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教育論文

  我國中職學校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學生問題複雜,老師職業倦怠感強烈。隨著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都面臨著新的教育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中職學校德育教育》

  摘要:道德教育與教學在中職院校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影響巨大而長遠,本文根據筆者德育教育工作的多年經驗,淺談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德育教育;中職學校;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7-0274-02

  提高中職院校德育教育水平,加強中職學生道德修養,是我國教育部明確的大綱要求。德育教育能促進時代精神文明的發展,有利於當前社會道德水平的整體提高。伴隨著我國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由於中職院校教學具有針對性強、技術實用、就業前景良好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實用性技術人才。但是大部分院校依舊以專業知識的教學為主,對於德育教育重視不高,有的更只是做一些形式工作,極少對德育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未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重點上。本人在下文中著重分析目前中職院校德育教育的現狀以及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努力探索有效的手段,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道德品質。

  一、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

  1.德育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過去幾年的新課程改革的旗幟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進行了較長的時間。但是,應試教育還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教育形式。這也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德育教育被邊緣化、形式化,德教評價體系表面化、虛擬化。導致道德知識“被動學習”,是我們德育工作者心裡的“不能承受之重”。杜威對作為“直接道德教學”的德育課程有著著名論斷:直接的道德教學只能幫助學生形成“關於道德的觀念”,不能形成“道德觀念”,指出“能夠影響行為,使行為有所改進和改善道德觀念”,這樣的教育效果只有通過學校整體生活才能獲得。而傳統的品德教育過程中,“學生學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與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語言符號和知識氣泡”。現如今的德育教學雖然已經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但也僅僅侷限於簡單的問答教學,沒有在根本上發生改變。

  2.德育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化。我國中職學院德育教師大多還是採取相對傳統和單一的方法,就是責之、禁之、壓之多,而導之、引之少,方法比較生硬,大多是以傳統說教為主,缺少科學的理論指導,導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3.德育教育內容缺乏特色。目前德育教育的教育內容基本分為三種類型:首先是模仿型,自身教育沒有創意,參照別人的內容,依葫蘆畫瓢;其次是任務型,上頭佈置什麼就做什麼,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德教工作,對德育工作缺乏長期的規劃和統籌安排;再次是集體型,側重於集體類的活動,比如集體會議、講座等,通過這種集體活動形式來進行德教工作,導致形式、內容比較單一,只關注學生的常見問題,不注重學生個體的道德意識差別,針對性不強。

  4.對於網路等文化衝擊缺乏針對性策略。在資訊和通訊日益發展的今天,網路時代已經到來,網際網路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學校也深受其影響。當然,中職學生掌握一定的電腦網際網路知識是好事,能給學生帶來大量的有用資訊,也是如今社會的基本生活技能。但是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略的,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缺乏有效的管制和約束,許多中職學生沉迷於網路世界,網路中充斥的一些資訊對於中職學生的道德觀念產生了一定的衝擊,有些學生更是沉迷於網路這個虛擬的世界上網成癮,影響學習成績,還對其人格、道德觀形成帶來負面影響。

  5.中職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缺乏法制引導和教育。根據對學生法制的教育的調查,只有極其少數的學生參加過多次的法制教育,有近50%的學生每學期都有法制教育的學習,但是影響不大,不能深入人心,還有些學生表示雖然接受了法制教育,但是對於法律和司法機關的公正性表示懷疑、不信任。大部分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只是淺薄地瞭解,執行力也不高,甚至極小部分學生表示不怎麼受規章制度的約束。

  二、提高中職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對策

  1.重視德育教育,改革德教評價體系,使其多元化、民主化,避免形式化評價。大部分學科是採用成績來進行評價,但是我認為德育評價和其他學科有非常大的區別,它所教授的知識不僅僅是影響一時,更是影響學生一生的道德觀形成。所以學校只把基礎的工作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德育素質的好壞,個人認為是不科學的,也是這所學校德育的失敗。我們主張改變德育教育的評價體系,採用多元化、民主化的評價體系,使其評價流程更為科學、合理。比如說,著重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把分數的高低放在次要的位置,以往教師往往單獨一人決定成績,這樣難免具有片面性,可採用民主化的方式,進行多人次的全面評價。在我看來,只有如此改革才能得到真實、客觀的道德評價,使學生信服,才會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2.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人格的獨立性。中職院校的學生處於人生的成長期,有著非常強烈的個性發展需求,自主意識日益增強,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每個人人格的獨立性,引導學生自覺地參加學習,把一些疑點、難點放於學生之間小組探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一起討論,使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性得到加強,也使學生更明白尊重他人、容忍他人,這也是德育課的目的之所在,尊重學生自己的意見,教師加以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其道德知識,還要注意將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為學生的榜樣和楷模,如此學生也將對教師更加信任。

  3.注重實踐,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體驗。德育在中職學生的成長之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其長遠的,學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要注重實踐,可以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經歷和體會,讓課堂教育和課外活動相輔相成,讓學校內教育和社會上教育同時進行,通過多樣的課外活動來讓學生體會到實際情況,使其心靈和情感得到感觸,讓他們明白德育的重要性,這個明白了才能解決學生內心對於德育教育的不重視問題。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得到心靈上的感觸和震撼,才能讓他們把思想品德得到提升,讓他們對社會上的“真與善”、“醜於惡”有更深刻的體會。

  4.對於網路等文化衝擊進行正確的引導。知識的傳播只是網路的其中一項功能,對於中職學生來說,更多地是學習網路資訊和知識的處理方法,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不是主觀地看掌握的資訊量的多少。通過網路對資訊進行檢索、整理、確定、選擇和處理的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中職學生處於人生的成長期,對於網路上的誘惑抵制能力較差,如果對學生聽之任之,對網路文化不做正確的引導,會讓部分學生在網路世界中沉迷。故教師們應當指引學生正確地使用網路資源,利用網路資源得到有利於自己學習生活的資訊,對於網路資訊進行正確的判斷,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網路資訊成為提高自己學習生活的階梯。

  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中職院校德教工作做得更好,是一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長久探討和研究的課題。我們作為德育教師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德育教育工作的專業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統籌安排,採用適當的授課方式,才能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胡興鬆.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

  [2]周旭華.淺談中職德育課中的案例教學法[J].南方論刊,2009,***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