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論文範文

  環境藝術和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小到生活瑣碎,大到國家文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境藝術設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環境藝術設計中自然形態的應用

  藝術設計過程中,靈感具有重要作用,瞭解和正確認識自然形態是設計師獲得靈感的重要途徑。如何將自然形態合理地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是現代設計師的主要任務。

  1自然形態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的作用

  1.1增加環境藝術作品的創意性

  無論是用於居住還是辦公,室內環境都是人類文化的體現。傳統的建築設計千篇一律,缺乏設計靈感。而將自然形態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可促進設計風格的多元化,對不同使用目的的居室運用適當的自然風景,可提高居室的創意性,降低城市喧囂給居住者帶來的壓力,使居住者的個人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具有人文特質。

  1.2使建築與自然完美結合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程序加快,城市環境破壞嚴重。高樓逐漸代替了自然綠地,給人們的生活和心情帶來較大的改變。因此,將自然形態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建築設計與自然形態的結合,體現了設計的自然韻味和人文關懷特徵。應用現代手法的藝術設計更具自然風格,減緩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步伐,使人們獲得愉悅感。總之,環境藝術設計中,自然形態的應用使建築融於自然,增強人們的親切感,從而獲得人們的認可。

  1.3有助於提高環境的趣味性

  與古板的設計要求相比,自然形態具有多樣性,通過合理的應用可提高居室的趣味性。如將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自然形態應用於環境設計,使其具有地方特徵,用於旅遊可提高觀賞者的興趣。將新穎的意象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可使人們耳目一新,獲得新奇感。

  2自然形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2.1直接應用

  直接應用是指將自然中的景色挪用到環境設計中,如將大自然景色的照片或繪畫作品懸掛於臥室或者辦公室,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設計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然具有更高的嚮往。直接應用使居室設計與大自然更接近,使居住者的心情更加愉悅。同時,將自然形態應用於居室或辦公室環境設計,能夠給人以美術的薰陶。直接運用設計與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具有緩解壓力、增加新奇感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建築設計選擇將自然形態直接應用於其環境設計。

  2.2自然形態的概括應用

  概括應用是將自然形態進行誇張或修飾後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生命具有多種形態,將其進行誇張或修飾後用於環境設計,可增加環境的新鮮感,並且能夠貼近生活。概括應用可根據企業經營範圍,將企業經典形象用於環境設計,如迪士尼就將旗下最著名的米老鼠形象用於門的設計,將企業的大門設計成米老鼠的耳朵形狀,滿足了人們的視覺需求,增加了趣味性,進一步豐富了環境藝術設計的題材。概括應用對設計師具有較高的考驗,需要設計師巧妙地利用社會生活中的形象,結合設計應用目的進行巧妙的設計。

  2.3自然形態的抽象應用

  與概括應用不同,抽象應用是指將自然形態淡化或簡化後應用於環境設計。抽象運用要求設計者抓住重點意向,正確體現自然形態的內在價值。抽象應用適用於美術工作室或者用於與藝術相關的居室設計中,通過自然形態的抽象運用,激發創作者的靈感。但與此同時,抽象設計要求設計者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敏銳的感官視覺和豐富的學科知識與設計經驗。抽象設計並非單純的模仿,只有將自然界中存在的風景或藝術進行有效地分割和綜合設計,正確排列自然風景或意象,才能構造出全新的視角,從而發揮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積極作用。

  2.4自然形態的意象應用

  意象應用是指設計者將自然界中的某個片段或獨立的意象應用於環境藝術設計。意象設計多數來源於設計者的瞬間靈感。這種設計方式能夠給人們帶來新鮮的感覺,但同時意象運用較為模糊,對設計者的觀察力和思維活躍程度具有較高的要求。設計者在觀察事物時,應抓住其本質特徵,並能夠發現其與所設計環境之間的聯絡,意象設計切忌過於牽強。在西班牙海姆博物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合理運用了玫瑰花這一自然美麗的自然形態進行金屬條設計,大大增加了金屬條的美感,也使觀賞者和使用者獲得了美的享受,提升了所設計作品的高度,使其成為世界著名建築。

  3總結

  自然形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在設計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設計師應注意觀察生活,並具有敏銳的意識,實現自然形態與環境藝術的完美結合,為人們提供優質的、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辦公環境,提高其愉悅感。

  二:資訊時代教學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一、適應新時代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方案

  1.改變思維模式

  教育者應轉變傳統教育教學思維模式。使學生能真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設計教育的最終目的,這就是要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方向,過去的辦學模式都是比較封閉的,在資訊時代下,我們需要向開放型辦學模式轉變,與社會接軌,滿足市場數量與質量需求;面向市場經濟建設,教學內容與方式要在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時常進行更新與探索從而將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成綜合素質高和技能優秀的的專業設計人才。

  2.多向歐美國家學習有關審美價值的教育經驗

  在傳統的美術審美價值教育上,我國應多向歐美髮達國家學習經驗。注重在高中階段,使得美術課程規劃圍繞著“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的層次上展開,促使審美教育建立在寬厚的藝術人文學基礎之上,將人文主義充分發揮出來,同時與優秀的傳統文化加以結合,借鑑其他國家優秀的審美價值理念,構建符合社會主流思想的審美價值體系,這樣做的話會為學生日後繼續美術學習與審美思維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為適應人才市場需求,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來培養學生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循序漸進地加強學生觀察、思維、認知的學術能力。

  二、改革方案有效實施的保障

  1.教育視野的開闊

  教育者應學習多方面的知識來開闊教育視野。環境藝術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建築園林等方面的創意結合在一起,幷包含了環境科學、衛生保健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相比之下,它對教師自身要具備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涉及其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學院吸收其他優秀同行的教育經驗,學校可以增設相關係列的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請一些一線的高階技師骨幹來授課,講授新的設計思維及鮮活的社會例項。

  2.教育與市場的對接

  要使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與市場對接,教師也應該具有較強的商業意識和實踐經歷,從事專業教育教學的教師的能力與素質是引導學生培養意識的關鍵因素。不能忽略了學生將來就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不應該只停留在傳授專業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制定有效可行的就業計劃。

  三、結語

  很多企業也不重視數字藝術在企業發展中的運用,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商業展示設計、裝潢設計、商業廣告設計領域今年來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卻沒有將數字藝術的科學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助推力因而也不利於數字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由於以上這些因素的影響數字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面臨著相當大的苦難因而需要有關方面認識到這一點並儘快的使數字藝術的發展走上正軌。瞭解如今教育模式,制定可行性的改革方案,勁往一處使地有效實施。這樣的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就不會落後陳舊,才能生機勃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