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資訊資源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同一性
摘要: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與地區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也高;相對網路資訊資源較匱乏的地方,經濟也欠發達。應縮小資訊鴻溝,縮小城鄉差別,實現資訊公平,提高資訊利用率,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關鍵詞:網際網路 資訊資源 資訊鴻溝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路資訊資源的廣泛應用,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發展也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文就對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問題進行探討。
網際網路絡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網際網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在資訊科技不斷創新,資訊產業持續發展,資訊網路廣泛普及的今天,人們在接收資訊的數量、範圍和角度等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①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對經濟增長、生產率提升和提高就業產生著越來越積極的影響。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以及中國、巴西、印度、韓國和瑞典共13個國家的網際網路經濟進行的調查,發現網際網路對這些國家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網際網路相關的消費和支出已經高於在農業和能源領域的消費,網際網路對這13個國家的GDP增長平均貢獻率達到3.4%。美國仍是全球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大參與者,擁有全球網際網路30%的產值和超過40%的淨收入。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以超過20%的增速在全球網際網路產業中鞏固其地位。可見,網際網路產生的財富遠遠超出了工業產品本身,傳統工業中超過75%的附加值都由網際網路創造。②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與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利用的各種資訊資源的總和,是指以電子資料形式把文字、影象、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資訊儲存在光、磁等非紙介質的載體中,並通過網路通訊、計算機或終端等方式再現出來的資源。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產業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經濟規模躍居全國工業之首,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和先導性產業,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新平臺。
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與經濟發展的同一性。如國家對網路基礎建設的大力推進,社會網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政府資訊公開制度的利好,資訊資源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增強,巨集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加快,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更加完善,農村資訊化使用深度不斷增強等,均共同推動了2010年我國網民規模和普及率的穩步提升。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第2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人,居世界第一。我國網民規模已佔全球網民總數的23.2%,亞洲網民總數的55.4%。③
從網際網路普及率上看,2010年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34.3%,北京普及率為69.4%,接近美國水平。各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差別依然明顯。一類是普及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部分內陸省份。包括北京69.4%、上海64.5%、廣東55.3%、浙江53.8%、天津52.7%、福建50.9%、遼寧44.4%、江蘇42.8%、新疆37.9%、山西36.5%、山東35.2%、海南35.1%、重慶34.6%、陝西34.3%等14個省(市);二類是網際網路普及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青海33.6%、湖北33.3%、吉林32.2%、河北31.2%、內蒙古30.8%、黑龍江29.5%等6個省(區);三類是網際網路發展水平較為滯後,網路普及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集中在西南部各省和中部地區,包括寧夏28%、西藏27.9%、湖南27.3%、河南25.5%、廣西25.2%、甘肅24.8%、四川24.4%、安徽22.7%、雲南22.3%、江西21.4%、貴州19.8%等11個省(區)。我國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努力在未來5年使中國網際網路的普及率達到45%,使更多人從網際網路中受益。
