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

  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因其需注重實踐這一特點,目前在中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才能真正地讓學生 學以致用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全文如下:

  【摘 要】 高中資訊科技課程即是讓學生在資訊獲取、加工、管理、呈現與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交流與合作掌握資訊技能,感受資訊文化,增強資訊意識,內化資訊倫理的有效途徑。通過課程的教育與培訓可使高中學生髮展為適應資訊時代要求,具有良好資訊素養的綜合型人才,然而,由於目前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教育的地位、教學內容、師資等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就當前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關鍵詞】 高中計算機 教學 問題 解決措施

  計算機課程與其他學科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與其他階段相比也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課程改革推動過程中,著重提出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高中計算機課程中更要遵循客觀規律和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標,不斷探索總結,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計算機課程的自身特點

  計算機這門課程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能進行快速運算、通訊及邏輯判斷的先進的電子裝置。因此,計算機課程不同於其它傳統學科課程,有其自身突出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⑴計算機課程主要是操作性內容,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程式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基本的作業系統和應用工具軟體。因此,課程教學會分成不同的任務模組,目標性比較強,課程內容比較獨立,更多是工具類的知識使用技能;⑵計算機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教學方法選擇比較多樣。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⑶計算機課程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而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使用計算機技術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中。

  從評價考核標準上來看,通常每一項任務的完成質量都可以通過學習成果質量來衡量。所以對於計算機課來說,學習成果的評價一般不宜採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鑑於以上特點,我們不能採用傳統的教學思想來指導計算機課堂的教學工作,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實用性很強的技術,並且在工作生活中不斷的得到普及,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的掌握,還涉及到對技術的正確選擇。因此必須要對計算機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發揮這門課程的優勢,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機能力目的。

  二、高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1、課程時間設定不足,教學內容取捨困難。很多高中計算機課每週設定一到兩節課,再除去寒暑假和期中期末考試,整個課時顯得捉襟見肘,並且沒有持續性。因為是操作性的課程,今天講完了如何來操作就需要立刻實踐然後總結,如果過了一週再來繼續,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教學效果受到課時不足的影響很大。

  2、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教學枯燥無味。由於計算機課程教師大部分是中途轉崗的,受傳統模式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照搬其他學科的模式,甚至一支粉筆就可以打發一節課,或以講授為主。有的學校將資訊科技教師配置為教輔人員。這樣影響了資訊科技教師的積極性,造成資訊科技教師的不穩定性,資訊科技教師經常輪換業務熟悉的教師的流失,形成了年年都是“新老師”。

  3、教師隊伍建設須待加強。由於資訊科技課在普通高中所處的地位,目前在各中學中資訊科技教師整體素質相對偏低,其原因是學校很難吸引水平較高的計算機專門人才,教師隊伍構成雜亂,多數教師是應學校需求從其他專業轉行到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由於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未接受過系統、專業的培訓,造成了基礎性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的先天不足。另外計算機操作技能已經成為工作的基本技能,不識字被稱為文盲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能熟練使用基本辦公軟體已經很難在職場中生存,因此要想達到學生有較強的計算機水平,必須將教師隊伍打造過硬才行。

  三、對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加強對計算機的認識,合理使用計算機的功能。在應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的目的,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幫助教師教學。在課件的設計上追求符合學生的審美觀,將主要內容通過課件傳授給學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習內容有了很好的認識,學習起來興趣濃厚,學習的效果好。

  2、合理利用計算機技術的多樣性特點,注重課件的實際內容。教師在應用計算機技術時,注意合理的使用計算機的特技效果,以免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學生知識和學習方法,如果一味的追求畫面效果,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這方面吸引了,自然達不到教學的目的,甚至影響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

  3、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計算機技術是相當強大的,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增添課堂教學的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將課堂教學變的生動有趣,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以後的發展提供保障。

  總之,高中階段的計算機課程可謂基礎而又重要,但在高中課業繁重的階段教師想要達到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標,就必須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特點和計算及課程本身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完成課程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