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學教學論文

  《幼兒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課。其學習內容包括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心理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提倡的三種主要的學習方式。本文從巧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課堂探究實驗、營造輕鬆民主的探究氣氛、讓科學探究走進生活這四個方面分析瞭如何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探究;自主學習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從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應試教育模式改革為“以學生為主,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將知識轉換為能力,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打破教師做學生看、教師講學生聽,以及大打題海戰術的習慣,教師應充當學生的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這些改革能夠把課內知識拓展到課外,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絡,開闊學生的學習空間,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方位、持續和創造性地發展,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逐步培養探究性學習的習慣。

  一、巧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想”探究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啟用學生思維的催化劑,好的問題情境,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創造力。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最好的激發乃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當學生產生興趣時,求知慾望旺盛,思維就靈活。”因而,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和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讓學生置身於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習內驅力和探究慾望,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如“幼兒注意的特點”這部分內容在整體設計上,筆者採用多層次的探究活動,通過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幼兒注意的特點”這一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在興趣的推動下完成對知識的主動構建。其具體過程如圖所示。

  這樣,通過問題,將三個不同層次的探究聯絡在一起,層層遞進,使學生始終處於求知、探究活動之中,增強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立足實際,用好教材,使學生“會”探究

  探究性實驗是由學生自己運用實驗手段、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分析和討論得出科學結論、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循序漸進,慢慢引導,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初步掌握探究性實驗的一般步驟,使實驗探究真正成為學生學好《幼兒心理學》、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探究“幼兒記憶力的訓練和培養時”時,可以引導學生按以下步驟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在培養幼兒記憶力時,怎樣使幼兒記得又快又牢呢?

  【作出猜想】①同記憶材料是否有關?②應當找到適合幼兒的記憶方法。

  【查閱資料】①記憶的材料應當要生動、形象,具有趣味性。②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記憶;採用適合幼兒的形式,比如遊戲、活動等。

  【設計實驗】實驗一:以《龜兔賽跑》故事為例,準備形式不同的材料,一份是純文字的,另一份是圖文結合的,另外還有語音的、視訊的和具體事物的等各方面豐富多彩的材料。在一個班裡把幼兒分成兩組,分別進行記憶,記錄每組的記憶效果;實驗二:以《龜兔賽跑》故事為例,把幼兒分為三組,一組按照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要求學生記憶;一組按照教師一邊講,幼兒一邊跟著說的方式進行記憶;一組在教師講故事時,給幼兒播放《龜兔賽跑》的視訊,然後讓幼兒扮演裡面的龜和兔賽跑。記錄每組的記憶效果,然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最後得出結論。

  通過這樣的實驗探究,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可以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猜想——查閱資料——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現象——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三、尊重學生,和諧氛圍,使學生“敢”探究

  尊重學生,和學生建立和諧的關係,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前提。過於嚴肅和單調、呆板的課堂氣氛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抑制學生髮現問題的慾望,而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產生主動質疑的內在動機,認真地思考探究問題。教師要時時注意保護好學生的探究動機,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圍繞教學內容敢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問題,對問題發表不同的看法,並且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另一方面對於表達能力差的學生不能急躁,更不能指責,要肯定其敢於發言的精神,使學生消除“說不好”挨批評的顧慮;再一方面,當學生的解題思路與教師的想法不同時,不能武斷地予以否定。

  例如,在探究“如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時,學生在談到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對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影響時,有的學生認為知識經驗越豐富越有利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高,而有的學生則認為知識和經驗會限制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理由是大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沒有幼兒好,原因就是大人受到知識和經驗的束縛。最後在大家的激烈討論下,得出了結論:知識和經驗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的創新,但也能將幫助我們實現心中的想象。

  四、讓科學探究走進生活,使學生“愛”探究

  《幼兒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幼兒心理學知識廣泛而深刻地滲透並影響到學生以後教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而科學探究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不單要體現在課堂上,還要讓它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把學到的幼兒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學前教育中去,讓幼兒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學習幼兒心理學的真正目的。

  ***一***選取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探究,感悟探究的內涵,使學生“愛”探究。

  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有趣的心理現象,我們應積極鼓勵學生對身邊發生的現象進行探究,培養他們善於思考、敢於猜想、勇於求證的精神,使學生明白“探究”並不是科學家在實驗室才能完成的。因為有許多重大的心理現象,並非是科研人員埋頭於研究室中得出,而是源於生活中的偶然發現和反覆的驗證。比如3-4歲的幼兒期反抗現象,筆者要求學生去觀察和收集這一時期幼兒反抗的特徵,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討論,然後找出兒童反抗的內在原因;又如幼兒的侵犯行為,它在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糾正,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和了解,並進一步探究現象背後的原因。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探究並解決疑問,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二***選取真實的幼兒進行觀察和探究,拉近探究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愛”探究。

  書本上的知識始終是固定的,而每一個具體的幼兒身上則充分體現了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和規律。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對身邊的幼兒進行長期仔細、深入、全面的探究,從他們感覺、知覺的發展狀況,到語言的發展,到行為特點、思維特點,進行細緻的探究,這樣從現實中得到的知識往往比書本上看到的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總之,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重要性,把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探究、去思考、去發現,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地學習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新豐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書目:

  [1]許高厚,施錚.課堂教學技藝[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2]丁祖蔭.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