從經濟發展來看,2010年是西部發展興起的一年,從網際網路發展速度上看,中西部地區網民規模增速也較快,其中西藏、貴州、陝西網民數量年增幅最大,分別為52.7%、31.1%、30.2%。2006年是中國經濟十年來增長較快的一年,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GDP增長率達到11.1%。2007年GDP持續增長率達到11.4%,2008年GDP增長率也為10.1%。網際網路普及率同樣也是從2006年為9.4%開始,2007年為16%,2008年為22.6%,首次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21.9%。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28.9%,2010年為34.3%,發展穩步提高。這充分說明網際網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我國各省網際網路普及率與各省人均GDP發展的同一性。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人類進入了以資訊生產為主的資訊社會,資訊資源的普及不斷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係,據研究,網際網路普及率與人均GDP的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從2009年各省普及率情況來看,網際網路普及率排在前兩位的是:北京65.1%、上海62.0%,高出全國普及率28.9%兩倍多,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底線。分別是廣東50.9%、天津48.0%、浙江47.9%、福建45.2%、遼寧37.0%、江蘇36.0%、山西31.2%、山東29.4%、海南28.6%、重慶28.3%、青海27.7%、新疆27.5%、吉林26.6%、陝西26.5%、河北2***%、湖北25.7%、黑龍江23.9%、內蒙古23.8%、寧夏22.8%、湖南22.0%、廣西21.4%、河南21.3%、甘肅20.4%、四川20.1%、雲南18.6%、西藏18.6%、江西18.0%、安徽17.4%,排在後面的貴州15.1%是全國普及率28.9%的近一半。
從2009年我國各省人均GDP排名情況來看基本也是這樣: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內蒙古、山東、遼寧、福建、吉林、河北、湖北、黑龍江、河南、山西、陝西、重慶、寧夏、湖南、新疆、海南、青海、四川、安徽、廣西、江西、西藏、雲南、甘肅、貴州。由此可見,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即地區經濟越發達其網際網路也就越發達,網際網路普及率高的地區,相對經濟發展水平也高。
由於經濟發展、教育水平和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差距,資訊資源的分佈出現了東部多西部少,且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的不合理佈局,形成了“資訊鴻溝”。可以說在經濟發達地區,也是網路資訊資源比較集中、資訊種類齊全、內容較豐富的地區,在網路資訊資源較薄弱的地區,經濟也欠發達。
加快資訊產業發展,縮小網路資訊鴻溝,促進經濟全面發展
資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資訊科技在發展中具有經濟增長“倍增器”、在發展方式上具有“轉換器”和在產業升級上具有“助推器”的作用。要確立科學的資訊發展觀,把資訊資源提升到與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促進經濟全面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資訊科技應用水平的差距,創造機會平等、協調發展的社會大環境。
縮小資訊鴻溝,也是縮小城鄉差距。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普及和應用存在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受經濟發展、教育和社會整體資訊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網際網路呈現東部發展快、西部發展慢,城市普及率高、鄉村普及率低的特點。截至2009年底,東部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0.0%,西部地區為21.5%;城市網民佔網民總數的72.2%,農村網民佔27.8%。彌合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④
由於網際網路具備傳遞海量資訊的能力,成為現代傳媒中最快捷、最方便的資訊傳播工具。在農村地區網路使用基礎設施和接入條件還比較滯後,網際網路資訊資源在農村得不到廣泛應用,普及率水平不能進一步縮小,就可能存在將城鄉社會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危險。
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資訊高速公路的建設同樣重要,解決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低的現象,就要先修好這個資訊高速公路。國家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網路建設的力度,利用高效快速的網路資訊資源來發展經濟、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拓寬發家致富的方式,達到縮小“資訊鴻溝”、縮小城鄉差別的目的。“資訊鴻溝”實際上也是網路社會的知識鴻溝現象。21世紀,資訊不僅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和資產,也是個人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和資產。有效縮小資訊差距以逐步實現社會資訊公平,促進不同地區間的和諧發展,才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縮小資訊鴻溝也是縮小中國與世界差距的另一個關鍵。
縮小資訊鴻溝,實現資訊公平。資訊公平主要是“指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社會成員,都能夠自由平等地獲取各種資訊,包括公平地享有社會文化資源、文明成果和知識資訊。⑤而且,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人人有權利或資格共享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因此,人人希望有條件公平地獲取資訊。
網際網路是實現獲取資訊資源公平的最有效率的途徑,核心在於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有資訊、就有知識、就有發家致富的資訊途徑,網路資訊資源也是提高文化知識水平,縮小知識差距、技術差距,尤其是縮小知識與資訊獲取能力差距的途徑。只要人們擁有行使平等獲取知識權利的機會,就能縮小甚至彌合“資訊鴻溝”,使愈演愈烈的資訊貧富分化得到根本的遏制,進而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
