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創業成功有什麼原因

  作為80後的創業範例,陳歐帶給我們不小的震動。 財富之星陳歐,聚美優品CEO。那麼,陳歐創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陳歐創業成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陳歐創業成功的原因

  陳歐是以男神形象展示在大眾面前的,16歲就讀南洋理工,斯坦福MBA畢業,長相帥氣,尤其在自己代言的陳歐體廣泛傳播之後,在女生心裡引起強烈共鳴,怎麼也算不上屌絲。在聚美的發展之中,一直面臨更為強大對手的壓制,聚美在資金和資源上均不佔優勢,尤其面對李靜掌控的樂蜂網和阿里湖南衛視合資的嗨淘網的高壓競爭,在短短兩年內聚美就實現了徹底超越,並迫使樂蜂在紅杉的主導下納入唯品會旗下,從這個角度上,陳歐無疑是個屌絲。

  聚美應該是陳歐的第二次創業了,早在南洋理工求學期間,因為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陳歐跟師弟劉輝創立了現在已經是全球知名的線上遊戲平臺,2007年FrestL加入,後來擔任CEO,由於兩人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徹底被加控制後,陳歐將股份賣給了FrestL,後者將其更名為Garena,並迅速在東南亞流行起來,應該說GG的創業過程鍛鍊了陳歐,也讓其最終走上了持續創業的路線,之後陳歐留學美國,就讀斯坦福大學MBA,讓其商業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因為陳歐的家境不錯,當得知陳歐在新加坡創業搞遊戲時,父母有些難過,他們一直希望陳歐能夠考到博士,然後回國做一番事業,留學美國得到了父母的充分支援,但是陳歐已經閒不住了,在斯坦福期間認識了戴雨森,這是陳歐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加上仍然在Garena的劉輝,三個人組成了創業團隊,陳歐懂管理和市場,劉輝懂技術,戴雨森懂視覺,因為之前遊戲創業的經驗,當初的商業計劃書還是遊戲內建廣告的商業模式,打動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基於對陳歐個人的信任,徐小平投了萬美金,一百多萬人民幣,三人創立了一家遊戲廣告公司,幾個月時間錢就花光了,三個創始人在痛定思痛之後,決定轉型,當時團購已經大火了,倉促間就成立了團美網,後更名為聚美,開始以化妝品限時特賣作為商業模式,這時候化妝品特賣的電商也有好幾家,為了區別於對手,陳歐決定30天無理由退貨,這是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憑藉不錯的經營業績和創始人的海外光環,2012年紅杉注資500萬美金給聚美。

  陳歐創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筆者曾經跟陳歐溝通過,為什麼要把自己當做娛樂名人,到處參加各個電視臺的活動,還要自己代言,從開始跟韓庚的雙代言模式,到後來發明陳歐體,到完全自己代言,陳歐告訴我是為了省錢,參加電視臺得到免費的曝光機會,最後受益的都是公司,包括參加湖南衛視的娛樂節目,參加非你莫屬的招聘節目,利用微博提高自身影響力等等,省去了大量的推廣費用,溝通時他還很羨慕劉強東,認為奶茶事件對京東知名度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可惜自己不敢太過炒作,不然聚美的知名度也可以提升了。

  發明陳歐體不是偶然的,實際上陳歐體是陳歐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具有市場的高度敏感性,什麼人在聚美上買化妝品?大部分不是白富美,她們更喜歡高檔的專櫃,聚美的使用者多為中低收入的年輕女性使用者為主,她們生活在都市裡,收入有限,但是渴望美好的愛情,希望能夠通過有限的收入打扮自己,而且她們更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如何觸動此類目標使用者群的內心,引起她們在情感上的共鳴?一旦做到了,聚美就可以攪起巨大的口碑,讓使用者的忠誠度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提升,在這個問題上我也跟陳歐有過溝通,陳歐體是如何出爐的?陳歐告訴我,陳歐體的廣告語和廣告設計方案都是自己定的,自己寫廣告語,自己出鏡,讓副總裁劉惠璞在廣告片中出演土豪,被一個女孩子拋棄了,投奔了男屌絲……

  陳歐體以“勵志”和“自尊”為核心寓意,徹底打動了依然在打拼中的目標使用者群,讓聚美跟陳歐體相關聯,這是多少廣告費都達不到的效果,因為廣告就怕主題散亂,幾個系列片,每個一個寓意,最後使用者連廣告內容都記不清楚了,更不會有什麼共鳴,陳歐體落在運營數字上,就是口碑作用巨大,新客成本大幅降低,而老客戶的忠誠度和購買頻率在增加,這是聚美品牌營銷的祕密:情感共鳴》價值互動和傳播》營銷效果提升+使用者沉澱。

