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複習計劃

  小學四年級是學生思維逐漸獨立化的重要轉型階段,這個年級段非常關鍵的是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了幫助四年級孩子更好的複習數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四年級數學上冊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四年級數學上冊複習計劃

  一、複習指導思想:

  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複習,進一步鞏固數概念,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統計觀念,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1、查漏補缺 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和練習,加強學生的記憶,深化認識,使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養。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認識提升到一個理性的認識上來。

  2、靈活解題,提高綜合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複習、練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幫助學生找出各知識之間的聯絡和解題規律,重新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三、能綜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應用數學能力。

  3、在複習、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數感和數學思維的梳理和培養,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4、養成學生認真做題、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操。

  二、複習內容:

  1、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圖形與幾何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3、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統計

  4、數學思想方法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合理安排***

  三、複習目標:

  1.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位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改寫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進一步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認識角,能正確畫出平行線和垂線***過直線外一點和直線上一點***,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並能根據給定的資料整理製作統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四、複習的具體措施:

  ***一***“大數的認識”

  1、利用數位順序表,複習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十進位制計數法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

  2、複習讀數法則,著重複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讀,再完成總複習第1題。

  3、複習寫數方法,也是著重複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寫,再完成總複習第2題。

  4、複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完成總複習第3、4題。

  ***二***“乘法和除法”

  1、複習乘、除法口算,把因數和積的關係、商變化的規律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並靈活運用這些規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確、快速。完成總複習第5、8題。

  2、複習筆算乘、除法,讓學生說一說進行乘、除法筆算需要注意什麼,如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應注意什麼,除法試商、調商的原則是什麼等等,然後再完成總複習第6、7題。

  3、複習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複習使學生理解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體會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完成總複習第9、10題。

  ***三***“空間與圖形”

  1、進行適當的系統整理,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絡和區別,學會用數學化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

  2、利用圖示把各種圖形的關係畫出來,使學生看得更直觀、清晰。再完成總複習第11、12題。

  ***四***“統計”

  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聯絡和區別,畫複式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麼。完成總複習第13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複習知識點

  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

  1.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位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2、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

  3、位數: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就是幾位數,如652100是個六位數。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6、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 先分級,從高位開始讀起。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後讀個級。

  ② 億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

  ③ 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7、億以上數的寫法:

  ① 從最高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後寫個級。

  ② 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8、比較數的大小:

  ① 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數比較大。

  ②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位開始比較。

  9、求近似數:

  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

  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捨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小於5 還是等於或大於5 。小於5就捨去尾數,等於或大於5就向前一位進1,再捨去尾數。

  10、表示物體個數: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 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11、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2、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位制計數法。

  13、ON╱CE:開關及清除屏鍵,清除顯示屏上的內容。

  AC:清除鍵,清除所有內容。

  第二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公頃 = 10000平方米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從大單位變到小單位,乘以進率。

  從小單位變到大單位,除以進率。

  4、國土面積***中國、省、市、區等***、海洋麵積等特別大的面積適合用平方千米。如: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面積約1100*** ***。

  廣場、校園等稍大土地面積適合用公頃。如天安門廣場的佔地面積大約是44*** ***;

  操場、教室等較小的面積適合用平方米。如一個教室的面積約60*** ***;

  5、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正方形面積 = 邊長 × 邊長

  第三單元

  角的度量

  1、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沒有端點。

  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只有一個端點。

  線段:不能延伸,有兩個端點,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直線、射線與線段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①、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②、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③、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四年級數學上冊學習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及端正的學習態度。

  1、勤於動腦,善於思考。 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溯源。對每一個概念、知識點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內在聯絡,以及蘊含於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儘量採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

  2、學以致用,努力踐行。 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瞭解從實際事物中具體現象抽象為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範圍內尋求它的具體例項,使之具體化,儘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於實踐。

  3、厚積薄發,融會貫通。 課本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認真研究課本外,還要閱讀相關的課外資料,來擴大知識領域。同時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研究,掌握其知識結構。

  4、模仿內化,積極創新。 模仿是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方法,但是決不能機械地模仿,應該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不拘泥於已有的框框,不囿於現成的模式。

  5、複習整理,強化記憶。 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必須當天消化,要先複習,後做練習。複習工作必須經常進行,每一單元結束後,應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統化、深刻化。

  6、及時總結,科學評價。 學習中的總結和評價,是學習的繼續和提高,它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立、解題規律的掌握、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調整和評判能力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總結聽講、讀書和解題中的收穫和體會。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體內容的學習方法,如:怎樣學習數學概念、數學公式、法則、數學定理、數學語言;怎樣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解數學題;怎樣克服學習中的差錯;怎樣獲取學習的反饋資訊;怎樣進行解題過程的評價與總結;怎樣準備考試。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將更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習慣、受益終身。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形成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發展個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以後獲得成功的關鍵。以下十條習慣是每一個合格的學生應該養成的。

  1、自覺預習習慣:瞭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準備好上課所需的書、本、文具及資料;運用工具書幫助預習;把遇到的不懂之處和難點標記下來。

  2、仔細觀察習慣:有意識地運用視、聽、味、嗅、觸等感覺器官來觀察事物;觀察全面、清楚、找出特點及特徵。

  3、認真聽講習慣: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聽清楚所講內容;邊聽邊想、理解內容;能記下有關要點。報做卡片,分類編號貼標籤。定期收藏舊報刊,養成看報好習慣。積累知識堅持做,小溪也能匯成川。

  三、把握學習中的小竅門。

  1、抓住課堂。數學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於突擊複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0分鐘,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同時要說明一點,許多同學容易忽略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而注重題目的解答,其實思想方法遠遠重要於某道題目的解答。

  2、高質量完成作業。所謂高質量是指高正確率和高速度。寫作業時,有時同一型別的題重複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的考查速度和準確率,並且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諸如它考查的內容,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規律、技巧等。另外對於老師佈置的思考題,也要認真完成。如果不會決不能輕易放棄,要發揚“釘子”精神,一有空就靜心思考,靈感總是突然來到你身邊的。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成功會帶來自信,而自信對於學習數學十分重要;即使失敗,這道題也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勤思考,多提問。首先對於老師給出的概念、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問底,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徑。其次,學習任何學科都應抱著懷疑的態度,尤其是數學。對於老師的講解,課本的內容,有疑問應儘管提出,與老師討論。總之,思考、提問是清除學習隱患的最佳途徑。

  4、總結比較,理清思緒。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個單元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以整理或在腦中過一遍,理順出它們的關係。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我就有兩本題集。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於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並用紅筆在一側批註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我還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註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時間長了,自己就可總結出一些型別的解題規律,也用紅筆記下這些規律。最終它們會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對你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5、認真地做課外練習。課餘時間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在做課外練習時要準而精,只要每天認真地做三兩頁,天長日久,你的數學學習就可以做到“積沙成塔”,收穫豐碩。 學習數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數學學習精神更為重要。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相信自己,數學會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奪目!

1.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學期複習計劃

2.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複習計劃範文

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總複習計劃

4.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總結

5.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