “我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去禮拜!”“教堂裡聽道沒勁!”以上都是一些人不想去禮拜的種種“理由”,也許太多數基督徒不會同意這些看法。但作為基督徒,對於禮拜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的確需要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一、禮拜的意義:

  “主日禮拜”是教會的一大傳統,最早應追溯到主復活的那一天,以後門徒常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紀念主的復活及其所帶來的救恩。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信主以後,為方便信眾禮拜,就把禮拜天定為“國民休假日”。二千年過去了,今天包括中國老百姓在內,常把休息天稱作“禮拜天”,儘管他們不一定去禮拜。

  “做禮拜”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其實禮拜不是“做”的。它的意義就是指信徒去參加教會禮拜天***主日***的聚會,奉主的名進行祈禱、唱詩、講道、奉獻、聖餐等一系列信仰活動。在說文解字中:“禮,所以事神致福也。”所以“禮拜”的意思就是教會通過各種形式的宗教性“節目”向信徒所崇敬的物件獻上敬拜。Paul W.Hoon說:“基督教之禮拜乃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來啟示他自己,以及人們對他的響應與行動。”John.E.Burkhart:“禮拜是對上帝過去所完成、現在正在進行以及未來所應許之事的讚美與迴應。”他還強調:當我們為此而響應時,禮拜乃包含了感謝、再聆聽與宣揚這三項重點。不論是那一種對禮拜的所下的定義中都強調一點,就是禮拜是“被造者對永恆的響應”。是對這位神的愛和啟示的迴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仰、信服、愛戴、崇敬、感恩和外在的虔誠儀態相結合的行動。

  “禮拜”含有事奉之意,在希臘文中事奉與敬拜常用同一個字。一個真正的事奉包括三個方面:本位的事奉、生活的事奉和工作的事奉,而禮拜就是本位的事奉。所謂本位的事奉,就是受造者站在自己的地位上向造物主獻上的讚美、感謝、敬拜!宇宙歌唱、穹蒼響應,莫不在述說天父大能。小鳥鳴啼、百花開放莫不見證造物主的奇妙!號稱“萬物之靈”的人們,特別是基督十字架下的蒙恩者豈不更要向創造主和拯救者發出由衷的敬拜和讚美!因此,每個基督徒主日到聖殿來敬拜事奉是理所當然的!

  禮拜既然是一個集體的行動,就需要每一位的參與。臺下的信徒不是來“欣賞”臺上人的“表演”或“演講”。誠如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聽眾以及演奏的人,若二者皆無法感受其音樂的內涵和真諦,那表面的排場又有何用呢?因為只有旋律的優美和場面的吸引人是不夠的,應當全面瞭解音樂所詮釋出來其背後的意義,並完全投入在整場音樂會中,視內在、外在都能相互輝映,才可以使音樂能深入人心而產生共鳴。基督徒的禮拜也是如此,崇拜若流於“做”與“禮”,就會形成死板及儀式化,會失去崇拜的真正意義。

  二、禮拜的好處:

  做禮拜可以強化信眾的教會觀念。“禮拜”是基督教會最主要的信仰行動,也是延續信仰的命脈泉源,“做禮拜”是代表教會的一種聚會和團契。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一個信徒都應當與教會發生聯絡。基督教會是一個具有國際性的信仰團契,且有一種譯成千餘種文字的《聖經》作為全體信徒之信仰憲章。每個做禮拜的人,常將體會到自己身處主內大家庭中的甜蜜。有人因為對教會有許多不滿,看教會有許多缺點,就連來禮拜的興趣都沒有了,但他必須知道,全部聖經是何等注重教會的真理,以及教會在神永遠計劃中所佔之地位。神的心意是由每一個得救的個體聯絡成為教會來成就他的計劃。

  因此一個基督徒若真要遵行神的旨意,就不能不與教會發生關係。就靈意說,古今中外只有一個教會,乃是無形的;但就地域說,教會具有地方性,是多數的,也是有形的,總是有禮拜堂或聚會的地方;故凡基督徒理應與當地的教會發生關係。有人願做基督徒但認為不必要加入傳統的“體制性”的教會中,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也是與神的整個福音計劃有衝突的。教會是道成肉身的繼續,也是基督在地上的代表。神要藉著教會把他的旨意通行出來。如果,沒有教會來群策群力,那麼,誰能把福音傳到世界各處呢?沒有教會,誰來支援基督的僕人,使他們專以祈禱傳道為事呢?沒有教會,憑著個人的力量,誰能推進服務社會人群的事工呢?沒有教會,誰來編篡聖經,儲存聖經,而又把它譯成千餘種文字,使之流行各國呢?沒有教會,那裡還有主日學,那裡還有基督教教育工作,使基督教的信仰得以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呢?我們絕不能一個人自命清高,孤芳自賞,自以為天下皆濁我獨清,而不屑與地上有形教會發生關係。而應當融入屬靈生命的整體中,使之教會在上的見證力更大。一個人真的信主,不要獨自留在家裡,不與其它信主的人有交往。他應當加入教會,並且參加主日禮拜。