  再次重溫一下陳歐每個字敲打出來的陳歐體: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註定是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陳歐體火了,陳歐自己也火了,聚美也火了,這是2012年的聚美,所以到了2013年,聚美搞三週年大促,差點讓聚美死無葬身之地,聚美搞301大促,陳歐自己想著能賣一個億就行了,相宜本草當時備貨700萬,都感覺有點多,實際上大促第一天還好,但是第二天凌晨伺服器就癱瘓了,一直癱瘓了一整天,等著上網下訂單的使用者根本就上不去,造成嚴重危機,第三天好不容易伺服器迴歸正常了,但是由於訂單太過,兩天賣了平時兩個月的庫存,徹底爆倉了,現有的人手根本發不完,根本沒有做好危機處理預案,很多使用者一直等了十幾天還沒有收到貨,好像陳歐一直在天上,一下子就掉進了冰窟裡,微博上數不清的人開始大罵陳歐是騙子,只知道忽悠人,只會上電視賣弄,沒有什麼真才實學,聚美的口碑也一夜之間掉進了冰點,失去使用者的耐心是很可怕的,我跟陳歐溝通,他說那個時期對他非常陰暗,好幾個晚上睡不好,到底怎麼辦?物流和技術體系同時發病到癱瘓的狀態,負責人肯定是要背責任的,歷史上從ebay到京東,出現嚴重宕機的時候,都無一例外的更換技術負責人,京東大批引入技術高管,ebay當時出現問題時,惠特曼也是挖了強人加盟,這時候老的技術負責人不可避免的,要麼調換工作,要麼出局,而陳歐在徐小平的建議下,也開始思考引入外來高管,彌補創始人的短板,雖然聚美技術和物流負責人是自己的老搭檔,也是自己GG和聚美的共同創始人劉輝,關於這個問題,我也問過陳歐,經過危機之後,聚美引入了技術和物流等各條線的副總裁,那麼如何在創業元老和外聘高管之間形成妥協?陳歐說老員工肯定還是要尊重的,但是一切還是以公司利益為導向,確實不稱職的也沒有辦法.......共同創始人是兄弟,這種處理更難。

  經過血與痛的高層換血之後,聚美開始走向正規,除了營銷和核心高管的明確分工,陳歐利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自有品牌的建設,自有品牌主要以面膜等標準化產品為主,採用貼牌模式,目前銷售額佔據整體銷售收入的15%左右,但是毛利佔據1/3,陳歐說目標是20%,再多了會影響聚美的平臺形象,能夠貼牌的品種是有限的,屈臣氏的自有品牌能佔據25%,莎莎更高,因為購買體驗有利於更多護理產品採用貼牌方式,但是電商不同;除了自營品牌之外,聚美通過跟部分經銷商的獨家合作獲取高額利潤,跟陳歐溝通,一直強調一個叫“水寶寶”的產品,說聚美獨家買斷大陸經營了,未來可能一年能賣幾個億,買斷經營能夠繞開跟對手的價格戰,獲取有保障的利潤空間,目前是聚美的重點發展方向;還有一部分毛利來自流量變現,聚美的使用者群非常忠誠,流量巨大,特賣屬性在化妝品和服裝上比較明顯,化妝品聚美做的比較深,服裝最近一年在積極佈局,但是還是供應商發貨,聚美只賺取流量變現的費用,就是佣金,目前每月也有六七百萬的量了,雖然趕超唯品會不太現實,但是基本形成全品類的特賣架構,讓目標使用者能得到更多的特賣品種選擇,在輕運營的基礎上適當變現,是最可行的路線;以上三類產品保持了高毛利的態勢,至於佔據化妝品一半的知名化妝品品牌,還處於充分競爭階段,是以價格戰為主,跟樂蜂網、京東和天貓等競爭,維持動態低價,是吸引使用者和保持使用者粘性的核心品類。

  以上主要來自跟陳歐的一次會面,談話中陳歐身上具有一種屌絲氣息,思考問題比較深刻,很多事情身兼一線,也是屌絲電商創始人的代表。寫完劉強東和陳歐之後,下一次將寫美團的王興,作為屌絲電商創始人的第三篇,王興主導下的美團在兩年時間裡高歌猛進,實現了從老三到控制性老大的轉變,團購份額從不到10%到接近6成,依靠的是狼性的團隊管理。

  從品類架構的發展趨勢看,陳歐更看重現實因素,多品類的架構讓毛利空間更加合理,使用者忠誠度更加穩定,對於服裝家居,陳歐沒有盲目的進入,而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礎上,保持輕度運營,實現流量變現,既滿足了使用者,又掙了錢。

