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困難有什麼原因
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一直被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一、高校擴招影響
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僧多粥少的現狀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困難。而在大學擴招過程中,教師的知識結構仍然非常陳舊,授課內容政治化空洞化。大學生經過數年的學習之後,對於現實社會的狀況仍然不甚瞭解,這也嚴重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
二、高校專業設定錯位
部分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三、學生就業渠道不暢
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招聘會、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學生幹部或成績突出者才有機會;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是否黨員限制,這些只適用於特定人群。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業網站和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但這還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
四、學生缺乏求職技巧
用人單位表示,部分學生在求職時往往表現得不夠自信,過分緊張,回答問題時支支吾吾,表現不出自己的實力。更有一些求職者面試時弄虛作假,企圖欺騙矇混過關,誰知很快就被有經驗的用人單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試失敗的慘痛教訓。
五、學生仍然期望過高
大學生在就業理念上存在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幹”、“創業不如就業,就業不如考研”等。此外,相當數量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於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戒備心理。
大學生就業難的指導對策
首先,引導職業社會化觀念,循序漸進地改變傳統就業取向。大學生就業觀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職業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到個人興趣和志向的轉變以及就業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要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中。應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把就業指導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任課老師不僅要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闡明它們在職業領域中的應用,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職業方向。同時,各專業學院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號召教授、副教授擔任學生導師,帶領學生進入專案組,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並利用自己在做專案和做科研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建立的聯絡,積極向有用人需求的單位推薦優秀畢業生,全員促進就業。
第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太學畢業生是高校生產出的“教育產品”,在教學活動中,大學應該加強實踐環節的設計,為學生創造機會與用人單位接觸,讓學生早日介入就業市場,為就業早做準備。我們應當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氛圍,培養創新意識。為今後走向工作崗位就提前做好準備。
第三、進行求職技巧的訓練,提高面試成功率。面試一般有較為固定的程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時往往要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巧妙地嚮應聘者提出各種不期而至的怪題難題,令你防不勝防,從而使你褪去包裝露出“廬山真面目”,迫使求職者臨場發揮能力的現顯。這時,你不僅要有備而來,更要沉著冷靜,不卑不亢,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真實地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被挑選出來。
最後,大學生要善於自我調適,進行科學職業規劃。大學生也應面對市場需求,做出積極的調整,在心態和觀念上,並努力提高自身的就業技能。大學生自身的心態應逐步調整與完善:客觀評價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每一個大學畢業生首先要認清自己,有一個適當的自我定位,客觀評價自己,明白自己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其次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同時樹立職業的社會意識和長遠意識,在求職和擇業的過程中,既有對自己正確的評價,也有對社會長遠的認識和判斷,從而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座標,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把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形成開放的大職業觀。
客觀認識競爭,保持良好心態。良好的心態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應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對求職失敗,應該認真反思,吸取經驗教訓,努力爭取新的機會。在對部分成功就業畢業生調查中,絕大多數都談到自己在擇業過程中,注重發現自己的“賣點”、自身的優點或長處,並設法在應聘中突出自己的“賣點”,最終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