  做禮拜可以培養信眾的團契精神。一個基督徒若只有個人靈脩生活是不足以建立其整全的信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信徒好象身上的肢體,肢體之間不能缺乏血液的流通;教會是葡萄樹,信徒都是樹上的枝子,枝子之間也不能相互斷開;教會是神的家,一家人是“愛的共同體”,同樣不能棄絕交往。基督徒的相愛、合作精神,惟有在崇拜中,在聖徒交通中,在共同事奉中,才能明白得到操練和體現。

  一個子女不能因為自己家的不完全而隨便離家出走。同樣信徒不能因為地上教會所存有的缺憾就棄之不顧。每一個有素養的球隊成員決不會單顧自己而獨立行動,每一個基督徒也必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並且“不可停止聚會,好象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做禮拜可以培養團契精神,聚會的習慣,互相激發愛主愛人的心;也惟有做禮拜,使我們學習彼此相顧,與弟兄姊妹有交通,不做自私自利的人。天路歷程中肢體需要互相照顧,才不至於有人掉隊。像一個煤球只有在火爐裡才不至於熄滅,屬靈追求也然。

  做禮拜可以改善信眾的身心狀態。今日社會到處充滿著竟爭,有竟爭就有壓力和不安;進入禮拜堂,好似置身“世外桃源”,在另一個恬靜的氛圍中,安下心來獨自面對上帝,讓神的聖言來較正被扭曲的心絃,讓天使般的歌聲來洗滌被汙染的心靈。每到七日的第一日清晨,靜下來在上帝面前“對對錶”、“加加油”,好使自己得著在新的一週裡行走道路的力量,這有多好!有人在未去禮拜以前,灰心喪志,甚至失望墮落,但等教堂出來時,依然綻開了燦爛的笑容,獲得了新生的活力。有人心中充滿煩燥與怒恨,但一進聖堂內,那嚴肅的空氣,幽雅的聖樂,就使他安靜下來,終於找回了豁達和寬容。

  我們完全可肯定地說,至今還沒有例子說因為有人去了娛樂場所使他的道德境界比原先高尚了很多,但我們有大量的見證可以來說明許多人因為從教堂裡出來,他的生命煥然一新,尤如平淡無味的“水”變成了香飄萬里的“美酒”!禮拜堂是啟發真、善、美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恆的事物,不再斤斤計較身外之物。它是一個訓練公民最好的場所,使人變得高尚,成為世上的光。它是一座精神堡壘,讓人更有勇氣,做人生的戰士;對於是非,使人有更清楚的鑑別力;對於罪惡,有更敏銳的警覺。它是茫茫人海里,一座光明的燈塔;在風浪中,指引將傾的扁舟,去到安全的港口;在黑暗裡,光照迷途的船隻,駛向坦道,遠避險惡的礁石。禮拜天是信徒來到神的面前,崇拜,靈脩,奉獻,投誠,懺悔,謝恩的日子。做禮拜可讓人瞻仰神的榮面,思想神的仁慈偉大,同時看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從而調整好心態去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

  人的身體與大腦都需要休息,而禮拜日無疑是個最好的休息日子。一週之中有一日“休身養性”,非但有其靈性意義,也有調整身心之科學根據。法國革命時,有人故意將禮拜日廢棄,規定十天只休息一天,不久他們便發現這種方法有損無益,不但工作效力減低,人的健康也受損,於是又恢復了基督教的禮拜日。科學家也同樣藉著各種測驗,證明一週一日的休息,不但可驅逐那六天之內累積的疲乏,且可供給額外的時間,以恢復所消耗的能力。今天我們國內大多實行一週休二天制,而且多數人禮拜天不上班,這大大方便了基督徒來聖堂禮拜,因此說自己太忙而沒功夫禮拜的人,除了奉勸你要注意身體之外,也要問你一句:你有沒有去禮拜的誠心?

