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論文核心期刊範文
藝術是一個開放的、流動的體系,藝術是大多數人的一種認定。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網路藝術傳播的特性及其對傳統傳播方式的衝擊
人類歷史發展至今,“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這個論點從來沒有像網路時代這樣具備實現的可能性。糾其緣由,很大部分原因是網路時代給藝術傳播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不僅體現在網路時代創造出有史以來資訊資源儲備最強大的網路資訊圖書館,最便利的網路資訊檢索工具,最精細、準確、迅速的社會網路資訊傳媒,具備廣大的受眾群體:網民,並且網際網路上有相對自由的發表空間,對於藝術而言,藝術的門檻從來沒有出現像網路時代這樣低,門檻的降低也增大了藝術家的創作空間。
網際網路可以為藝術家提供充足的空間抒發藝術思想、發表自己的藝術創作或者進行藝術批評、藝術再創作等等藝術活動。如果說從技術角度出發開發網路是網路技術工作者的使命的話,將藝術通過網路傳播於各個社會領域便是藝術家及藝術傳播者重要任務。網路已經成為了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傳播形式之一,不僅帶來了藝術傳播的新模式,也擴大了藝術傳播範圍和加深了藝術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影響力,為人類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
一、網路藝術傳播的起源
網路藝術傳播的起源和發展的最早淵源可以追溯到“文學機器”體系的概念。這是被稱為“超文字之父”的納爾遜在20世紀60年代初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納爾遜所指的“文學機器”是一個擁有人類已有的所有藝術資訊資源的海量資訊資源儲存系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的概念。納爾遜提出的“超文字”和“超媒體”概念是網路領域的重要理論支撐,納爾遜在他的著作中使用術語“超文字”是這樣描述超文字的: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大文件,文件的各個部分分佈在不同的伺服器中。通過啟用稱為連結的超文字專案,例如研究論文裡的參考書目,就可以跳轉到引用的論文。可見從理論依據成立之初,納爾遜給網路的定義就是是具備互動性特徵的互動型傳播媒介。
相比較之下,傳統藝術傳播更多的體現在“公共性”方面,在傳統藝術傳播中藝術是為別人或者是大多數人創作的,藝術創作完成之後要進入公共場所或公共媒介供別人欣賞,而網路中的藝術由於更為強烈的自由性,開闊性,反而更具有“個體性”,個人的心得體會、靈感的火花、對於某件藝術作品的看法都可以上傳到網上,被人瀏覽,他人給予反饋或者再創作。在網際網路上,可以能看到許多人在“據說已經完成”的各種藝術作品上,進行各種數字化技術操作,將作品注入自己的元素,隨自己所想所創作而生化出自己的藝術作品。
二、網路藝術傳播的特性
展示價值是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它的提出肯定了機械複製時代下的種種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即本文所論述的網路傳播的藝術價值。並且在肯定網路藝術傳播中藝術的展示價值之後,分析得出通過網路傳播的藝術主要有以下三點特性:1易接近性;2.消遣性;3.互動性。
***一***易接近性
由於傳統藝術作品是獨一無二,所以它被藝術家創作出來後傳播就受到了地理空間的限制,人類進入機械複製時代後,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藝術不再像之前時代身居廟堂之中了,在欣賞者無法去博物館、教堂欣賞繪畫原作的情況下。藝術家或者藝術傳播者可以通過科技把任何藝術的機械複製品通過網路傳入千家萬戶。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像欣賞到藝術珍品的替代物。在藝術的網路傳播欣賞的活動中,雖然欣賞者沒有跟藝術作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但是畢竟接近可以說通過網路直接看見了藝術作品,破除了藝術作品在地理地域方面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縮小或者是消滅了藝術作品與大眾的距離。