  陳歐的創業故事

  四川人陳歐,父母都是地級市的政府公務員。16歲之前,他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讀書、生活。直到他以全額獎學金,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這是一塊很好的跳板。”陳歐說,他大學讀的是計算機,業餘愛好是掙錢。怎麼掙?打遊戲比賽。大學期間,頗有天賦的陳歐經常參加遊戲比賽,別的參賽選手把打魔獸當成生活,而陳歐只是在參賽前的三四天才抽空練習一下。那時,他的最好成績是曾獲新加坡《魔獸爭霸》前三。

  玩遊戲並沒有讓陳歐過癮,發掘創造新遊戲就成了他的業餘生活。大學四年級時,陳歐僅靠著一臺筆記本,創辦了全球領先的線上遊戲平臺Garena***原gg平臺,現在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並吸引了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家,成為中國之外最大的遊戲對戰平臺之一。

  就在為Garena得意之時,在父母的壓力之下,他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攻讀美國斯坦福大學M B A。2007年,陳歐順利考入斯坦福,重心再次轉向學習。在這期間,陳歐結識了第二位創業夥伴戴雨森。

  儘管曾在Google這樣的大公司任職,打工的經歷讓他更堅定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在陳歐眼裡,就業是根據老闆的思路去完成工作,僅是自己的職責;而創業不同,它是創造價值,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陳歐稱,自己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喜歡去創造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在星座中,水瓶座是性格最難測,這似乎與陳歐的行事軌跡非常相符。

  2007年,陳歐經斯坦福校友介紹,認識了徐小平。兩人在北京翠宮飯店喝了一次茶,徐老師便決定投資他的遊戲對戰平臺。

  但陳歐這一次沒有拿徐老師的錢。因為他當時正面臨畢業後是繼續讀書還是回國的抉擇,“如果拿了徐老師的錢又繼續讀書,就很不好意思了。”

  2009年,由於讀MBA的距離感,陳歐發現自己與Garena的公司氛圍已經不那麼合拍,有一種“命運不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於是,他不得不忍痛賣掉曾讓他得意的遊戲平臺Garena。雖然父母希望他拿到博士學位後再回國,但已經創業上癮的陳歐心思早已不在校園。他在畢業後的第三天便殺回國,開始第二次創業。“作為男性,為什麼選擇做化妝品網站?”“因為我是水瓶座,做事情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這是陳歐的水瓶式回答。陳歐回到北京,註冊了北京創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劉輝、戴雨森便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徐小平聯合險峰華興的創始合夥人陳科屹給了他錢,公司開始做遊戲廣告生意。“當時有個東西在美國很火,就是網頁遊戲通過內建廣告獲利。比如你是遊戲使用者要買遊戲幣,以前是花錢去買,現在可以去註冊賬戶或者安裝軟體,我們會送你遊戲幣。”   但是,陳歐很快便覺察到這個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作為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男人,他發現,中國的廣大女性消費者對於線上購買化妝品的信心不足,線上化妝品行業沒有領頭羊企業存在。對於他來說,化妝品就是新大陸。他總結出了三個“可行條件”。

  首先,電子商務在中國正在高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其次,化妝品需求很大,但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可信的化妝品網站;最後,做這個別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業反倒給了自己機會。轉型的過程是陳歐20多年人生中第一個難題。

  “我非常強勢,你可以理性地說服我,但我也會用強勢的理性方式說服你。”公司想要轉型,就必須和投資人有個交代,還得告訴團隊新的故事。問題是,陳歐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也沒底。

  三個合夥人有了激烈的爭吵。陳歐要做電商,戴雨森提議做社群。“我和他說,社群不靠譜,因為需要長時間培育市場。”而雨森覺得電商環節太複雜,“沒做過採購,又不懂零售,三個大老爺們還要做化妝品。”他們這邊爭執不休之際,國內颳起了團購熱。

  陳歐提議先借著團購的方式做著玩,憑感覺一步一步來。由於公司的流動資金只剩下30萬,他們只好一面繼續著遊戲廣告業務,一面用了兩天時間,在技術上讓團美***聚美優品前身***上了線。產品方面,陳歐找來了做過多年化妝品採購的朋友“江湖救急”。這就是聚美優品的雛形。   
        上線第二天,團美有了第一個顧客。大家都很興奮,但開心了沒多一會兒就發現,後面的事兒超級麻煩:“要打包,要發快遞,都得自己來,快遞單都是大家手寫的。”

  現在的聚美優品,劉輝負責技術研發,戴雨森負責產品體驗。說起三個人的友誼,陳歐說:“大家各有所長,惺惺相惜。”他認為,找創業夥伴比找老婆麻煩,因為得全方位互相認可才行,包括能力、人品和事業激情,三方面缺一不可。

  “我們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特別看重錢。”劉輝曾經說過一句讓陳歐很感動的話:“我寧可錯過擁有金錢的機會,也不能錯過和陳歐一起創立偉大公司的機會。”

  當年,劉輝放棄了對戰平臺價值百萬美金的股票,戴雨森放棄了還有3個月時間即可拿到的斯坦福大學學位,追隨陳歐回國創業。

  團美髮展順利,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增加些使用者,網站越做越好,團隊有了信心,陳歐說服了大家開始專注做化妝品。

  “挫折不叫失敗,它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小插曲,是你路上的小石子,你可以把他踢開,也可以跨過去,只要不被絆倒就好。”這樣的描寫的背後,顯示出陳鷗的什麼呢?反映出80後的什麼呢?

