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校外教育論文
關注學生心靈的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情感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好校內的教育,更要重視校外的教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開展農村小學校外教育的途徑》
摘要:新時期如何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養能夠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應對挑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為此,作為農村小學,必須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多方位,積極探索校外教育有效途徑,讓農村孩子在校外受到良好的薰陶和影響,使他們身心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 校外教育
農村小學如何積極有效開展校外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立活動中心農村站點的重要方面,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補充和拓展。
新時期如何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養能夠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應對挑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為此,作為農村小學,必須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多方位,積極探索校外教育有效途徑,讓農村孩子在校外受到良好的薰陶和影響,使他們身心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1,提高認識,切實履行學校教育職責。
學校教育適應了大部分少年兒童的學習需求,但不可能滿足所有少年兒童的所有學習需求。學校教育有著統一的課程安排,而少年兒童的興趣愛好、需求則各不相同,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化,這是學校所不能滿足的,校外教育機構的靈活課程、教學以及活動安排則能提供服務。
校外教育拓寬了青少年的成長空間,突破了課堂教學的空間束縛,把學習環境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立足於社會,以校外教育活動為載體,強調實踐活動與直接體驗對於青少年發展的必要性,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有益的教育。
少年兒童擁有大量的校外空閒時間,在校外的時間已經與校內的時間相當。把一年中的雙休日、寒暑假和各種節日加起來,一年中的節假日總計180天以上,已佔孩子一年中全部生活日的一半。在這些大量空閒的時間裡,一方面,家長需要社會機構能夠為他們提供保養、託管、教育等多種服務,同時,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多種多樣的需求也要在校外進行,而這正是校外活動場所可以為孩子們提供的。
新課改實施以來,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城鎮社群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但目前,由於受條件所限,我們農村中小學的校外教育沒有引起社會有關部門的重視,有的也只是走形式,內容貧乏,為數眾多的農村學生還沒有獲得接受校外教育的機會。為此,農村學校不要認為校外教育只是社會相關部門的事,而要提高認識,真正負起校外教育責任來,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紐帶”作用,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和幫助,通力合作,開展好校外教育工作。
2,拓展陣地,構建校外教育平臺。
加強和改進方案,採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既要開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實踐養成教育。因此,要開展好校外教育工作,作為農村中小學必須開發整合教育資源,建立一批教育陣地和活動場所,並充分發揮這些陣地和活動場所的作用。
首先,校外活動在時間上超越了課堂的限制,活動的時間安排可以更加靈活,不受教學計劃、課時、應試等的影響。活動的時間安排可以更具活動的實施具體需求來調整,特別是活動的組織者可以與少年兒童有較長、整段的時間來利用,少年兒童在這個時間裡,可以更成為活動的參與者,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執行計劃、修訂調整計劃,直到預期的目標達成。在這個過程中,少年兒童不僅是學習者、接受者,同時更是參與者、執行者;少年兒童不僅學到知識、技能,更能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校外活動在空間上,少年兒童的教育環境跨越了學校、教室,延伸到了自然環境、少年兒童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使少年兒童更加加強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教室裡、課堂上的書本教材、教師授課,使少年兒童面對的教育資源是一些抽象概念、象徵符號,而校外的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實踐情景則為少年兒童提供了更多的具體事物、生活事件、社會活動等教育資源。這些具體直接的教育資源更容易激起少年兒童的好奇心,使少年兒童能有更多產生疑問的機會。校外活動就是要綜合利用這些教育資源,組織導引少年兒童依靠自己的感官、直覺去體驗大自然、社會生活,產生問題,提出方案,然後調查、研討,深入思考,提出方案,解決問題。少年兒童通過實際的體驗、實踐,對概念會有更好的理解,也會引起少年兒童繼續去閱讀書籍加深知識理解,從而使獲得的知識更為持久。
第三,校外活動在師生、生生關係發展上對課堂上一成不變的師生、生生關係有所改進。校外活動的組織者,既有職業的教師,還有一些專業人員、志願者,與學校的教師還是有差別。在校外活動的環境裡,氣氛會更加自由,不受教室秩序形式的限制。校外活動中,活動組織者會以更加自然活躍的形態出現;少年兒童在開放的活動環境裡也會更加隨意自由。少年兒童參加校外活動,大多是因為共同參與一個主題活動或者共同的興趣愛好走到一起,不是學校教室裡固定的學生與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年兒童參加不同校外活動,會更多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與學校不同的師生、生生關係必然會建立。
生活時時有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義;生活處處有教育,生活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校外教育活動讓少年兒童更加貼近生活和社會實際,校外教育擁有廣闊的天地,大有可為,讓我們用智慧和汗水去挖掘校外教育的潛力,為學生更好地發展共同奮鬥!