***二***消遣性
如果從藝術接受的角度分析,大眾由原來的聚精會神與藝術作品進行面對面藝術交流的過程發展到如今欣賞藝術作品時變成心神渙散的消遣享受。德國媒介理論家史特姆在研究收看電視的人進行的藝術欣賞活動中產生的反應時提出:收看電視的人他是被逼著從一幅影象換到另一幅影象。因為電視播放的每一幀速度是非常快的,受眾根本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跳到下一個畫面,所受眾不斷地需要新的、意外的適應可察覺到的刺激。結果看電視的人不再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不可能做到在畫廊欣賞畫一樣專心致志。但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發現人是用更興奮的、被喚起的生理狀態來行動並作出反應的,但是這反過來又會導致理解力的下降。
所以說,看電視的人成為一種機械複製時代藝術獨特特性的犧牲品,成為快速的試聽節目編排的受害者。當然,受眾欣賞電視時時如此,在欣賞網路藝術的時候更是如此,面對形形色色的網路資訊,受眾也是很難專心致志地像品味原作似的品味網路傳播地藝術,這樣說來,受眾對於網路傳播的消遣性接受固然可以在心裡層面尋找原因,但是正是由於電子藝術傳播本身固有的本質特性,才促使了受眾產生這種消遣的接受方式,這也是我們無可否認的事實;而在這一性質上,展示價值也付出了它必須付出的代價。
***三***互動性
相比網路藝術的消遣性,互動性為網路時代藝術傳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表現力,網路的實時互動也是網路傳播區別於其他傳播媒介最鮮明的特徵。它在改變大眾對藝術作品認識與感受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大眾在藝術生產中的地位,使大眾從消極被動的藝術追隨者向更為積極的藝術傳播者、引導者的方向轉變。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得藝術傳播由傳統單向的發表→傳播→接受的傳播模式轉向實時互動直接反饋和感知的釋出←→傳輸←→接受的雙向、可逆、互動的模式,突破了過去由藝術傳播者單向傳送訊息的格局,徹底改變了“藝術家創作什麼,就只能接受什麼”的被動機械的接受過程,網路傳播使觀眾接受訊息的方式和在傳播過程中的角色產生了本質的改變,為藝術創作者或傳播者與接受者搭起互動的橋樑,傳播者與接受者的區別日益模糊,主體和客體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人人都是藝術接受者,人人也可以是藝術的創作者。
三、網路藝術傳播對傳統藝術傳播的衝擊
網路藝術傳播的發展,使傳統藝術的傳播受到了衝擊。
***1***在傳播內容上:網路是綜合性的傳播媒介,通過網路人們可以實現圖文聲色並茂的藝術全面的展示,使得受眾可以同時感受多種藝術薰陶,比傳統藝術傳播單一的表現形式多出了很多生動性和表演性,也得到了比傳統藝術傳播更廣泛的藝術接受群體。
***2***在方式上:傳統藝術傳播模式是一種被動欣賞的方式,而網路傳播是一種主動互動式的動態模式。每一位網民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網路傳播發表從而為藝術添磚加瓦,從而使得網路藝術成為最全面的“百科全書型”的藝術。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網民普遍素質的提高,網路藝術傳播的範圍將越來越廣,網路傳播的專業性也將越來越強。
***3***在傳播速度上,網際網路創造出了“下載”這一高速的傳播方式。網民可以足不出戶把網路上的藝術資源下載整合到自己電腦裡。可以不用再去到藝術作品的現場去就能欣賞到藝術。下載使每一位網民都可以建立擁有自己專屬的藝術寶庫,享有藝術一對一的欣賞,這種方式的便捷性使得藝術更加大眾化。並且徹底突破了傳統藝術傳播的時間和空間的桎梏。不可否認,隨著網路藝術傳播飛速高效地發展,正在吸引著傳統藝術向網路平臺的全面進軍,也促使著傳統藝術傳播方式的轉型。
>>>下頁帶來更多的
- 藝術論文核心期刊範文
- 絲瓜有苦味能不能吃
- 鐵皮石斛粉怎麼吃功效與作用
- 個人實訓報告總結的範文
- 福建高考滿分議論文
- 高血脂的型別介紹
- 飛女正傳文字吉他譜
- 關於道歉信的作文
- 個人努力成功的素材精選
- 關於白芙蓉花的養殖方法介紹
- 高考政治的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 中華龜飼養技巧
- 小學生演講稿寫作技巧重點及常識
- 歌詞很有韻味的好聽的歌_歌詞寫得好又好聽的歌
- 去眼袋手術後遺症有哪些_去眼袋手術全過程是怎麼樣的
- 孕婦應該多吃什麼水果怎麼吃
- 高考作文中讓語言更美的技巧
- 有創意的藥房宣傳廣告詞
- 路上見聞四年級作文
- 幼兒園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節選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