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空間思維貫穿高等經濟地理學教學

  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地理學家都開始重新審視經濟發展中的空間問題。雖然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差別和爭論,但都引起了人們對於經濟地理學這門學科的關注。與此相應,在一些大學,除了地理專業,經濟學、金融、物流等專業也開始開設經濟地理學課程。應該說這些專業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學基礎,但是教學中發現,地理空間是一個讓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甚至經濟地理學被認為是講那裡有什麼的課程,並沒有認識到它是一門學科,有獨特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經濟問題。在此背景下,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使得學生理解地理空間及其與經濟的關係,是經濟地理學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視角差異:空間感知

  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對經濟過程分析有本質性差異,通過這種差異的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空間對經濟過程的作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空間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1、經濟學的假設:空間是光滑的

  佔主流的正統經濟學理論通過一系列假設把經濟世界均質化了,沒有把空間因素考慮到經濟發展過程中。首先,經濟執行是有序的、合理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行動是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這些行動彙集起來,巨集觀上就表現出一定的基本規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供求定律,在市場自發調節下,一方面會使需求者壓低價格來得到他要購買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會使供給者減少商品的供給量,最終買賣雙方之間實現平衡。尤為重要的是這些過程在所有地理情境之下都將以同樣的方式執行,不存在空間差本文由畢業論文網

  通過這些假設,經濟過程就成為一個“機械裝置”,只要把價格、供求、投資等內部關係處理好了,經濟就健康增長,與其他的外部世界無關,與空間無關。

  2、經濟地理學:空間具有粘性

  空間不是光滑的,是帶有“粘性”的。這種粘性就來自於地方的特性,包括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基於此,經濟地理學認為經濟過程不是一個自在之物,經濟和自認、文化、政治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要理解經濟過程必須將其置於更廣泛的情境之中,將其視為廣泛情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無視外部世界而獨立執行的“機械裝置”。

  首先,經濟過程總是和特定的地方聯絡在一起,具有空間差異性。在考慮具體空間時,我們會發現一些依據經濟“定律”預測的經濟過程總是不一定發生。可以讓學生們思考這些問題:價格上升是否能引起供給增加?投資一定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嗎?增長能解決貧困問題嗎?很顯然,按照經濟學理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機制發展的具體空間,就會發現答案是不確定的。

  以糧食需求與供給關係為例。按照市場供求機制,一般來講,糧食需求增加促使價格上升,這樣農民或者農場主會增加播種面積,僱傭更多的工人或者購買裝置,增加商品的供給量。很顯然,這個過程要完成,一些前提條件需要滿足——諸如土地、工人、裝置的可獲得性。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農民或者農場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價格上升而無能為力。那麼現實是什麼?現實是這些資源、裝置的可獲得性往往與地理空間相關。我們看到不同的國家、地區農民面臨的市場是不一樣的。如中國的農民在經營農業時候,面臨土地的約束,不能及時擴大種植面積。同樣,投資要有一定的投資環境才變得可行並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與合理的分配製度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解決貧困問題。

  其次,生產者和消費者行為往往被非經濟理性的因素多影響,並不全是基於效用或者利益最大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消費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基於產品的象徵性或文化價值。如消費者對汽車品牌和型號的選擇,是基於價格、使用成本、品牌價值甚至是社會地位展示等多種因素考慮的結果,是一個文化過程。又如勞動力市場上,有些工作高度男性化或者女性化了,經濟與社會特徵緊密聯絡在了一起。在現實中,經濟與政治也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沒有國家機構,就不可能建立起大規模經濟聯絡所必須的前提條件,如貨幣、法律、交通、教育、衛生等。國家參與經濟,不僅僅要考慮效率和經濟增長問題,還要考慮國際關係、國家安全、區域平衡、收入差距等非經濟因素。

  通過結合現實,通過對經濟學和地理學視角的對比,讓學生理解任何經濟活動和過程都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進行,比如一個國家、一個諸如歐盟的國家聯盟,以及一個流域等。經濟過程是與這些地理空間中的政治、文化、環境等要素聯絡在一起的,受到這些要素的調節和規制。因此,經濟地理學是要理解為什麼在特定地方發生特定的經濟活動,它要分析研究的物件不是抽象的,而是經濟過程真實、鮮活的實地體驗。

  二、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空間思維

  經濟地理學注重對經濟活動特定空間過程的識別和解釋。在此過程中,應該有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從而讓學生形成空間思維習慣。這樣一個分析框架由地點、區位和尺度基本概念構成。

  1、地點

  地點是和一個具體地域相聯絡的,可以指任何地方,如一個工業區、地區、國家,甚至是超國家空間。地點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一系列要素的獨特組合,而經濟地理學首先強調以經濟為中心對這種獨特組合所形成的特定情境進行綜合考察和解釋。

  傳統經濟地理學主要從“物質”層面考察這種“情境”,如考察資源、氣候、土地等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工業基礎和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以及區位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而新近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則更強調地方人文特徵對經濟活動的“粘性”,認為經濟過程深深根治於地方制度結構之中。以貧困問題為例來說明經濟地理學的“地點”概念。按照經濟學觀點,大規模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增長是解決貧困的有效手段。但經濟地理學在解釋貧困問題時候要從地點的特徵開始,貧困發生在哪裡?貧困在人口的不同年齡、性別、社會身份等群體中是如何分佈的?採取大規模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增長的辦法對貧困群體是否有幫助?他們更需要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首先需要從地點內部的結構中尋找答案。