1,1是建立以生產實踐活動為主的陣地—家庭。
家庭環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孩子在家庭裡不但得到父愛、母愛以及各種親情,使他們從小懂得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更是讓他們在基本生產實踐中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從而養成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好品質。如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特別是農忙季節,讓孩子幫助春種、秋收,參加生產實踐,掌握基本生生活集整理技能。
1,2是建立以尊老愛幼為主的陣地—敬老院、福利院。
敬老院、福利院等是很好地對青少年進行尊老愛幼教育的場所。作為農村學校必須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有計劃、有組織讓學生到敬老院、福利中心,幫老人、孤兒洗洗衣物、擦擦玻璃,送去一臺精彩的文娛節目、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等,使他們從中得到鍛鍊,受到教育。
1,3是建立以培養興趣特長為主的場所—校外輔導站或活動中心。
學校積極與當地有關部門協調,充分發揮“五老”人員作用,讓他們擔當青少年校外輔導員,充分利用節假日對青少年進行協作、剪紙、聲樂、科技、書法、繪畫、體育訓練等特長輔導,不但豐富青少年課外生活,而且從小培養他們的興趣特長。
1,4是建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的基地—烈士陵園、文物古蹟。
我們農村也有許多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如烈士陵園、各種遺址、古建築物等。我們要通過開展“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參觀歷史紀念碑等,並且聘請老紅軍、老革命做事蹟報告、演講,使青少年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3,改進方法,注重校外教育實效
校外教育活動必須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我們在開展活動中,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不斷優化教育方法。
2.1是“請進來”。
學校要不定期的將“五老”人員、英雄模範及公安幹警請進學校,讓他們給學生做事蹟報告、知識講座,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接受校外教育。
2.2是“走出去”。
學校要有計劃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訪問、慰問、參加生產勞動等。一般在走出去之前,要佈置相應任務,如“我是小記者”採訪活動,讓他們走進家鄉,採訪家鄉新聞人物、感受家鄉變化、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
4,建立機制,確保校外教育有效開展。
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校外教育活動的規章制度,才能確保校校外教育經常化、制度化、科學化。一是學校制定《校外教育工作制度》、《學校領導、教師校外教育責任制》、《校外教育安全制度》、《校外教育獎勵制度》及《學生校外教育評價制度》等,調動廣大教職員工開展校外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建立學校、家長、社群、教育點站聯絡制度。學校主動與政府及社會各部門溝通,廣擴開闢校外教育途徑。三是建立校外教育評價機制。學校給每個學生建立校外教育活動檔案,每次校外教育活動都要有記錄,並且有家長、校外輔導員評語,然後班主任每學期末再根據學生校內、校外活動情況分A、B、C、D四檔進行綜合評定,並將評定結果作為考核學生、評定優秀學生重要依據。
總之,農村呼喚校外教育比城市更強烈,農村更具有廣闊的校外教育空間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農村中小學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導和紐帶作用,不斷拓展和豐富學生校外教育,擴大學生視野,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社會,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為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