  基督教講章:真正的敬拜

  賽6:

  什麼是敬拜

  “神到底是誰?他究竟做了什麼事?”人對這兩個根本問題的迴應,構成“敬拜”的基本內涵

  對“敬拜”一詞如此定義的聖經依據。

  舊約聖經耶利米書第九章,“耶和華如此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耶9: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穌自己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

  神要求世人認識他、知道他到底是誰。但今天世人對神的認識存在錯誤和偏差,有時候甚至基督徒也不例外。

  比如,常聽到人們議論說:舊約的神是殘暴的神,動輒發怒殺戮新約的神是恩慈的神,甚至替罪人死。舊約的神是苛刻嚴厲,新約的神有恩典憐憫。

  沒有什麼比如此評判耶和華神更加錯謬的了因為舊約、新約聖經所啟示的神是同一位神,而他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不改變的神。

  為什麼人會有這樣錯謬的結論?不妨看一下這問題背後的因由。

  當摩西把以色列百姓帶出埃及,來到西奈山,神要在西奈山向百姓顯現。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出19: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動。”***出19:

  “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致犯罪。”***出20:

  如果從類似上述的經文***這樣的經文在舊約聖經中有很多***,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舊約聖經中的神是可怕的。

  但別忘了,新約聖經有同樣嚴厲的警告:“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10:3112:

  一.敬拜是敬畏

  以色列百姓怕見神的面,即使神的僕人先知以賽亞看見神的異象,也是大大地恐懼戰兢。以賽亞看見了什麼,讓他如此害怕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賽6:

  這樣的場景誰能不害怕呢?因此,當人來到神面前,當存起碼的敬畏,這是敬拜的第一要素。

  那麼說到底,究竟什麼讓以賽亞如此害怕?神的聖潔和榮耀

  “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

  在神的眾多屬性中,“聖潔”比其他屬性更加接近描述神到底神是怎樣一位神。

  論到神,聖經沒有說,“慈愛,慈愛,慈愛”,或者“能力,能力,能力,”或者“信實,信實,信實…”而是說,“聖哉,聖哉,聖哉!”

  “聖潔”***holiness***是神的根本屬性,其他諸如“慈愛、恩典、信實、全知、全在、全能、不變、永恆”等都是從“聖潔”的屬性派生出來的。

  聖潔的內涵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是“分別,”第二是“純潔。”

  所謂“分別”***setapart***,即是“與萬物分別開來,”自成一類,強調其獨一性,沒有任何其他事物與之類比。當然,“聖潔”顧名思義是指沒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和汙點,完完全全的純潔無暇。

  世上的人可以分為不同類群,比如中國人、外國人黑人、白人窮人、富人以色列人、外邦人等,但他們都可以歸為一類,因為他們都是在“人”的大前提之下。

  但神只有一位,獨一、獨特***unique***,沒有任何其他事物可與他類比。

  聖經以賽亞書四十至四十八章,有大量的經文論到神的獨特性。

  “誰曾用手心量諸水?用手虎口量蒼天?”***賽40:

  “誰從起初指明這事,使我們知道呢?誰從先前說明,使我們說他不錯呢?”***賽41: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

  “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賽45:

  “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賽46:

  奇妙的是,聖經的第一首和最後一首詩歌,都是讚美神的聖潔:

  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後,摩西和以色列眾人向耶和華唱歌說,“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象你?誰能象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出15:

  到世界的末了,那些勝了獸和獸像的聖徒,“都站在玻璃海上,拿著神的琴。唱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說,主阿,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啟15:

  正因為耶和華神獨一無二,所以詩人大衛可以這樣讚美神說,“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代上29:

  天使可以讚美神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4:

  為什麼神的聖潔讓人害怕

  這一點不難理解,官場上個別相對清廉的官員,會遭到同僚的群起而攻的排擠,因為他相對而言的清潔對別人造成壓力。

  但罪人在聖潔的神面前,豈止是壓力,乃是無法躲避的威脅---死的威脅

  摩西曾求觀看神的榮耀,“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耶和華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

  所以,“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這並非神的嚴厲,乃是神聖潔屬性的必然要求。

  世人不願意接受這樣一位聖潔的神毫不奇怪,正如黑暗不喜歡光明一樣,害怕自己的汙穢和罪惡顯露出來。信神的人,已經成為光明之子,不僅要喜歡光明,還要操練生活中的聖潔,更像主的樣式。

  因此,面對這位至高至尊、至聖至榮、大而可畏的神,人必須有起碼的敬畏之心,這是敬拜神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你在神面前時心存敬畏,還是隨便造次

  二.敬拜是謙卑

  因為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神的榮耀,所以他那大禍臨頭的驚秫反應就再正常不過了。

  “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脣不潔的人,又住在嘴脣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6: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先知以賽亞稱自己是嘴脣不潔的人。

  先知是幹什麼的?傳遞神的話語宣告神的賜福或審判指明將來要發生的事。

  先知的這三樣職責無不與他的嘴脣有關,口脣你可以說是先知的飯碗,以賽亞身體上他最引以為傲的部分,他自己卻說是不潔的。正如以賽亞後來自己所說,

  “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汙穢的衣服。”***賽64:6***人最好的義行,拿出來都不過像是破桌布一樣。