提高資訊的利用率,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對於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發展,我們的未知大於已知,更大的發展和影響在未來,國家提出對三網融合的發展將極大提高網路資源利用率,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文字、話音、資料、影象、視訊等多媒體綜合業務。
如何使人們有效利用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是發展的需要,所以必須堅持“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方針政策,有效利用資訊資源,使科學資料獲取在資訊資源領域投資效益得到更好的發揮。我們要適應網際網路時代、應用網際網路,以人為本,節約人們的時間,提升人們的效率,對資訊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組織,希望在全社會範圍內把最合適的資訊以最合適的方式在最合適的時間傳遞給最合適的使用者,從而實現網路資訊資源的真正共享。
1998年世界銀行報告就發展中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問題提供了三條途徑:一是獲取全球的知識;二是提高全體公民普通教育的能力;三是提高全體公民獲取資訊科技知識的能力⑥。這三條途徑也為我們彌合日益擴大的“資訊鴻溝”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提升獲取資訊的能力,充分發揮資訊的利用率,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經濟模式,已經成為最平民化的高科技之一,任何人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在網上暢遊。於是就承載了難以計數的資訊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基於此便產生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經濟”。其實質就是,網際網路拉近了百姓與政府的距離,降低了商業門檻,減少了交易環節,提高了商務資訊的傳遞速度和降低了交易成本。“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經濟”、“網路經濟”漸成主流,未來發展在各行業各領域深度智慧化的“物聯網”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只有縮小資訊鴻溝,提高資訊利用率,實現有效率的資訊公平,才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注 釋:
①楊紅星:《資訊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的衝擊及應對策略》,《新聞愛好者》,2010(1)。
②應強:《麥肯錫認為網際網路對經濟增長日益產生積極影響》,http://
③CNNIC,第2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1年1月)。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網際網路狀況》白皮書(2010年6月8日),http://
⑤肖希明、水亮:《和諧社會中的資訊公平制度》,《圖書館論壇》,2006(6)。
⑥《網路文化研究》(二)——資訊網路化與社會公平,http://
關鍵詞:網際網路 資訊資源 資訊鴻溝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路資訊資源的廣泛應用,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發展也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文就對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問題進行探討。
網際網路絡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網際網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在資訊科技不斷創新,資訊產業持續發展,資訊網路廣泛普及的今天,人們在接收資訊的數量、範圍和角度等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①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對經濟增長、生產率提升和提高就業產生著越來越積極的影響。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以及中國、巴西、印度、韓國和瑞典共13個國家的網際網路經濟進行的調查,發現網際網路對這些國家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網際網路相關的消費和支出已經高於在農業和能源領域的消費,網際網路對這13個國家的GDP增長平均貢獻率達到3.4%。美國仍是全球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大參與者,擁有全球網際網路30%的產值和超過40%的淨收入。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以超過20%的增速在全球網際網路產業中鞏固其地位。可見,網際網路產生的財富遠遠超出了工業產品本身,傳統工業中超過75%的附加值都由網際網路創造。②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與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利用的各種資訊資源的總和,是指以電子資料形式把文字、影象、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資訊儲存在光、磁等非紙介質的載體中,並通過網路通訊、計算機或終端等方式再現出來的資源。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產業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經濟規模躍居全國工業之首,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和先導性產業,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新平臺。
