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愛心教育故事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同時也是聯絡班級任課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教育界有句名言:“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選擇教育的人,無疑都是帶著愛心投入到育人的行列中來的。

  大人們都說我像個小孩子,孩子們都說我是個大孩子,而我更喜歡孩子,更希望把愛心奉獻給他們。選擇教育,自然而然成為我幼時的萌芽理想,長大了,我誠然走進了教育,真正成為一個孩子王。經歷了滿六載的教育途程,逢遇了發生在孩子與我之間的點點滴滴,喜憂參半的往事,有的已經被記憶模糊,有的至今想起都會在我的心中泛起抽搐的心痛、或是幸福的漣漪。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帶的是二年級的美術,當時有一個特殊的跟班生——先天性小兒麻痺症,他兩手萎縮,語言只能簡單表達。按年齡已經可以充當就讀於初三的學生了,可因為先天的不足,他的父母又不願孩子悶在家裡,就讓他和二年級的小朋友同班,目的是能夠儘量讓他感受到一些正常的快樂。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希望能給予他比常人更多的溫暖。由於他的雙手不能自由活動,也不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去畫畫,在美術課上,我就給他提供一些圖片式的連環畫故事,有時給他簡單講解故事情節。或者,我還會讓他把記住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就這樣,我發現他的性格活躍起來了,雖然吐字不清,但卻變得愛說話了,我想這就是愛心拂去了他的自卑心理與平日的哀愁。

  還有一個女孩,她天生聰穎、可愛,但卻有著一個不幸的家庭:父母離異,母親改嫁,父親又整日忙於生計,半把個年頭才回來一次,所以她就和哥嫂生活在一起。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洗衣、做飯、幫哥嫂帶孩子她樣樣都要做,可她的各項成績卻始終名列全校首位。從三年級開始,我就擔任她的美術老師,也許是我天生喜歡和孩子接近的性格,以及和他們朋友般的關係,我們很快成了好朋友,而且熟識了她的家境,瞭解了她的內心世界。她是那麼懂事,那麼善解人意。農曆三月十五是她的生日,我提前在臺歷上畫了紅圈,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我們來到郊外的葵花地,***因為她告訴過我,她最喜歡向日葵,向日葵會永遠跟著陽光走。這句話曾深深打動過我。***沒有感受過那麼壯觀的自然色的人不會了解,她樂壞了,根本不顧忌那些為數眾多的採香使者——蜜蜂,在田園裡興奮的蹦跑,這個時候的她也許永遠不會感覺到什麼是累。看著她,愛哭的我又落淚了,我搞不清楚那是包含何種含義的淚水。也許是欣慰,也許是憐愛,也許是感動,總之,我的內心是複雜的。我們在那裡度過了整整一個下午,回去的路上我問她,想吃什麼,她的要求是“老師,我喜歡吃麻辣燙,但很久都沒吃了。”一個孩子的要求就是這麼簡單,後來我滿足了她的這個小小的要求。等到送她回到家門口,我遞給她的禮物她卻死活不收,她還是那麼簡單:“老師,已經花你好多錢了!”我有些心酸,“把老師看成你的姐姐吧!收下它對你有用!”她接過禮物時眼睛是低垂的,我想:來自我賦予的溫暖,已經滲透了她的幼小心靈。現在她已經是一

  個就讀於初三的中學生了,依舊品學兼優,並且時常打電話或到學校來探望我,每當那時,我就會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教育的路仍在不斷延續,這條路上有辛酸,有困苦,但也飽含著無窮的樂趣,我熱愛教育,熱愛我的學生。也許在一代代學生的眼中,我會從姐姐變成阿姨,甚至過渡為奶奶,但我的愛心卻永遠不會變老。有愛就有溫暖,有愛就不會艱難,我希望用愛心譜寫自己的教育歷程。

  二

  20**年3月27日下午兩點半,與學生會、團委會學生一行63人走進洪湖市特殊學校開展“傳遞愛心”活動。

  洪湖市特殊學校現有教職工21名,在校學生62人。與洪湖市特殊學校劉校長一道觀特校學生的教室、宿舍、圖書館及活動場所。看完很感嘆:基礎設施先進---多媒體教學,師資一流---教師專業均懂手語;美中不足的是---能夠來特校學習的學生太少,仍然需要社會大力支援助殘事業,讓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士參與其中。

  我們的學生們首先進6間教室與特校學生一對一交流溝通。學會了用手語介紹彼此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等。我學到了“我是峰口的”的手語。

  然後學生彼此進行了才藝表演、猜字遊戲、與智障學生配合矇眼作畫、與聾啞學生搭配綁腿踩氣球等活動。特校學生基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感人場面令人難忘。

  不知不覺到了下午五點,在依依不捨中兩校學生再見了。我校學生在返校途中情不自禁地說“真不知道還有一所聾啞學生與智障學生讀書的學校。過幾天再來!”。

  愛心不是一時的感動,更不是一時的衝動,愛心來自長久的堅持和不斷的奉獻。在新課改中就要貫穿“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與思想素質”的理念,積極開展各項活動。

  我想:今天的特校之行一定令學生們難忘終生。

  三

  感動你我他

  教師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教師從事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各方面的影響下,教師的職業又變得舉足輕重。育人是一項說起來容易而作起來難的事,作為教師可謂:如履薄冰。在平凡的工作中,我們每每有歡喜,有憂傷,甚至憤怒。回頭看看,自己的教育歷程中還有一些惶恐……

  美國哲學家威廉·傑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賞識。而且,隨著閱歷的增加,這種“渴望”會變的更加需要。”作為小學生更是如此。在教育他們時,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以給他們最大的幫助。但有時候我們被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矇蔽了雙眼,看到的都是缺點,對他們左也是挑剔,右也是挑剔,少了關心和呵護。下面是我教學中的一件小事。

  我班有一個叫龍坤的孩子,面板白白的、一臉的天真可愛,如果你不談到他的學習,他在你的心裡一定是個乖孩子。剛入學的時候他的表現就很有點糟糕。但他就是上課不集中注意力聽講,經常走神,還搞小動作,不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是個比較貪玩好耍的學生。對於他的錯誤,有時我會對他發脾氣。事後我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現在我嘗試改變以前的教育方法,課堂上,我總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然後再加以表揚,給予鼓勵。課後我利用晨檢、早輔等走到他身邊給他講講、範讀,有時候摸摸他的頭,消除他對老師的恐

  懼;還鼓勵他要多大膽的讀,錯了沒關係;讓班上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他;就這樣,最近我發現這孩子慢慢的轉變了:第一次他上課主動地舉手了,作業較以前認真了。學習上他變得主動了。我想只要堅持下去,他一定會進步的。

  他的變化讓我認真地反思了我自己,班級像他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一味的簡單粗暴,只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使他對自己,對老師,甚至對社會產生負面的觀點,認為自己怎樣努力也不會得到老師的認可,從而自暴自棄。回想過去,我們在“嚴是愛,鬆是害”的高標準下,自覺不自覺地傷害了多少學生,我不禁很惶恐。今天我很感謝他,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的學生,也重新認識了我自己。做教師要學會用心、用愛去澆灌自己的學生,充分表揚和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不可估量的潛能。

  我們教育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髮揮潛能。學生成長的路上,有了周圍的人不斷 “加油”聲的鼓勵,他就會在跌倒後,勇敢的、充滿信心的站起來,繼續向前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