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二物理論文範文

  初二學生學習物理處於起始階段,是初學者。由於物理和日常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相關。雖然說,他們對物理知識有所感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論文範文一:初二物理教學策略初探

  [摘要]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物理是初中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通過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物質世界更加直觀、理性地認識。物理這門學科是在初二才開始的,對初二的學生來說,這又是一門新的學科。因此,在起始階段,就應該教會學生怎麼樣學習物理,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學習好這門學科,為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初二物理 教學策略 學生

  物理這門學科雖然是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才開設的一門基礎學科,但在小學的《自然》或《科學》裡面已經涉及一些最基礎的物理學常識,初中物理學習內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及其簡單計算,還有一些基本的物理現象及其理解等基礎知識。如何才能讓學生掌握、理解這些物理知識,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學習好這門學科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採取科學、合理的戰術、策略,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初二物理教學提出一些措施並探討。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充分發揮思維的源泉。要想讓學生學好這門知識,就要讓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應創造一個讓學生熟悉、驚喜,簡單明瞭,生動具體,舒心愉悅,又留有懸疑的情景,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比如,在講到《物體浮沉條件》時,可以創造一個“雞蛋沉浮”的情境,首先讓學生們從感性上,直觀上去認識,從而激發他們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究。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中的物質形態,大大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講課變得輕鬆自如。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造,對學生們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一旦對物理這門科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便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從而使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將學習知識當做一種需求、一種享受。

  2.合理使用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興趣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教學的效果出發,精心組織設計授課內容,在講課過程中融合最新的教學理念,將最新的物理科學研究成果穿插在教學內容中,重點介紹給學生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根據物理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講解物理科學知識對經濟建設的重大作用,激發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教會學生採用實驗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不再被動學習,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對物理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還有,就是教師也可以轉換一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

  3.加強實驗課,提高學生的興趣

  觀察與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實驗課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領悟一些物理原理及知識,讓較為枯燥的物理理論在實驗中得以化解。實驗課一定要客觀實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興趣,通過讓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認知,為提高其理性思維做好鋪墊。通過實驗,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幫助其進一步消化、吸收。另外,也有必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課堂是教師,課下是朋友。對待學生,我們教師不可以冷眼相對、熟視無睹,而是要用滿腔的熱情,尊重、信任他們。在課堂上多給他們一些讚美,多給他們一些鼓勵、鼓舞,多給他們一些自信,讓學生對你有一種親切感,這樣也就會使得學生們會“愛屋及烏”,從喜歡老師而喜歡上這門學科。因此,會非常愉快的接受老師的教誨,增加學習主動性。

  另外,就是加強與學生們的溝通,溝通一直以來是教師與學生關係的催化劑。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困難充分了解,並且可以儘量幫助他解決困難。在溝通的同時,教師也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及時改正,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教會學生學物理的方法,讓其養成學習習慣

  物理要以數學為基礎,但又不同於數學,在計算時要列出寫公式以及單位,物理邏輯性較強。觀察和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主要方法,教師要教會學生們根據猜想進行仔細觀察和認真實驗的方法。通過觀察與實驗,可以清晰、明確的瞭解到物理事實、物理現象以及物理過程,通過對大量的感性認識及資料的積累,從而進一步對實驗結論進行歸納總結。

  教材是物理學習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們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初二物理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通俗易懂,聯絡實際,符合學生們的實際需要。在初二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資源將學習方法逐漸教給學生。比如,邊看、邊勾畫、邊想、邊批註並提出質疑。另外,要教學生主動閱讀教材,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歸納總結、發揮想象、應用知識。學生只有學會了怎麼樣讀書,讀懂、讀進,才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僅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而且還能夠讓他們準確理解以及應用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研究方法的領悟能力。從而讓學生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分層次進行教學

  1.分層次佈置作業,考試難度適中

  在物理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一些解題的方法與技巧,以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要適當適量地給學生們佈置一些練習題,在佈置聯絡題時,就應該注意難度要有一定的層次、梯度,難度較大的題最好以選做題的形式,以便照顧那些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考試是檢查學生平時學習質量的主要措施,考試題目難度要合理,儘量讓學習中下等學生能考試及格,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難度,讓中上等學生也不容易考90分。要讓學生形成只有學習了,才能及格,只有努力學習了,才可以取得好成績的思想意識。

  3.對優差學生分別施教

  對待中、上等學生要加強他們的作業輔導工作,而對於學習較差的學生則要更注重心理輔導,防止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的綜合性逐漸增加,知識的理解難度也逐步增加,此時,學生就會出現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的差異,而分化為上、中、下三層。對待中上等學生,我們應該加強其知識鞏固、深入掌握,主要是通過對練習作業中出現的較難問題的輔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並掌握方法。但是,有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不及格,從而會產生厭學的情緒,逐漸對學習物理失去興趣。對待這類學生,我們應該和他們多交流,幫助他們掃除心理障礙,讓他們重拾信心。

  四、結束語

  初中二年級是物理學科的啟蒙階段,該階段的教學質量將影響到學生的初中物理學習,甚至會影響到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採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將物理這門基礎學科學好。

  參考文獻:

  [1]田海軍.淺談初二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2009,***02***.

