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活有關的科學論文

  科學是指分科而學的意思,生活是指人類生存過程中的各項活動的總和,科學帶給生活上的幫助,而生活給科學帶來了無盡的希望。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科學源於生活

  摘要:教學不能脫離生活,特別是科學教學。科學源於生活,科學教學更要結合生活。就目前來看,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傳統教學固定思維和科學教學的硬體不足造成。本文用案例來實證初中科學情景化的必要,目的在於能使情景化教學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得到應有的應用。

  關鍵詞:科學 生活化 情景化 研討

  一、當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仍占主導地位。長期以來,科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講解為主,缺乏師生和生生互動。教學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沒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願。

  傳統的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知識的絕對權威和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要求學生,支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對學生採取知識灌輸的方式,實施自己的教學。部分教師對教學的真諦沒有一個好的領悟,總是覺得作為教師就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所知道的儘可能多的教給學生,一方面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灌輸學生知識,過多的強調知識掌握和技能技巧的教學上,忽視了創設教學情境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教師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有感悟體驗完全灌輸給學生,就像往瓶子裡注水一般,希望學生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而完全沒有把學生當做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忽略了學生是有思考能力的獨立個體。也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教師以自我的世界來衡量學生的世界,以自己來代替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導致學生以後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導致學生不善於獨立思考和發現問題,使獨立人格的形成受到影響。

  ***二***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不準確。新課標下的科學課堂,以素質化與科學化的教學體系為其核心教學理念,強調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課堂教學表現。科學教師對《科學課程標準》很清楚,但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出現一些缺失,具體表現為:1、分科化知識教學;2、不同學科教學知識未能相關聯;3、未實現科學素養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特別是對三維目標的理解與把握存在嚴重不足。往往一味強調知識的灌輸,忽略了知識建構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情感的體驗與獲得。

  究其原因,更多是科學教師專業理論不強、新課程理念不足和自身素質不高,未能真正理解與實施“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缺少生活與情景化的知識交流,未能實現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未能運用將科學知識與技能應用於生活,最終影響了整個科學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課堂教學活動***實驗***開展嚴重不足。活動***實驗***是科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的感性認識主要靠實驗提供,重視實驗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誌。因此,抓住科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徵,挖掘和開發科學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但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實驗開出率較低。1、多數教師學科知識面窄,實驗操作技能欠缺,嚴重影響課堂實驗效果;2、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視不夠,一些教師只是在上公開課或有聽課時才用儀器,平時上課使用很少;3、科學實驗完成情況不夠理想,學生實驗被嚴重壓縮,用演示實驗代替或乾脆就不做實驗;4、實驗器材配備不到位,管理混亂。

  二、初中科學情景化課堂教學意義探究

  ***一***情景化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在模擬場景中扮演和體驗不同角色,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或技能,並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的方法。

  情景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景,把創設情景看做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並作為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內驅力,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性、參與性、創造性,以及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性。

  ***二***初中科學情景化教學的“意義”。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情景教育的好處就是教師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課堂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把教學過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了。”

  1.有利於提高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能力。適宜的學習情景能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資訊,有利於學生了解問題的前因後果和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利於學生主動地探究和發散地思考,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2.有利於學生髮展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探究活動,學習有關主題內容,並逐漸養成科學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實踐中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在許多探究活動中設定的交流與討論等情景,不但有利於學生髮展個性特長,而且有利於學生相互合作學習。 三、初中科學情景化課堂教學實證說明

  案例一:以“試舉生活中增大與減小摩擦”為例

  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自行車動態的圖片、結構圖、動畫錄影等。隨後,到操場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學習。以4人為一組,每組派發一輛自行車,進行實踐性與自主性的學習與活動。

  提問:“自行車在運動過程中,哪些點會增大或減少摩擦?”這時,學生由於在活生生的情景之中,同學們興致都非常高,並且也很便於觀察,經過小組之間的觀察和討論後,各組都能踴躍發言,比在課堂中教師先講理論,再叫學生回答的效果好多了,並且學生也學得快樂,做到了“玩中學,做中學”的情景化教學效果。”

  案例二:在《物質的溶解性》一課的教學中,筆者結合生活,先提出一個簡單問題:“現在老師很想喝一杯白糖水,能不能幫助老師想一個好辦法,讓老師快點喝到呢?”由於很生活、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並且能為老師獻計獻策,同學們就來勁了。學生馬上聯絡生活實踐給老師獻計獻策:“用筷子不停的攪拌能使白糖快點溶解。”“用熱水來泡溶解起來也很快。”……同學們的學習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這都是用情景化教學設計的好結果。如何死板地照本宣科,不知又有多少同學會打“埋伏”。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內在動力。對學生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是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所以科學教學一定要生活化、情景化設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