  2、區位

  “區位”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它事物的空間的聯絡。農業工業生產活動,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也離不開與其它事物的聯絡,這種聯絡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與自然環境的聯絡,二是與社會經濟環境的聯絡。經濟地理學在不同空間層面上貫徹區位分析思想,微觀方面考察企業區位,古典區位理論考察市場、原料、勞動力分佈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中觀層面上考察一個地點、地方與經濟中心等空間經濟體的鄰近關係對其發展的影響。如在談到區域優勢時一方面會強調該區域的在自然、社會方面的稟賦,同時也會考察與經濟中心的時間、空間距離是否足夠短。在巨集觀層面上,經濟地理學會考察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地緣政治格局的位置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二戰後歐洲的經濟恢復,以及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與分別以美國、原蘇聯為核心的兩大陣營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很大關係。

  3、尺度

  如同前文所述,無論是地點還是區位的分析,都可以在不同空間範圍的地理空間上發生,並且不同地理尺度之間是相互聯絡的。

  尺度一方面是指經濟地理學研究空間單元的“粒度”。經濟空間格局可以從不同空間尺度進行。大“粒度”研究,可以較好地展示了區域經濟大格局的變化,有利於巨集觀過程和規律的發現。如基於省級單元的中國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研究,可以揭示中國經濟的地帶性差異。而小“粒度”研究有利於研究的精細化,甚至可以解釋巨集觀過程。基於省份資料的研究,雖然較好地展示了區域經濟大格局的變化,卻忽略了省內區域經濟的非均質性,尤其是一些跨越省級的經濟地域特徵,很難展現出來。而基於縣域尺度的研究,卻發現經濟增長較快的縣域自一些增長中心向外擴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帶、京廣線和長江沿岸三大經濟增長軸,而這些增長軸的形成是跨省級行政區的,因此只有在小尺度研究才能觀察到這一經濟地理過程。

  經濟地理學尺度轉向的另一原因是經濟活動、過程受到多個空間尺度的調節和規制,因此對經濟地理現象的解釋需要從不同尺度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如浙江溫州被稱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較快。可以從不同尺度來解釋溫州現象,從溫州層面上,較差的自然資源稟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經商文化是發展的內力,從國家層面,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和地理區位使得溫州稱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國際層面上,中國與國際經濟聯絡的密切、基於成本和資源的出口優勢、跨國公司投資等是溫州發展的國際因素。

  三、不均衡:經濟地理研究主題

  1、經濟地理的動態不均衡

  關注經濟的空間格局,而空間格局更多的表現為不平衡。因此,經濟地理學一方面研究經濟發達地區,同時也關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更加技術、制度變化對經濟格局的影響。如果我們放眼全球尺度,會觀察到地方之間始終處於貧困與繁榮,增長與衰退此起披伏的變化過程中。“集聚——擴散——再集聚——再擴散”過程如同波浪一樣在空間不斷的展開,永不停歇,使經濟空間處於動態的不均衡狀態***圖1***。在世界範圍內,新航路開闢後,人類平行發展的歷史開始大範圍相互交融,世界經濟地理格局演進更替,500年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9個國家相繼登上世界歷史舞臺中心。在一國範圍內,經濟呈現出區域經濟的增長與繁榮,如在不同的國內內部出現的鐵鏽地帶,從前工業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域,美國五大湖地區、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德國魯爾區、倫敦工業區等。與之相應的是新興地區的出現,美國南部陽光地帶、中國東南沿海、德國南部的新興工業區、英國蘇格蘭地區等。

  2、不平衡的動力:技術與制度

  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不斷使人們克服空間的限制,人員、資訊和貨物在全球範圍內方便及時的流動,人們用“地球村”來形象的刻畫空間被壓縮的程度。空間壓縮技術促使經濟活動的不同環節分離,分別分佈在最佳區位,如公司總部、研發、品牌、設計集中在發達國家的中心城市,而生產等低附加值環節分散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尺度上的經濟地理格局不斷變化,全球分工與合作成為其主要特徵。同樣,新的生產技術不斷出現和採用,靈活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小企業獲得較快發展,小企業之間的合作導致了叢集的出現,與大型企業主導時代的經濟景觀和格局有所不同。

  地方或者區域在全球經濟格局的地位,不僅取決於技術狀況,也取決於調節和規制經濟活動的各項制度。簡單來講,制度就是經濟活動中涉及得到各類行為主體***包括企業、政府、個體以及其他組織***所結成的各種關係,以及由此形成的規則,具體包括在全球尺度上以及特定地區實行的各種規則、政策和措施,如貿易政策、稅收政策、安全和環境法規、勞動保障等。制度決定了哪些地方可以獲得資源、技術,以及在全球價值鏈中獲取價值的權力和能力。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家性金融組織,構建了全球金融和貿易關係的遊戲規則。雖然這些國際組織旨在促進發展中地區的發展,但在此過程中往往通過附加一些條件使得援助地區融入發達國家主導的國家經濟體系而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發達國家和落後國家的不平衡格局得到加強,而不是減弱。當然,制度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具有空間尺度性,空間尺度不同,發揮重要作用的制度不同,如前面提到的溫州的發展。

  經濟地理學通過一系列空間概念和獨特的研究主題為我們提供了考察經濟活動的新視角,把經濟活動置於更為寬泛的空間情境中,力圖還原經濟活動的本面目。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讓學生形成空間概念,為此一方面要通過經濟地理學的空間概念的課堂講解和案例說明,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課外形成用空間思維觀察現實的習慣。如觀察一種經濟活動或現象,要思考它在哪裡?它和周圍事物有什麼關係?它和更遠的地方有什麼聯絡?是什麼因素讓它們聯絡在一起?這些因素來自於哪裡?有什麼尺度差別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