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與經濟發展的同一性。如國家對網路基礎建設的大力推進,社會網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政府資訊公開制度的利好,資訊資源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增強,巨集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加快,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更加完善,農村資訊化使用深度不斷增強等,均共同推動了2010年我國網民規模和普及率的穩步提升。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第2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人,居世界第一。我國網民規模已佔全球網民總數的23.2%,亞洲網民總數的55.4%。③
從網際網路普及率上看,2010年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34.3%,北京普及率為69.4%,接近美國水平。各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差別依然明顯。一類是普及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部分內陸省份。包括北京69.4%、上海64.5%、廣東55.3%、浙江53.8%、天津52.7%、福建50.9%、遼寧44.4%、江蘇42.8%、新疆37.9%、山西36.5%、山東35.2%、海南35.1%、重慶34.6%、陝西34.3%等14個省(市);二類是網際網路普及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青海33.6%、湖北33.3%、吉林32.2%、河北31.2%、內蒙古30.8%、黑龍江29.5%等6個省(區);三類是網際網路發展水平較為滯後,網路普及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集中在西南部各省和中部地區,包括寧夏28%、西藏27.9%、湖南27.3%、河南25.5%、廣西25.2%、甘肅24.8%、四川24.4%、安徽22.7%、雲南22.3%、江西21.4%、貴州19.8%等11個省(區)。我國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努力在未來5年使中國網際網路的普及率達到45%,使更多人從網際網路中受益。
從經濟發展來看,2010年是西部發展興起的一年,從網際網路發展速度上看,中西部地區網民規模增速也較快,其中西藏、貴州、陝西網民數量年增幅最大,分別為52.7%、31.1%、30.2%。2006年是中國經濟十年來增長較快的一年,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GDP增長率達到11.1%。2007年GDP持續增長率達到11.4%,2008年GDP增長率也為10.1%。網際網路普及率同樣也是從2006年為9.4%開始,2007年為16%,2008年為22.6%,首次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21.9%。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28.9%,2010年為34.3%,發展穩步提高。這充分說明網際網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我國各省網際網路普及率與各省人均GDP發展的同一性。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人類進入了以資訊生產為主的資訊社會,資訊資源的普及不斷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係,據研究,網際網路普及率與人均GDP的經濟發展有著同一性。
從2009年各省普及率情況來看,網際網路普及率排在前兩位的是:北京65.1%、上海62.0%,高出全國普及率28.9%兩倍多,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底線。分別是廣東50.9%、天津48.0%、浙江47.9%、福建45.2%、遼寧37.0%、江蘇36.0%、山西31.2%、山東29.4%、海南28.6%、重慶28.3%、青海27.7%、新疆27.5%、吉林26.6%、陝西26.5%、河北2***%、湖北25.7%、黑龍江23.9%、內蒙古23.8%、寧夏22.8%、湖南22.0%、廣西21.4%、河南21.3%、甘肅20.4%、四川20.1%、雲南18.6%、西藏18.6%、江西18.0%、安徽17.4%,排在後面的貴州15.1%是全國普及率28.9%的近一半。
從2009年我國各省人均GDP排名情況來看基本也是這樣: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內蒙古、山東、遼寧、福建、吉林、河北、湖北、黑龍江、河南、山西、陝西、重慶、寧夏、湖南、新疆、海南、青海、四川、安徽、廣西、江西、西藏、雲南、甘肅、貴州。由此可見,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即地區經濟越發達其網際網路也就越發達,網際網路普及率高的地區,相對經濟發展水平也高。
由於經濟發展、教育水平和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差距,資訊資源的分佈出現了東部多西部少,且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的不合理佈局,形成了“資訊鴻溝”。可以說在經濟發達地區,也是網路資訊資源比較集中、資訊種類齊全、內容較豐富的地區,在網路資訊資源較薄弱的地區,經濟也欠發達。
加快資訊產業發展,縮小網路資訊鴻溝,促進經濟全面發展
資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資訊科技在發展中具有經濟增長“倍增器”、在發展方式上具有“轉換器”和在產業升級上具有“助推器”的作用。要確立科學的資訊發展觀,把資訊資源提升到與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促進經濟全面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資訊科技應用水平的差距,創造機會平等、協調發展的社會大環境。
縮小資訊鴻溝,也是縮小城鄉差距。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普及和應用存在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受經濟發展、教育和社會整體資訊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網際網路呈現東部發展快、西部發展慢,城市普及率高、鄉村普及率低的特點。截至2009年底,東部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0.0%,西部地區為21.5%;城市網民佔網民總數的72.2%,農村網民佔27.8%。彌合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④
