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的關鍵是要用英語交流

  導語:語言學來就是要用的,如果說學了語言不會說,知識啞巴語言,那麼就毀了語言的初衷和存在的意義,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下****^__^**** ……

  一、英語教學的實質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合理的英語教學模式,那麼,英語教學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當代教學論一致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所組成的教育活動".就英語而言,"教學的實質是交際".為什麼說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呢?

  第一,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交際,是彼此之間進行思想、感情、資訊交流的過程,教學的效果是雙方互動的結果,也可以說:教學即交際***Teaching is ofcommunication***。

  第二,教學是活動,通過交際活動,學生在物質操作和思維操作上認識、掌握英語,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可以說:教學用交際***Teachingis by communication***。

  第三,師生雙方的認識活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學生認識英語的進展離不開教師對客觀規律的認識,教師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也離不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客觀效應。正是教學促進了這種交流,也可以說:教學為交際***Teaching is for commmunication***。交際法提出交際是外語教學的目的和手段,這是外語教學發展的里程碑。

  二、課堂聽說交際活動的特徵交際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形式,對於它們在課堂中的具體安排,我們作了進一步的研究。一方面,我們認為:這四種形式不能絕然分開,而是經常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另一方面,我們也認識到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際交流是聽說交流,而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說能力大大落後於讀寫能力,學了多年外語卻是"聾子"、"啞巴",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全盤考慮英語教學的角度來看,聽說交際能力的提高勢必為良好的讀寫創造條件。因此,我們的觀點是:聽說交際活動應當作為外語教學的突破口。那麼,課堂裡的聽說交際活動有什麼特點呢?有人認為讓學生開口就算是進行交際了。其實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舉個例子來說,老師先教學生被動結構,然後要求學生口頭把一系列主動句改為被動句,再讓學生用be done結構一一造句。這是不是交際呢?顯然不是。又如,課堂中教師要求學生背片語、背對話、背課文,這算不算交際呢?顯然也不是!事實上,課堂內的聽說訓練分為語言能力訓練和交際能力訓練。前者注重掌握語言形式,後者重在實際運用,兩者絕對不能等同。如果我們的聽說訓練一直停留在語言能力的階段,那麼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交際和交際能力的提高,這不能不說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令人遺憾的盲點。

  三、聽說交際活動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語言活動與交際活動存在著密切的聯絡:我們認為語言活動是順利開展交際活動的必要前提與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結構與交際並不矛盾,必須引起同樣的重視。而在具體的操作中,則宜遵循先模仿後應用、先機械後活用、先語言訓練後交際的總原則來安排和開展課堂活動,具體歸納為PMMC模式,即呈現***Presentation***、機械性訓練***Mechanical Drills***、有意義操練***Meaningful Drills***到交際性練習***Communicative Drills***。

  雖然有些老師可能會認為機械性訓練稍顯過時,但正如Littlewood所講的:"我們對語言學習的基本過程瞭解太少,不能斷言什麼對語言學習有幫助,什麼對語言學習沒有幫助。"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結構操練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手段,尤其是當教師希望把學生的注意力強烈地、毫不含糊地集中在結構體系中某一重要特點的時候。當然,機械性訓練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確、運用恰當,為以後有意義的操練及交際性練習作準備。

  有意義的操練是把"意義"介入到結構中去,是我們在語言和功能間所架設的橋樑。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它與純機械操練的不同之處:***教師板書***I don't feel like……***go to the cinema/have aswim***

  Task 1:用所給片語完成句子。

  根據要求,學生會給出兩個句子:I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I don't feel likehaving a swim. Task 2:設計簡短對話,假設由於某種原因,你拒絕了朋友的兩個提議。

  學生經過討論,給出下面的對話:

  A: Shall we go to the cinema?

  B: Oh no, I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

  A: Then how about swimming?

  B: Oh no, I don't feel like having a swim. I'm reallyt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