  “80後”被稱為“苦逼”的一代。十多年艱苦求學,畢業後卻碰上失業潮,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收入又不高,買不起房子車子;如今奔三的年紀不少人還單身,淪落為“剩男剩女”。這樣的壓力之下,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

  “我希望不管怎樣,大家還是保持一種樂觀心態,一起奮鬥,千萬不要被生活壓力打倒了。”眼前的這位80後新貴,聚美優品CEO陳歐給80後“打氣”。陽光、朝氣蓬勃、有激情,充滿正能量,這是陳歐給人的印象,而這也正是他希望傳達給80後的資訊。

  海外留學,斯坦福大學MBA畢業,海歸創業……這些經歷透露出陳歐的個性:不甘於接受安排,希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創立的聚美優品如今已成為眾多女性歡迎的化妝品購物網站,他的創業夢想激勵了眾多同齡人。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中,陳歐以其陽光帥氣的風格吸引了眾多求職者,成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嘉賓之一。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談到創業的動力,陳歐跟記者說:“以前在斯坦福上大學,我們商學院有種風氣:Change lives,Change organization.,Change the world。也就是改變生活、改變組織、改變世界。這種風格深刻地影響了我,創業也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其實在更早之前,陳歐的創業理想已經萌芽。“大三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找工作,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既不想繼續讀書,然後碩士、博士畢業之後再去找工作,那樣的按部就班不適合我。網際網路的創業故事激勵了我,我也選擇了創業。” 於是大學四年級時,陳歐僅靠著一臺筆記本,創辦了一家線上遊戲平臺Garena,成功積累了第一桶金。

  聚美優品無疑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陳歐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能改變更多的人,給他們帶去更多“正能量”。“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都能參與到創業中來,一起去努力、奮鬥,去創造價值。就像今天的聚美一樣,每天有上百萬使用者上聚美買東西,給人們的生活帶去更多的美,更多便利。”

  然而不是所有年輕人人都適合創業,陳歐總結了創業需要具備的“三力”:“一是魄力,因為創業需要勇氣,你需要承擔風險,需要狠下心做些別人不敢做的事;第二個是判斷力,因為作為一個創業者、企業家,需要對企業方向做一個判斷,一定要有正確方向,才能避免整個公司犯下致命的錯誤。像我剛回國時做的是遊戲業務,最後我轉型過來做了化妝品電商,找對了方向;最後一點是領導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公司創始人需要團結很多的人,整合很多資源。如果沒有領導力,公司團隊必然會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更談不上創新。最後的失敗就是必然的。”

  特別在中國,創業環境比較惡劣,與國外相比非常不同。“當初回國的時候,我們看中了一個在美國特別看好的專案,但在中國就行不通。美國人創業可以輕鬆賺錢,感覺沒什麼難度,回國後卻發現根本沒錢賺。”中國的創業者需要經歷更多的艱辛,其成功也更加來之不易。

  儘管曾經經歷重重困難,陳歐依然保持一顆陽光的心。“挫折不叫失敗,它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小插曲,是你路上的小石子,你可以把他踢開,也可以跨過去,只要不被絆倒就好。”

  享受創業

  如果你說創業是為了造富,我不能認同。給你舉個例子:我26歲從斯坦福畢業,如果畢業就去做金融,理論上我掙大錢的機會更多點。但我總是想著做點自己的事,而不是去打工,所以我大學時就做了一個叫Garena的遊戲平臺,斯坦福回國之後又嘗試做了一個遊戲內建廣告平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什麼都沒有,為創業吃了很多苦,但是在那種情況下,我都能把事情做成,所以後來當自己已經成長起來、有了更好的平臺、更棒的團隊和更多資源的支援後,還會怕啥呢?後面再創業,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

  我是學IT出身的,所以我知道賣3C類電子產品其實就是在“賣貨”,但化妝品就不一樣了,是在賣“美麗”,並且這個市場潛力巨大。這不單單是一個數字生意,做化妝品市場,令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一個帶有藝術性的感性的生意。我們的產品可以讓別人更幸福,我自己也會覺得很快樂。而且說實在的,女性的美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因為美女多了之後,男生就不會再打來打去。以前特洛伊時代不就是因為一個美女而引發了一場戰爭嗎,我們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笑***做美麗的生意不僅自己會感到享受,也能讓大眾享受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