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直以來,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各類企業當中一直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計算機技術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相關內容和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並詳細研究了培養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的途徑,為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計算機;計算思維能力;教學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範圍愈加廣泛。目前,在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師也逐漸重視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並將該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為提高高中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要素。現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研究高中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

  目前,多數高中學校已經開展了計算機的基礎教學,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主要有:促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的硬體、軟體特性,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常規處理視訊、聲音、影象的方法,與PowerPoint、Word、Excel等基礎軟體應用相關的知識等。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應用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來解決相關問題,進而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二、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

  隨著計算機應用範圍日益擴大,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逐漸受到重視。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術,還讓學生具備計算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使用計算機來解決相關難題,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中逐漸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並加強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途徑的研究,並將該方面的研究內容作為改善基礎教學的重要內容,以此來提高高中教學質量,進而培養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人才。美國專家於2006年首次提出了計算思維概念,該專家認為計算思維是資訊時代的基礎思維方式,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思維能力,與人們具有寫作、閱讀的能力一樣,人們應當具備計算思維能力。計算思維能力就是人們能夠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手段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涵蓋了計算機技術廣度意義上的思維活動,如自動化和抽象的思維。近年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將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理論和應用技術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學會運用計算思維的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問題。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資訊時代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是高中計算機教學基礎課程的核心。

  三、培養高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途徑

  ***一***提高計算機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度

  在高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目前教師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時,主要圍繞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來進行教學,並通過引導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不足,就無法向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方向開展教學活動,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高中學校應加強教師對計算思維的學習,提高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度。例如,高中學校可開展計算思維能力專項研討會,重點研究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和培養途徑,強化教師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意識,讓教師認識到計算思維能力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多個高中學校可開展聯合會議,共同探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研究計算思維能力培養方案,制定培養計劃,並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讓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更理想的教學方案來培養學生。

  ***二***設定具有針對性的系統化教學內容

  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並不是簡單的教學活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應合理地設定教學內容,編制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並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來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例如,學校可開展計算機課程制定活動,邀請計算機專家和教師共同探討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綜合教師和專家的意見,結合高中學生實際學習的情況,最終確定符合教學規律的計算機課程內容,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目的。教師設定教學內容時,應注意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啟發性,讓學生能夠從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會應用計算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設定計算機實際案例,且該案例應具有啟發性,可以通過推理的方式來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探討該案例中比較困難的問題,並指導學生應用遞迴的方法進行分析,或應用建模的思維方式來處理問題,讓學生在探索和思考中逐漸掌握這種思維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在資訊化時代,計算機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而計算思維已經成為人們應當具備的基礎能力。計算思維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解決各種問題的一種思維能力,該能力的培養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應順應時代的需求,加強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牟琴.基於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與學習的模式研究與實踐[D].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2.

  [2]王淼.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3,21***04***.

  範文二:大資料時代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

  摘要:大資料時代已經來臨,每天都會有大量資料產生。當下在海量資料中如何找到並適當處理對自己有用的資料資訊已經成為時代對社會人的基本要求。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是廣泛開設的對學生幫助較大的高校計算機課程,本文通過對其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的革新,來提高大學生計算機知識素養,為大學生更好地適應資料化時代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資料;大學計算機基礎;資料分析處理;教學改革

  資訊化時代,幾乎每個社會人都生活在大資料時代所帶來的便捷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網際網路,及網際網路興起的眾多服務,例如雲計算、社交網路的使用。這意味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大量的資料[1]。我們接觸的資料種類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作為未來社會的主人翁,大學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資料分析和處理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這門課程作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公修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時代的發展對社會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大學生必修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目前,除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外,中國大多數高校也都將大學生計算機基礎開設為公修課程,以此向非專業的大學生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本技能。但是,現在普遍採用的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時按照自己的備課教案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實驗課上再要求學生進行上機訓練[2]。顯然這樣死板的教學現狀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大資料時代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隨著大資料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大資料技術及其應用必然會成為國內各大高校新開設的重要課程[4]。對於非專業的學生,他們大多學習的是大學計算機基礎這本教材,而該教材主要講的是電腦的基本操作和MSOffice的初級應用,並未涉及關於大資料的知識,所以對教材中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增加關於大資料的章節,使學生更好地瞭解大資料時代的需求,掌握一定的資料分析和處理能力,不斷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思維和能力。

  1.增加大資料基礎及其歷史發展章節。

  此章節是對大資料的概念以及其定義、結構、特點、意義、用途的基本描述,同時也會詳細敘述大資料發展的歷史脈絡,使大學生能夠更清楚的瞭解大資料,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增加大資料分析技術及其基本操作的章節。

  因為在大資料時代下,要求大學生具有極強的資料分析能力,所以要開設相關的章節,向學生教授如何處理和分析資料,使他們能夠適應大資料時代的發展潮流。例如可以向他們介紹HadoopMapReduce、NoSQL資料庫、記憶體分析、整合裝置等與資料分析有關的關鍵技術,不斷擴充他們的知識。

