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年心理護理論文

  老年心理護理課是護理專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 醫療保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保健事業的日臻完善,人們的壽命也不斷地延長。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值得全社會關注。我院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辨證施護,在疾病的預防、治療、促進康復等方向有很大的收穫,現說幾點體會。

  1 老年人的心理表現[1]

  1.1 孤獨感和失落感 離退休的老年人失去了與同事們共同學習的機會,而兒女成家立業,沒有時間陪伴在身邊。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而大多數子女只注重對老人們生活上的照顧,忽視了情感上的交流,特別是當老人生病時,這種孤獨與失落感與日俱增。

  1.2 焦慮和抑鬱症 老年人離退休後,過去長期習慣了的生活日程驟然改變,再加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不勝唏噓,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產生自卑、無用感,甚至焦慮、抑鬱。此外老年喪偶、親友生死離別等,對老年人都是最強烈的生活事件,從而感到無限悲傷。以至於難以解脫,對生活失去興趣。

  1.3 自尊心強、固執 老年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人生體會,事業上成功、工作時得到同事們的尊敬,退休後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提出的意見和想法不能被採用和重視,易產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從而封閉自己。不再表達自己的意願,拒絕與他人交談。

  1.4 控制力下降、易怒 老年人性格的改變,同老年人的腦退化有密切關係,腦的各部分發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腦額葉比其他區域先退化,而額葉與性格關係密切。故老年人性格易發生改變,同時皮質的退化,對皮質下的控制減弱,造成皮質下原始衝動佔優勢,也可影響性格。所以,出現控制下降,易發怒。

  1.5 自私、多疑 人的行為受感知覺、思維、情感、性格、智慧等影響,因此,有的老人由於大腦皮質功能的減退,上述心理活動發生變化,致行為異常。如自私、多疑、孤僻或像老小孩一樣出現一些原始的幼稚行為。自私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住院後希望醫護人員每天圍繞他一個人,只關心他。

  2 護理措施[2]

  2.1 創造溫馨的住院環境 老年人在住院時,醫護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進行接診,並及時向老人及親屬詳細介紹醫院內環境及病房的各種護理設施以及我們開展的各項服務措施。如在病房中設有老幹部活動中心,中心有象棋、跳棋、電視、報紙、橋牌等娛樂專案,由此減輕因生病導致的恐懼感,使他們儘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

  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護士要主動、熱情、友好地介紹自己,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拉近護患關係。同時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尊重、關心他們。做任何治療和檢查都要詳細說明,消除他們心中的恐懼感。做檢查時,安排外勤人員全程陪同,並詳細交待注意事項。在生活上主動關心、體貼他們,如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給他們過生日,送蛋糕和鮮花等,使他們感受到親切、溫暖,有如在家的感覺。

  2.3 尊重、關心、體貼老人 老年人思維反應相對緩慢,語言表達較遲緩,記憶力也有所下降,有時一個問題要交代好幾遍也聽不清、記不住。遇到這種情況應耐心解釋,不急不躁、態度和氣,語速要放慢。並且要耐心地聽他們訴說病情,要經常深入病房到他們病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如當時解決不了,要給予他們答覆。遇到他們要主動打招呼,言語間要尊敬。做治療時,動作要乾淨利索,使他們都滿意而積極配合治療。遇到天氣寒冷時,科室備熱水袋,給患者輸液時用。

  2.4 做好健康教育 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疾病的診治、護理及預後情況如何,並希望醫護人員重視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我科實行患者挑選醫生和護士,為他們治療和護理。並設立健康諮詢知識小卡片,每天早晨讓護士跟著醫生一起去查房,跟著醫生學習一些講解的技巧,然後護士再根據患者病情收集資料,準確、通俗給他們講解病情的發展、化驗結果、治療方案,並及時瞭解他們的用藥後效果,及時反饋給醫生。在健康知識小卡片中把老年人易患的常見病的病因、治療、飲食和如何防止併發症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來,以便老人攜帶方便和隨時看。出院患者每人有複診指導小卡片,卡片中有我科諮詢服務檯的電話以及他們所選醫生和護士的***,以便及時諮詢、聯絡。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時,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做到慎言守密,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耐心講解,不用含糊語言來搪塞患者。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教會其家屬或保姆做好家庭護理,鼓勵患者適當運動,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避免產生依賴性和懶惰性,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

  總之,護士擔當著老年人生命週期中專業健康維護的角色,只有結合其身心特點,運用自身的心理護理技巧,才能對老年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這對提高老年人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更是全方位整體護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張理義.臨床心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0.

