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超山梅花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記超山梅花》是由清代文人林紓創作的一部散文,收錄於《畏廬文集》中。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記超山梅花文言文原文
記超山梅花
作者:林紓
夏容伯同聲,嗜古士也,隱於棲溪。餘與陳吉士、高嘯桐買舟訪之。約尋梅於超山。由溪上易小舟,循淺瀨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見梅花。裡許,遵陸至香海樓,觀宋梅。梅身半枯,側立水次;古幹詰屈,苔蟠其身,齒齒作鱗甲。年久,苔色幻為銅青。旁列十餘樹,容伯言皆明產也。景物悽黯無可紀,餘索然將返。容伯導餘過唐玉潛祠下,花乃大盛:縱橫交糾,玉雪一色;步武高下,沿梅得徑。遠馥林麓,近偃陂陀;叢芬積縞,彌滿山谷。幾四里始出梅窩,陰鬆列隊,下聞溪聲,餘來船已停瀨上矣。餘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盡適相值也。是晚仍歸棲溪。
遲明,復以小舟繞出山南,花益多於山北。野水古木,渺滯翳,小徑岐出為八、九道,抵梅而盡。至乾元觀,觀所謂水洞者。潭水清冽,怪石怒起水上,水附壁而止。石狀豁閜
,陰綠慘淡。石脈直接旱洞。旱洞居觀右偏。三十餘級,及洞口,深窈沉黑中,有風水蕩擊之聲。同遊陳寄湖、滌寮兄弟,爇管入,不竟洞而出。潭之右偏,鐫“海雲洞”三大字,宋趙清獻筆也。尋丁酉軒父子石像,已剝落,詩碣猶隱隱可讀。容伯飯我觀中。餘舉觴嘆息,以生平所見梅花,鹹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霽後,花益奇麗,過於西溪。”然西溪餘兩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記》,一寄容伯,一寄餘友陳壽慈於福州。壽慈亦嗜梅者也。
——選自木刻本《畏廬文集》
〔清〕林紓
記超山梅花文言文翻譯
夏容伯,是個酷愛古代文物的人,隱居於棲溪。我和陳吉士、高嘯桐僱船拜訪了他,相約一起去超山探梅觀花。我們在小溪上換乘小船,順著淺淺的由沙石上流淌的溪水駛至超山北面,沿岸已能見到梅花。再過約一里地光景,沿著溪邊小路行至香海樓,觀賞了著名的宋梅。梅樹已經半枯,斜立於水邊。蒼老古拙的枝幹曲折多姿,樹身密佈青苔,排列齊整得有如魚鱗一樣。因為年代久遠,青苔全變成了青銅色。宋梅旁邊還有十幾棵梅樹,容伯告訴說都是明代之物。我見四周景物陰冷而無甚光彩,不由興味索然而準備回返。容伯卻領著我向前走過唐玉潛祠,方見梅花競放之盛況。梅樹縱橫交錯,一片雪白;高低山坡,遍植密佈。大家漫步於梅林雪海。梅花香氣馥郁,瀰漫山林,猶如重重疊疊的素絹,堆積山谷。大約走了近四里地才出了梅窩,但見鬱郁蒼蒼的松樹排列成行,山下可聞小溪的水流聲,原來我們乘坐的小舢板已經停在水面上了。我們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別沿著小溪行走,待小路走到頭正好相逢。當天晚上我們仍然返回棲溪。
第二天拂曉,我們仍舊乘小舢板繞到超山南面,這裡的梅花更多於山北。溪水遼闊微遠,古樹枝葉濃密,岸邊的小路叉開為八九道,延伸至梅樹林邊。我們來到乾元觀,參觀那個水洞。洞中潭水清澈見底,形狀奇特的石頭兀立水面,潭水浸潤石根而止。那些奇石作破缺開裂狀,上面長滿了暗綠色的青苔。從石頭的紋理脈絡看,本與旱洞同為一體。旱洞靠近乾元觀而偏右。爬過三十幾級石階,到達洞口,一片幽暗深沉之中,唯聞風水蕩擊之聲。一起來遊玩的陳寄湖、陳滌寮兄弟,點燃火把進入洞中,沒有走到洞底便返回了。潭水偏右的地方,岩石上鐫刻著“海雲洞”三個大字,那是宋代書法家趙抃的手筆。再尋找丁酉軒父子的石像,卻已斑駁脫落,只有石碑上的詩句還隱約可見。容伯在乾元觀請我吃午飯,我不由舉杯讚歎不已,因為我平生所見過的梅花,卻沒有這裡的茂密繁盛。但容伯卻對我說:“若待冬雪過後,此間的梅花越發奇麗清絕,遠較觀梅勝地西溪為盛。”西溪我亦曾去過兩次,可惜都未逢梅花盛開的時節。如今只有作一篇《超山梅花記》,一紙寫與容伯,一紙寄給我福州的朋友陳壽慈。壽慈也是一個酷愛梅花的人啊。
記超山梅花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是林紓在杭州遊超山、賞梅花後所作的遊記。1899年,林紓應同鄉杭州府仁和縣知縣陳希賢之聘,掌教杭州東城講舍。於是他告別了自己生活了整整47個春秋的故鄉,舉家移居杭州。也正是這個時候,林紓在杭州教書之餘,每每與友人一起踏訪杭州名山勝水,流連於人間天堂綺麗美景中,寫有《記雲棲》、《記九溪十八澗》、《記超山梅花》、《記花塢》、《湖心泛月記》等古文遊記。直到1901年冬,林紓離開生活近3年的杭州,應聘入京。全文表達了作者鍾愛杭州山水的思想感情。[2]
記超山梅花作者簡介
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又號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1882年***光緒八年***舉人,曾任教京師大學堂,參加過改良主義運動。清亡後,以遺民自居,堅持舊文化,反對新文化,堅持文言文,反對白話文,成了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守舊代表人物之一。他與人合作,用文言翻譯歐美文學作品一百七十餘種,對中外文化交流起過重要作用。著作頗豐,有《畏廬文集》共三集及《閩中新樂府》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