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這幾年,每到秋冬,我國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遇到霧霾天氣,只是都沒近段時間波及範圍如此之廣,持續時間如此之長。那麼,霧霾產生的原因是什麼?霧霾產生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霧霾產生的原因

  專家指出,近期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在氣象學上稱為輻射霧,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這些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溼度比較大,地面灰塵大,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溼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四是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汙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

  五是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汙染;

  六是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汙染物。

  大範圍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冷空氣較弱和水汽條件較好的大尺度大氣環流形勢下,近地面低空為靜風或微風。由於霧霾天氣的溼度較高,水汽較大,霧滴提供了吸附和反應場所加速反應性氣態汙染物向液態顆粒物成分的轉化,同時顆粒物也容易作為凝結核加速霧霾的生成,兩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汙染。

  環保專家表示,通常在北方地區冬天因為採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區連續三天的空氣汙染物積累就可能達到重度汙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區如果生產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達到重度汙染的程度。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瞭解了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在生活中,應積極的預防,因為,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後對人體有害,嚴重會致死。

  霧霾產生的危害

  身體危害

  近些年來,隨著空氣質量逐漸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它們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

  霧霾天氣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霧霾天氣時氣壓低,溼度大,人體無法排汗,誘發心臟病的機率會越來越高。

  誘發呼吸道疾病,霧霾中含有大量的顆粒物,這些包括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顆粒物一旦進入呼吸道並粘著在肺泡上,輕則會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則會造成肺部硬化,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肺癌。

  上呼吸道感染

  持續的霧霾天氣籠罩著全國10餘個省份,霧霾天氣,空中浮游大量塵粒和煙粒等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傷害,空氣中飄浮大量的顆粒、粉塵、汙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體吸入,就會刺激並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鼻腔變得乾燥,破壞呼吸道黏膜防禦能力,細菌進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影響健康

  日前,中國社科院聯合中國氣象局釋出《氣候變化綠皮書》,報告稱霧霾天氣影響健康,除眾所周知的會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等,還會影響生殖能力。這一說法引發網友熱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團隊對上海男性不育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證實,環境日趨惡化,男子精液質量每況愈下。在上海各大醫院的生殖門診裡,男性因無精、少精、弱精、精子畸形導致不育的越來越多。不孕不育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位疾病,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

  與此相對,國內外很多資料顯示,環境因素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加拿大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工作人員將同時生出來的老鼠分別放在城市和鄉村餵養。結果發現,城市裡的老鼠活得短,生育能力下降,而在鄉村中成長的老鼠不僅壽命長,生育能力也很強。據專家介紹,霧霾中PM2.5小顆粒,不光是粉塵,還有煙塵,包括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的廢氣等,這些物質都含有很多環境汙染毒素,學術統稱為環境汙染雌激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吸收侵入人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郭應祿表示,即使有影響也不會太大,目前來看,霧霾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還是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那麼要如何降低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專家建議,市民在霧霾天應減少出門,家中門窗緊閉時可用空氣淨化機淨化空氣;霧霾天出門時儘量戴有特殊功能口罩;在保持營養攝入均衡的前提下多食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富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含蘿蔔硫素的花菜、含蕃紅素的番茄等。

  交通影響

  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空氣中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霧霾天氣時,由於空氣質量差,能見度低,容易出現車輛追尾相撞,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對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車行走時更應該多觀察路況,以免發生危險。

  霧霾天氣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霧、霾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