由於網際網路具備傳遞海量資訊的能力,成為現代傳媒中最快捷、最方便的資訊傳播工具。在農村地區網路使用基礎設施和接入條件還比較滯後,網際網路資訊資源在農村得不到廣泛應用,普及率水平不能進一步縮小,就可能存在將城鄉社會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危險。
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資訊高速公路的建設同樣重要,解決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低的現象,就要先修好這個資訊高速公路。國家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網路建設的力度,利用高效快速的網路資訊資源來發展經濟、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拓寬發家致富的方式,達到縮小“資訊鴻溝”、縮小城鄉差別的目的。“資訊鴻溝”實際上也是網路社會的知識鴻溝現象。21世紀,資訊不僅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和資產,也是個人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和資產。有效縮小資訊差距以逐步實現社會資訊公平,促進不同地區間的和諧發展,才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縮小資訊鴻溝也是縮小中國與世界差距的另一個關鍵。
縮小資訊鴻溝,實現資訊公平。資訊公平主要是“指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社會成員,都能夠自由平等地獲取各種資訊,包括公平地享有社會文化資源、文明成果和知識資訊。⑤而且,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人人有權利或資格共享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因此,人人希望有條件公平地獲取資訊。
網際網路是實現獲取資訊資源公平的最有效率的途徑,核心在於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有資訊、就有知識、就有發家致富的資訊途徑,網路資訊資源也是提高文化知識水平,縮小知識差距、技術差距,尤其是縮小知識與資訊獲取能力差距的途徑。只要人們擁有行使平等獲取知識權利的機會,就能縮小甚至彌合“資訊鴻溝”,使愈演愈烈的資訊貧富分化得到根本的遏制,進而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
提高資訊的利用率,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對於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發展,我們的未知大於已知,更大的發展和影響在未來,國家提出對三網融合的發展將極大提高網路資源利用率,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文字、話音、資料、影象、視訊等多媒體綜合業務。
如何使人們有效利用網際網路絡資訊資源是發展的需要,所以必須堅持“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方針政策,有效利用資訊資源,使科學資料獲取在資訊資源領域投資效益得到更好的發揮。我們要適應網際網路時代、應用網際網路,以人為本,節約人們的時間,提升人們的效率,對資訊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組織,希望在全社會範圍內把最合適的資訊以最合適的方式在最合適的時間傳遞給最合適的使用者,從而實現網路資訊資源的真正共享。
1998年世界銀行報告就發展中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問題提供了三條途徑:一是獲取全球的知識;二是提高全體公民普通教育的能力;三是提高全體公民獲取資訊科技知識的能力⑥。這三條途徑也為我們彌合日益擴大的“資訊鴻溝”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提升獲取資訊的能力,充分發揮資訊的利用率,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經濟模式,已經成為最平民化的高科技之一,任何人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在網上暢遊。於是就承載了難以計數的資訊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基於此便產生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經濟”。其實質就是,網際網路拉近了百姓與政府的距離,降低了商業門檻,減少了交易環節,提高了商務資訊的傳遞速度和降低了交易成本。“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經濟”、“網路經濟”漸成主流,未來發展在各行業各領域深度智慧化的“物聯網”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只有縮小資訊鴻溝,提高資訊利用率,實現有效率的資訊公平,才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注 釋:
①楊紅星:《資訊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的衝擊及應對策略》,《新聞愛好者》,2010(1)。
②應強:《麥肯錫認為網際網路對經濟增長日益產生積極影響》,http://
③CNNIC,第2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1年1月)。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網際網路狀況》白皮書(2010年6月8日),http://
⑤肖希明、水亮:《和諧社會中的資訊公平制度》,《圖書館論壇》,2006(6)。
⑥《網路文化研究》(二)——資訊網路化與社會公平,http://
最近訪問
- 網路資訊資源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同一性
- 固元膏的副作用
- 荷蘭足球運動員蒂默爾介紹
- 烹飪課程的教學方案與計劃
- 怎麼調液晶顯示器對比度
- 基金銷售的渠道有哪些
- 女性可以豐胸的運動是什麼
- 寫人的童話故事推薦
- 蒸蛋器的用法
- 倫敦奧運會借勢的營銷案例
- 嬰兒奶粉什麼牌子好排行榜前十名
- 國旗下演講稿青春勵志
- 員工工作報告總結範文大全
- 南寧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攻略
- 秋風吹繞口令
- 腋臭手術有幾種方法
- 子貢與孔子的故事_子貢與孔子的故事
- 小升初語文作文素材集錦
- 古箏的演奏技巧相關知識介紹
- 本科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大全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