  2 張潤華.社群離退休老年人的心理護理體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2:17.

  範文二:淺談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

  【摘要】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老年病人逐年增多,解決老年病人的心理問題並做好有效的心理護理對恢復和增進老年病人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要,是護理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老年病人;心理;心理護理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平均壽命日趨延長,老年病人也逐漸增多,針對老年病人所獨有的生理及心理特點,護士除自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精湛的護理技術外,更重要的還要應用心理護理程式進行心理評估及診斷、實施措施及評價,通過心理對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對疾病的能動作用,為恢復和增進病人健康服務。可見,心理護理對老年病人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可收到實效。本文就老年病人心理護理談幾點體會。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徵[1]

  1.1 孤獨 老年病人由於機體各器官均趨於衰退和功能下降,處處感到力不從心,再加上老年喪偶、獨居、離退休、人際交往少、社會和家庭地位及對醫院環境陌生等多種原因導致心理上產生老而無用、孤獨寂寞,進而感到煩躁、焦躁。

  1.2 恐懼與害怕 這是老年人進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應。害怕醫院陌生環境,過分擔心自己的病情,怕連累家庭,怕別人厭煩,怕醫務人員態度不好,怕發生意外等產生恐懼感。

  1.3 焦慮與憂慮 憂慮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表現。既往身體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亂,無足夠的思想準備,涉及未來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產生焦慮心理。患慢性病者需長期治療,若效果不佳,對自己的康復產生憂慮心理。

  1.4 絕望的心理 認為自己老了,病後前途渺茫,已頻臨死亡邊緣,心灰意冷,消極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療。

  2 老年人的心理護理[2]

  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不僅要了解病人的心理,而且要善於對病人心理作出正確診斷,給予心理治療,針對病人個體差異及疾病階段所表現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護理程式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

  2.1 心理評估 細緻觀察瞭解病人的性格、愛好,病情變化和家庭環境情況,收集病人的心理資訊,掌握其心理活動,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收集資料的方法,一是通過直接和病人交談,二是通過和病人親人交談,也可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形式,從中收集其心理變化資訊。

  2.2 心理診斷 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護理診斷。針對老年人來說,心理診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須不斷完善。

  2.3 實施措施 對老年病人的心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措施的實施可採用心理諮詢及啟發開導法。具體措施如下。

  2.3.1 尊重、理解、關心、愛護 老人從溫暖的家庭到陌生的醫院,對周圍一切環境不適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對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作為和病人密切接觸的護士,首先要尊重、關心、愛護他們。講話禮貌,態度和藹,耐心聽取他們的主訴,對老人的健忘和羅嗦給予諒解,對老人的要求儘量滿足。

  2.3.2 努力消除孤獨情緒對老年病人的影響 由於老年人依賴性強,易孤獨,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業餘時間陪伴,尤其是喪偶老人,他們有“感情飢餓”現象,特別需要護士關心,所以護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視,幫他們幹一些事情:開啟水,打飯,洗碗等。儘可能多與他們交談,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對護理人員信賴。同時,指導家屬也這樣做,鼓勵親友常探視。對病情較輕的老人,動員他們到院內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酌情做些喜歡的活動或適合老年入特點的體育鍛煉,如氣功、太極拳等,鼓勵他們與周圍的病友多聊天,看看電視,聽聽廣播,閱讀各種書刊雜誌、文藝小說等。培養多種興趣,豐富生活內容,以達到分散注意力,調節緊張情緒,消除孤獨寂寞心理,增強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的良好心理狀態為目的。

  2.3.3 積極維護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狀態,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療的必備條件 由於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現明顯變化,我們時時、處處、事事給予理解、尊重、同情、體貼,以科學態度給予實事求是的解答,以維護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具備“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親切感人;二有禮:有禮才能體現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四有信,這樣才能取得信賴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於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活動。

  2.4 效果評價 可採用觀察法和調查法對心理護理的效果作出單獨或綜合性評價。一般反應在心理情緒變化上。通過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及時調整病人角色,穩定情緒,幫助其增強適應能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以達到促進機體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純豔.社群護理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142-149.

  2 霍傑,計慧民.當代中國護理薈萃.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1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