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不要丟棄那隻摔碎的銅管

  100多年前,比利時有個小木匠,兒時他誤吞過縫衣針,誤食過硫酸,不幸被磚塊砸破過頭,還曾摔倒在點燃的爐火上……經歷過一次次生死劫,能活下來已是奇蹟,但這些都沒阻止他對音樂的執迷。在做木工活的間隙,他總喜歡搗弄各式各樣的長笛和單簧管。

  21歲,他用銅做成拋物線狀的圓錐管體,再安裝上按鍵和哨頭,自制成一件獨特的樂器,吹奏出了曼妙的樂聲。他希望把它推廣給世人,於是隻身來到巴黎,挨家挨戶地向樂器商吹奏。可是沒人瞧得起它。九年過去,他費盡苦心推介,始終無人問津。

  一次偶然的機會,音樂家柏遼茲被這隻銅管獨特的聲音吸引,特意譜寫了曲子,推薦他去音樂會演出。夢寐以求的機會突然降臨,他欣喜地坐上馬車趕往音樂會現場,哪料到不幸又一次不期而至,那管樂器被顛簸著摔下車,摔成了兩半兒。望著斷裂開的銅管,他沮喪到極點。眼前不覺地映現出曾遭遇過的磨難和奚落,他懊惱地拾起兩半管子,暗自責問道:難道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來之不易的機會嗎?

  他不甘心就此失望,於是決定試試破碎的銅管能否發出聲音。他試著將斷裂的圓管合在一起,然後用力地吹氣。謝天謝地,雖然需要耗費更大的心力,但總算還能發出聲音,奏出婉轉的音樂。他鎮定地抱緊破損的樂器,來不及粘合就倉促地登上舞臺,一手托住圓管,另一手摁住摔斷的半截,一刻也不敢放開。悠揚的樂聲響起,他再沒有辦法翻樂譜,只能憑記憶演奏,有幾次忘了譜子,就乾脆持續吹長音,直到想起樂符再繼續……儘管演奏的是破碎圓管,儘管他發揮得不夠完美,但顯然觀眾已被那柔和優美的聲音所征服,沉浸其中。演出結束後,響起如鳴般的掌聲,他激動地彎腰致謝,半截圓管滑落到地面,這時人們才看清,原來那是一管破損的樂器。

  即使身處絕境,也不輕言放棄,哪怕是僅握著一隻摔碎的銅管。人們為他堅韌的性格所感動,更被銅管天籟般的樂聲所折服,這種音色美妙的樂器很快流傳開來,成為樂壇的新寵,而他也被巴黎音樂學院聘請為教授。他叫阿道夫·薩克斯,那隻筒管以他的名字命名,就是世人皆知的薩克斯管。阿道夫曾說,吹好薩克斯,單靠嘴和氣遠遠不夠,還要靠一顆不畏失敗、不言放棄的心。

  被認為是傻子的科學家

  本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童年時並不顯得聰明,3歲時才學會說話,父母因而認為他是一個傻子。上學後,有位老師對他父親說:“你的孩子將是一事無成”,甚至勒令他退學。

  16歲時,他報考蘇黎世大學,又因成績差而名落孫山。但他並不恢心。通過勤奮學習,成了傑出的物理學奠基人。曾有青年問他是怎樣成功的,他寫下了這樣一個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奮學習、工作,Y代表好的學習方法,Z代表少說廢話***。

  貴州山區“螢火蟲”老師:9個人的學校18年的堅守

  一個人,守著1間學校、2間破屋、9個孩子。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人事蹟,卻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偏遠的貴州省遵義縣新民鎮香坪教學點,一待就是18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默默奉獻給了大山裡的孩子們。他就是李興舉。18年來,他常常是背上揹著一個娃,手裡牽著一個娃,身後跟著一群娃,一路歡歌笑語地走著。

  孩子們小,不會打掃衛生,他便成了清潔工;孩子們生病了,教學點所在處沒有村醫,他便成了“校醫”;教學點瓦房漏雨了、門窗損壞了、籃球架壞了、廁所垮塌了、地面起坑了,他便成了修理工、木工、泥瓦工……孩子們不會上廁所,他又成了“保姆”……在教學點,他就是孩子們的全部。

  現在,李興舉的學生有的考上了哈工大、貴州大學,很多都走出了大山,這讓他感到欣慰。他被鄉親們稱為“螢火蟲”,雖身軀微小,卻有傳播知識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