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細菌有哪些危害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切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而那些潛伏起來的細菌更是對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大家千萬別忽略了它們。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細菌的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活中細菌的危害

  1、彎曲桿菌

  彎曲桿菌是食物中毒診斷中出現最頻繁的一種細菌,一般經由生的或未煮熟的家禽、未消毒的牛奶傳播。通常彎曲桿菌不會人傳人,但如果孩子出現腹瀉,那麼就具備了人傳人的條件。此外,還有可能會從貓狗的糞便中感染這種細菌。

  彎曲桿菌往往難以診斷,因為有時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一般而言還是會有明顯的異常,如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一般2-5天就能恢復正常,嚴重的話需要10天恢復時間。

  2、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一般存在於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家禽和肉類、生的牛奶或乳製品、海鮮等食物中。此外,部分爬行動物身上也帶有這種細菌,如蜥蜴、烏龜、蛇等。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在抗擊沙門氏菌,那麼會出現發燒、腹瀉、腹絞痛等症狀,嬰幼兒還會出現尿布疹。

  攝入帶有沙門氏菌的食物後8-48小時後開始出現症狀,持續時間為1-2天,嚴重的話需要一週。即便痊癒了,這種細菌還會在體內繼續留存數月。三分之二的感染人群是20歲以下的人。

  3、大腸桿菌

  通過食物和水傳播,通常源頭來自於奶牛的糞便。如果人類感染了這種細菌,那麼用過廁所後,第二個如果短時間內接著用廁所也會感染。大腸桿菌有時會引發嚴重的症狀,如血便、腹痛、高燒不退,這絕對是一種威脅性很高的細菌。症狀一般從食用髒東西後8-48小時內顯現,時間可持續2-5 天。

  4、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是相當罕見的情況,每年美國約有110例。一般由肉毒桿菌引起,肉毒桿菌在土壤在廣泛分佈,極易通過罐裝食品和醃製食品傳播,特別是家庭自制的罐裝菜、醃豬肉、火腿、薰魚、蜂蜜、玉米糖漿等食物。

  細菌與病毒的區別

  細菌和病毒同屬於微生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複製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細菌和病毒均屬於微生物。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細菌和病毒都可以在人體中增殖,並可能導致疾病發生。細菌較大,用普通光學顯微鏡就可看到,它們的生長條件也不高。病毒則比較小,一般要用放大倍數超過萬倍的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病毒沒有自己的生長代謝系統,它的生存靠寄生在宿主***如人***和細胞中依賴他人的代謝系統。也是因為如此,目前抗病毒的特殊藥物不多。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在人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有細菌的增殖。醫學上稱之為正常茵群,它們與我們和平相處,互惠互利。而在任何情況下從機體中發現病毒都非正常狀況。因為只有侵入我們的活組織細胞中這些病毒才能存活。

  病毒與細菌不同之處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可以說是最低等的生物,但是它的能耐可不小,人類的疾病從小的感冒到大的癌症都和它有關係。細菌是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簡單生物,和植物一樣,有細胞壁,而人的細胞是沒有細胞壁的,這就是很多抗生素殺菌的原理。比如破壞它的細胞壁或者阻止合成細胞壁,細菌就死掉了,而人沒有這個結構,所以對人無影響。

  病毒:構造很簡單,外面是一層蛋白質,稱為病毒外殼。蛋白質外殼內部包裹著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陳代謝,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細胞內完成。病毒和細菌的絕大部分是對人類沒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病毒和細菌可以通過結膜到達血液中,說明它能夠抵抗溶菌酶的消化降解。細菌和病毒共有的生物元素是C、H、O、N、P。細菌一般可在特定培養基上培養,而病毒一般不能。

  細菌與真菌的區別

  細菌和真菌的名稱中均有一個“菌”字,同屬微生物,但兩者在生物型別、結構、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稱上卻有著諸多不同。比較如下:

  1.生物型別:一是就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來看:細菌沒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於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於真核生物。二是就組成生物的細胞數目來看:細菌全部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為單細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單個細胞構成的單細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個細胞構成的多細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黴菌等***。

  2.細胞結構:細菌和真菌都具有細胞結構,屬於細胞型生物,在它們的細胞結構中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但卻存在諸多不同,具體表現在:一是細胞壁的成分不同: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二是細胞質中的細胞器組成不同:細菌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體外,還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中心體等多種細胞器。三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真菌具有。四是細菌沒有染色體,其DNA分子單獨存在;真菌細胞核中的DNA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染色體***染色質***。

  3.細胞大小:原核細胞一般較小,直徑一般為1μm~10μm;真核細胞較大,直徑一般為10μm~100μm。

  4.增殖方式:細菌是原核生物,為單細胞型生物,通過細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為真核生物,細胞的增殖主要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因真菌種類的不同其個體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5.名稱組成:儘管在細菌和真菌的名稱中都有一個菌字,但細菌的名稱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細菌形態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實為乳酸桿菌***;而真菌名稱中則不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