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語文教育教學有關的論文

  初中語文教育創新,關鍵在於改變舊的脫離學生生活的教學模式,建立與生活教學實踐相聯絡的新型教學模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育的創新》

  摘要: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的人文科學,作為基礎中的基礎學科,初中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育創新,關鍵在於改變舊的脫離學生生活的教學模式,建立與生活教學實踐相聯絡的新型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初中語文活動課程處於受忽視的地位,課時難以保證,課堂內容單調,課堂教學形式陳舊落後,這一方面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學生語文能力畸形發展。在新課程背景下充分發揮初中語文教育的打破課堂封閉性、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等特點,使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育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語文;課程創新;課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世界經濟形勢競爭的激烈,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而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從我國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學的創新,才能有助於新型人才的培養。然而語文教育教學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和提高其他綜合能力的基礎的基礎,所以重視語文創新教學就成了廣大語文教師的迫在眉睫的任務。在新課程教學環境下,初中語文活動課程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現狀的也面臨著改革與創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活動課程的開展狀況大致有以下特徵:課時難以保證,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機動課程和補充課程,經常被其他教學內容擠佔;課堂內容單調,對學生缺乏吸引力,不少中學把活動課程單純地理解為學習活動,課堂內容一般以自習課和問答諮詢課為主,成為了變相的"學習課堂";:教學形式陳舊落後,不少中學教師對語文活動課程缺乏鑽研勁頭,一般沿襲過往的形式,如輪流演講等等,缺乏新意,也導致了初中語文活動課程成為了可有可無的雞肋課程。本文結合長期教學實踐和理淪思考,針對初中語文活動課程的現狀,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育的新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1.打破課堂的封閉性

  活動課程的重要內涵,就是要打破教室空間和課堂的侷限性、封閉性,給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豐富多彩的平臺。因而在活動課程中,打破課堂侷限性,就是邁出創新的第一步。在這裡,教師要打破課堂的封閉性,必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1.1 促進課堂與生活的融合。課堂是有限的空間,生活則是廣闊的天地。活動課程要達到容量大、啟迪深的效果,就必須走下講臺,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活動課程的設計要儘可能貼近生活。以作文教學為例,初中語文作文對學生寫作提出了高的要求,這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生活經歷和實踐積累。而活動課程則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會。比如說對於記敘文的寫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短期的志願者或者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從活動中發掘新視角,達到新高度。對於議論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錄影辯淪賽,賽後讓學生通過錄像採訪和活動反思,深入思考議論文的立論規律以及如何寫更有力度的議論文。通過生活與課堂的結合,把活動課程開展得有聲有色。

  1.2 打破學科的隔閡。數學是語文的基礎,語文是基礎的基礎,可見語文與其他學科本質上就具有較高的融合性。因而打破學科之間的隔閡,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是活動課程開展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能極大地迎合初中生的學習要求,可謂一舉兩得。教師在活動課程的開展中,可以有意識地把其他的學科的知識帶到課堂中。比如說議論文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企業的工業資料,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資料之間有怎麼樣的關係?表現了企業什麼樣的狀況?通過學科的交融,一方面為活動課程帶來新鮮感,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1.3 加強課堂的實踐性。實踐性是活動課程的主要特徵之一。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手腦得到全面的刺激,為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的推進提供了很大的動力。教師在活動課程中應當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與體驗的機會,讓課程教學與"活動"二字相符合。

  2.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建構主義理淪,學習是一個主體性彰顯的過程,是學習主體自身產生獲取知識慾望,主動開展、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得知識之後對其進行加工,變革和儲存。

  2.1 從學生出發設定課程。活動內容的安排與設計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習慣、規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編排課程,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2.2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活動課程應當充分發揮學生本身的自主性。這種自主性的發揮不僅僅表現在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傳授的課堂教學中,還應當引導學生自覺自願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到最後全身心投入到活動課程的各個環節中去,由始至終體現出學生對學習的主導性角色。

  2.3 通過課堂環節的設定,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是初中語文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活動課程正是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的廣闊空間。一方面,活動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較為寬鬆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在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釋放平日學習的壓力,與同學、教師自由自在地進行溝通,並在同伴相互討論和師生互動中激發出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活動課程大可擺脫平時課堂較為板正的教學環節設定,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的引進,讓學生的創造力得以激發。針對初中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引進課本劇扮演等形式設定智力含量比較高的遊戲活動,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只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從傳統的郊遊、野外採風活動到比較時尚的"天黑請閉眼"等遊戲,根據課本內容稍加結合和改造,都是增強學生感性領悟能力和理性推理分析能力的好辦法。

  總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的年代,一個人才競爭激烈的年代,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將是這個社會的強有力的競爭者,而創新能力是靠長時間的積累培養起來的。在我國,學校、課堂是我們接受知識的主要陣地,因此課堂的創新教育對學生來說相當重要。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推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把新的教學思想落實到具體教學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夠從實際層面上開闊學生的眼界,啟用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語文教育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時代賦予的責任。教育事業是任重而道遠的,新課標剛剛啟動,作為青年教師首先應適應課改,敢於自己創造新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只要每位語文教師都能告別傳統的授課模式,勇於創新,開拓進取,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地有機地融入語文教學,並從某種程度上知道語文教學,才能推進語文的教學的整體的改革,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綜合性人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