  [2]曹國棟.初二物理啟蒙教學管見[J].中小學電教,2008,***08***.

  [3]範欽林.初二物理教學中的注意點[J].科學大眾,2008,***03***.

  初二物理論文範文二:淺談如何開展初二物理教學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二年級是學生開始學習物理課程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初三階段的物理學習,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他們進入高中以後的物理學習情況。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初二物理課堂教學時,要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以後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開展;初二;物理;教學

  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這樣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的意思是合抱粗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一點點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用一堆堆泥土築起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清朝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裡也說,“有其始之,則已之也難”。意思是凡事開了頭,要使它半途而廢就很難。由此可見,良好的開端是多麼重要。

  初中生從八年級開始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他們剛剛接觸物理以後,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物理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學生的學習熱情往往就會逐漸消退。所以,為了能夠使學生長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託,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初二學生一開始的那種自豪感和迫切心情畢竟是短暫的,當他們進入課程教學後,能否保持較濃厚的興趣,是他們能否學好物理的關鍵。新教材較原教材能比較容易達到這一目的。新教材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編排形式新穎;內容順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學生的實際;課題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只要教師能充分重視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就能比較容易達到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在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時我們發現,學生對課本上那些具有現代氣息、形象直觀的插圖看得很投入,我們就因勢利導,讓他們回答這幅圖是什麼意思,那幅圖說明課文中哪方面的內容。這樣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印象深了,便產生了學習興趣。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本中的“閱讀材料”看得很認真,教師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課前要提示學生課後去閱讀,並把“閱讀材料”中的內容稍加宣染,引起學生的普遍重視和興趣。

  二、引導學生突破教材難點

  新教材注重聯絡生活實際,適當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但由於初二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習中還是會感到有困難的,他們一遇困難一般都會產生為難情緒。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鑽研新教材,備好課,力求講得簡潔、淺顯、容易理解。在教學中儘量為學生疏通教材,使他們不感到物理知識難學,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現在初二學生對新教材中力、聲、熱、光等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都感到很親切,不覺得它深奧。但也不排除他們在學習中有為難之處。如第一章第二節最後的一個條目“正確記錄測量結果”,學生在記錄數字時,總寫不正確,可以說是個小難點。教師在這裡不必花很大力氣講解舉例,否則適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簡化些,就講一種目前學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結果的記錄方法,然後在黑板上畫圖:用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讓學生寫出結果就行了。這樣疏通教材,使學生不覺得這個地方有困難。另有第二章的“平均速度”,以前的教材一直把它作為選學內容,新教材是必學內容。按理說這是個難點,但由於新教材寫得好,簡潔明瞭易懂,教師就不要再拓寬加深了,學生一般學習都較平穩。只有在做過“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後,教師才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起“變速運動由於速度是變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概念,並告訴學生這是和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同的地方。至於這方面的定量計算,在這一階段只限於嚴格要求解題方式和物理量單位的問題。這樣處理教材,使已經降低難度的新教材顯得更平坦了,學生踏上這個軌道就會感到輕鬆自如。

  三、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狀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

  教師只有瞭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初中物理教學從一開始就應注重瞭解學生,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師自己看到希望。

  對學生的瞭解,一方面從課堂教學、書面作業去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接近、談話來進行。初二學生開始學物理猶如小學生啟蒙時的情景,只要老師接觸他們,就特別愛說、愛問。他們問得最多的話是:“物理好學嗎?”“物理怎樣學?聽人家說,物理難學,是嗎?”那種迫切要求學好物理的願望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及時給他們解釋,積極給他們鼓勵,並且要認真回答問題,不能敷衍他們,要讓他們有信心學好物理。

  開始幾周的課堂教學和書面作業,學生往往因語文水平有限,口頭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不高,對說理題的回答總感到力不從心。覺得有話寫不出,有理講不準,口羅口羅嗦嗦。教師對這種現象首先要理解學生初學物理時的困難,然後作出示範性的答題。開始幾周不作過高要求,只要他們答題時能用“物理語言”回答清楚就行,以後慢慢引導,要求也逐步提高。這樣學生回答問題時膽子就大了,腦子也開動起來了,即使學生回答得不盡人意,也要鼓勵他們,肯定他們能動腦筋的一面。有位學生在回答第三章第二節“想想議議”中“用什麼辦法可以減弱這些噪聲?”時說:“把教室裡的空氣抽了,噪聲就沒有了。”還有位學生問:實驗室的溫度計為什麼不做成和體溫計一樣,離開被測液體仍能讀數呢?教師對學生這樣的回答和問話,應表揚肯定他們動腦筋的一面,同時給他們予以糾正和解釋,學生們高興得不得了。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在學生學習物理開始採取一系列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只要我們不放鬆要求,堅持目標,隨著學生思想品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深層次變化,不但不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相反地可以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穩固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