  人越是認識神,越是看清楚自己的本相。義人約伯,先知以賽亞,使徒保羅、彼得、約翰,無一例外。

  約伯一直頑固地堅稱自己的義,及至遇見神,便說他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先知以賽亞意識到他自己的大禍臨頭,因為他看見神的榮耀,也看清了他自己的汙穢

  使徒保羅在大馬色路上遇見耶穌,便真正認識到自己在罪人中是個罪魁蒙了主的憐憫

  彼得打漁整夜勞碌一無所獲,耶穌指示他打一網魚竟裝滿兩隻船,嚇得彼得面如土色

  耶穌所愛的使徒約翰,在拔摩海島上因看見人子的異象,竟然撲倒在地,像死了一樣。

  所以朋友,當你看到有人在造物主面前隨隨便便,有的甚至放蕩不羈,除了感嘆神的無限憐憫和人的自不量力之外,你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如果耶穌---這位萬物的創造主和全地的審判主---尚且說“我心裡柔和謙卑,”誰還有任何資格敢在他面前隨便和造次呢

  今天,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拒絕接受一位大而可畏的神的存在,因為接受這位神,意味著接受一位比自己更有能力、更為強大的存在,而現實的經驗告訴人們,誰更強大,誰就有權利制定遊戲的規則,這樣自己的命運就要掌握在別人的手中,自己不能做主,這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神始終是規則的制定者,而且他制定的規則總也不改變。

  比如,“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

  對於這條規則,前半句已經證實是真的,大家都承認,那麼你有什麼理由不相信或不承認後半句也是真的呢

  神是創造者,人是被造者,所以人最好還是服在他的權柄之下。當人真的願意服在他的權柄之下,你所得到的是恩典和賜福,“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5:5***當然,這也是他制定的規則。

  所以,敬拜的第二個原則是謙卑,“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14:

  三.敬拜是感恩

  以賽亞看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在神榮耀的大光之中,以賽亞無處躲避,只有死路一條,他也知道滅亡是他的結局。以賽亞當死卻沒有死,為什麼呢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賽6:

  以賽亞沒有求憐憫,因為那突如其來的驚恐令先知措手不及,如同瞬間發生的車禍,你還沒有愣過神來,事故已經發生了。

  但奇妙的是,以賽亞沒有求憐憫,卻因著他在神面前卑微自己,已經得著了神的憐憫。有天使奉命而來,手裡拿著從壇上取下來的火炭,沾了他的口說:你的罪孽已經除掉,你的罪惡已經赦免了。

  耶和華是大而可畏的神,又是溫柔慈愛的父他是公義審判的主,又是恩典憐憫的神

  “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他的膀臂必為他掌權。他的賞賜在他那裡,他的報應在他面前。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賽40:

  祭壇預表著獻祭,祭壇預表著犧牲,祭壇預表著代替。先知蒙召中的一幅奇妙圖景,遙指八百年後耶穌基督在各各他山頂上的十字架

  再來回頭看看先知以賽亞看見的異象:如果先知看到的只有榮耀的寶座,卻沒有獻祭的祭壇如果先知看見的只是神的聖潔,卻沒有神的憐憫如果先知看見的只是自己的汙穢和不堪,卻沒有主的恩賜與赦免,先知以賽亞將面臨怎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將時間的座標繼續往前後延伸,如果沒有耶穌基督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人類---整個人類---將面臨怎樣萬劫不復的災難深淵

  所以,人不僅要為神的普遍恩典和供應感謝神,也更當為耶穌基督為罪人死、成就永生的救恩感謝神。

  “然而***神***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14:

  “因為他***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羅5:

  四.敬拜是服侍

  以賽亞看見自己必死的禍患,卻蒙受神特別的恩典,蒙了神的憐憫和赦免。一個當死的人,卻蒙了恩典,他將何以相報呢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

  非常奇妙的現象:以賽亞並沒有求神的憐憫,但神還是赦免了他同樣,神並沒有懇求以賽亞服侍他,但以賽亞卻自告奮勇地說,“我再這裡,請差遣我。”

  一個蒙受神豐盛恩惠的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義無反顧地侍奉神。

  神赦免以賽亞,是出於他恩慈憐憫的本性以賽亞服侍神,是出於他對神感恩的回報。

  敬拜就是服侍,這在新約聖經羅馬書中可以清楚看出。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

  中文所翻譯的“事奉,”英文翻譯就是“敬拜。”

  耶穌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為門徒洗腳,然後對門徒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大於主人,耶穌貴為神的兒子,尚且服侍人,何況作他門徒的人呢

  服侍不是一個重擔,乃是喜樂和榮耀。一個服侍神並且能夠服侍別人的人,是幸福的。

  主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

  所以,什麼是真正的敬拜

  敬拜是敬畏敬拜是謙卑敬拜是感恩敬拜是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