  3.增加大資料處理技術及其基本操作的章節。

  在大資料時代下,我們要學會處理這些數量龐大、無形的資料資源,將它們應用於實際生活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制定上,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的數字看兩會一樣,通過對大資料的處理來形象地觀看今年中國的新發展。所以,增加關於大資料處理和分析技術的章節,並通過利用當今社會上通俗易懂的資料分析和處理軟體來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使他們掌握並能夠對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和處理。本文將SPSS作為資料分析和處理的教學軟體,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對資料的分析和處理能力。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社會科學統計軟體包,是世界著名的統計分析軟體之一。它使用Windows的視窗方式展示各種管理和分析資料方法的功能,使用對話方塊展示出各種功能選擇項,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粗通統計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該軟體為特定的科研工作服務。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資料管理、統計分析、圖表分析、輸出管理等。SPSSforWindows的分析結果清晰直觀、易學易用,而且可以直接讀取EXCEL及DBF資料檔案,現已推廣到多種作業系統的計算機上,它和SAS、BMDP並稱為國際上最有影響的三大統計軟體。與國際上幾種統計分析軟體對比,它的優越性更加突出[3]。SPSSforWindows操作簡單,被應用的程度和領域廣泛,因此比較適合作為資料分析和處理知識的教學軟體使用。現在很多國外的知名大學都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例如大資料分析統計基礎、大資料分散式計算、大資料探勘與實際應用等。同時中國國內的一些高校也正在嘗試開設一些關於大資料的課程,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大資料,培養大資料的分析與處理技術的能力[5]。

  三、大資料時代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

  國內大多數高校基本採用的是大學計算機基礎這本教材,儘管該書的內容以及課程結構比較系統全面,但是由於受到學生層次的不同以及教學計劃的限制,致使學生不能真正掌握到知識的精髓。同時,教學模式也是理論與實踐脫節,這就導致上機操作課失去了本來的作用,成為學生玩遊戲、聊天的課堂。另一方面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術的掌握程度有很大不同。這些現實問題促使我們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以適應大資料時代下社會的需求。

  1.分層教學法。

  現在的大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在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實行分層教學法。採用分層教學法就是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其中主要包括講解分層法、練習分層法、作業分層法和輔導分層法。例如練習和作業分層法就是在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課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按難易程度的不同分配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這種分層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是最生動形象的表現,通過呈現案例的方式可以加深我們對相關事物的理解。所以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適當採取案例教學法,通過例項詳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在講到重難點時可以加以強調。演示完之後提問學生並讓個別學生進行再次演示,考察學生課堂掌握情況。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接受相關知識,並且記憶猶新[10]。

  3.大資料教學法。

  大資料時代下佔據主導地位的是無窮的資訊,對於這些資源,教師可以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中充分利用。大資料時代下各大高校都擁有大量關於學生的資訊,同時教師也可以對日常教學過程中掌握的學生資訊進行詳細分析,從而能夠更好地瞭解關於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計算機實際操作的水平、聰明程度以及認知能力的高低等諸多情況。大資料教學法的特點就在於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教師更加充分地瞭解到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情況,為他們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彰顯個性化,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在大資料時代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不斷進步,掌握對資料的分析和處理的能力。廣泛意義上講方式就是一種行為模式,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模式的選擇非常重要,依靠大資料時代下大量的資訊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學習方式選擇正確的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師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增加關於大資料處理和操作的章節,那麼其複雜度和實踐性會進一步加強。除了通過操作通俗易懂軟體讓學生實踐以外,還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海量的資料資源和模擬環境,使學生與大資料時代下的社會發展接軌,也可以使學生體驗“實習”的感覺。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驗證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而使他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更加地深入[8]。當人們在瀏覽網頁、網路購物,或者與別人在社交軟體上聊天時[7],相關的記錄都會被採集,用作資料分析和處理的資源。所以這也要求新時代的大學生擁有極強的資料意識,同時也要具備過硬的資料分析和處理能力以及計算機專業素養。為了使當代大學生更好適應大資料時代的發展,我們以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輻射面最廣,使學生受益最大,同時在學生中廣泛學習的基礎公共課為例[9],詳細地論述了在大資料時代下大學計算機教育如何進行相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並且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使大學計算機教育與時代接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方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雯雯,韓仙玉,劉文潔.大資料時代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探索[J].現代計算機,2014,***10***:54-57.

  [2]苟燕,趙希武.大資料時代下基於雲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93-95.

  [3]甘麗新,塗偉.大資料時代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的探索[J].科技廣場,2014,***02***:140-144.

  [4]張青,孫雪梅.大資料時代背景下的個性化教學[J].遼寧教育,2015,***01***:15-16.

  [5]明小波,孫豔玲,劉楊,蘇謙.大資料時代資訊類學科專業建設的思考[J].資訊系統學報,2014,***13***:112-119.

  [6]陶燁,金瑩.大資料時代社科類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探究[J].專業與課程建設,2014,***06***:31-34.

  [7]隆巖.大資料時代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J].學術論壇,2014,***25***:215.

  [8]方昕.大資料時代下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探索[J].研究與設計,2014,***11***:32-34.

  [9]李廉.以計算思維為導向深化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3,***04***:7-11.

  [10]金陵.大資料與資訊化教學變革[J].理論與爭鳴,2013,***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