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校園傳統文化

  一、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

  ***一***與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道德、情操、氣質等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靠陶冶、薰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而來的。因此,有意識地挖掘學校文化內涵,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讓其參與到教育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要讓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顯現一個鮮明的特徵:傳統教育。充分利用黑板報、專欄、牆壁、甬路、走廊等,讓傳統教育滲透到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拓寬書香園地。教學樓中庭,建有閱讀角,方便學生課餘閱讀,校園四周,國學詩文宣傳,開啟學生心智;象棋角落,陶冶師生情操;宣傳櫥窗,國學語句振奮人心,畫面開闊師生想象空間;在課間休息時,能聽到配有國學的音樂詩朗誦……校園裡處處洋溢的和諧的書香氛圍,使得國學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可以在樹蔭下,小草叢中,漫步彎彎曲曲的石頭小徑,圍坐在石桌旁邊的石凳上,四周的牆壁上繪有古人勤奮讀書的典故;種植園有各中隊的勞動成果,豆角、茄子、韭菜……牆壁上畫了歌頌勞動人民的辛苦勞動的古詩文,享受勞動成果喜悅的同時,又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

  ***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從增強和培養愛國情感做起,並著重加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圍繞“從我做起,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活動,如:講故事比賽、徵文和格言創作比賽、“頌美德、明榮辱”主題班會、編寫校內拍手歌,為特困生、殘疾兒童獻愛心等。

  二、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心靈

  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時期,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健全人格。圍繞傳統文化教育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德育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對領悟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對優秀傳統精髓的感悟,在行動中重植民族根本,讓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內化於學生之心、外顯於學生之行。

  ***一***將國學教育日常化

  將國學教育行動化,使經典誦讀成為學校的時尚讓學生誦讀語言凝練、富有韻律、朗朗上口的國學經典,使學生徜徉於國學經典之中,感受著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誦讀吟詠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播種國學文化的種子,培養健全人格,用傳統文化做生命的底色,為學生的人格發育奠基。

  ***二***國學伴我成長手抄報活動

  學生手抄報作品內容豐富,雅俗共賞,形式新穎,每份手抄報均由學生自編自繪。這些作品,雖筆墨稚嫩,但構思精巧,色彩鮮豔,充分地展現學生在國學教育活動中的淚水和收穫。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從國學文化這片廣袤的精神大地上,為學生的成長開拓資源,為學校的發展注入動力,在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中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