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新媒體的作用論文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新媒體的作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新媒體的作用全文如下:
 

  隨著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並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個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等院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接受新鮮事物的最前沿,勢必要向新媒體網路世界延伸,尤其是隨著校園網路建設速度的漸快,催生了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產生,而新媒體也就成為了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媒介。同時,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學習能力、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以及人生價值的實現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此,如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積極推進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21實際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即結合新媒體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體優勢,將其與傳統教育相結合,並根據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狀態,有針對性地開展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1、新媒體的概念和特徵

  1.1新媒體的概念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媒媒體而言的,是伴隨著數字技術、網路資訊科技、無限通訊技術以及相關智慧終端裝置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傳播媒介,是在傳統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當前主要以微博、微信媒體形態呈現出來,其突破了傳統媒介中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界限,實現的資訊傳播結合交流的互動性、及時性和共享性,是當前網路媒體發展的主流傳播形態。

  1.2新媒體的主要特徵

  近年來,隨著網路媒介的發展的多樣化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與其自身特徵是分不開的,新媒體不僅消除了傳統媒介之間的邊界給媒體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且在表現和傳播形式上都表現出其自身的特徵性,其具體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受眾主體呈現個性化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最大區別在於受眾主體呈現多樣化,可以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主體,團體、個人均可,社會群體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製新媒體形式的新聞,更加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突出,更有利於滿足於不同的主體需求,從根本上促進了其在多領域的應用和推廣。

  ***2***資訊表現形式的複合性

  新媒體的資訊傳播方式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單一性,呈現多元化發展其集文字、影象、聲音、視訊、音訊等於一體,將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電視等傳播形態充分融合,整合了多種資訊資源,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實現了資訊傳遞的及時性、互動性和共享性。

  ***3***傳播方式的實時性和廣泛性

  新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利用移動通訊技術並藉助終端裝置,實現資訊釋出、接收和傳播的即時性和廣泛性,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隨時隨地進行資訊的互動表達和獲取成為現實,同時也讓其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喜愛,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其心理變化,這對進一步發揮其在加強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積極影響。

  2、新媒體在加強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體作用

  根據相關資料調查,目前我國大學校園使用者已逾3000萬,平均年齡為20.84歲,青年學生群體已成為新媒體應用與發展的主力軍。而隨著新媒體的縱深發展,其正在逐漸成為各高校加強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並凸顯其獨特的作用。

  1***新媒體促進了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複雜的過程,需要結合多種方式,才能夠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心理教育中的課堂模式,拓展了教育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思想以圖文並茂的網路新媒體形式展現出來,並進行廣泛傳播,以此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植於學生的日常資訊交流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並塑造著學生的心理髮展模式;同時,新媒體發展下,學生即是資訊的接受者也是釋出者,心理健康教育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教師變為教育的引導者和幫助者,而學生真正成為了教育主體。

  2***新媒體極大的拓寬了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網路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固定、覆蓋面窄、影響範圍和力度小的侷限性,實現了資訊交流和傳播的全方位性,將傳統教育模式引向網路平臺。當前,許多高校也逐漸認識到新媒體技術在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並構建了多媒體網路教學平臺,藉助於網路的互動性和共享性,將傳統教學平臺轉向線上遠端教育,一方面促進教育工作者能夠緊跟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更全面、細緻的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以便更有針對性的進行矯正教育;另一方面,通過新媒體教學平臺學生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從不同角度理解和認識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不斷的完善自我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塑造和鍛鍊心理素質,以此適應變幻莫測的社會環境,達到健康的心理狀態。

  3***新媒體能夠顯著的提升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著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效率實現教育目標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和實踐課題,新媒體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其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中單板、枯燥和乏味,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一種生動、形象、具體的圖文並茂、聲情融匯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形成深刻的內心對比,以此來明辨是非,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接受心理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廣泛參與性和現實教育意義,這都從根本上提高了其教學效率和效果。

  3、新媒體在加強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新媒體的發展突破了資訊流通和傳播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在加強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明顯的優勢,為了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然要緊跟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並將兩者充分的融合,彼此促進,從而為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和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1***運用新媒體創新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當前,網路新媒體發展的大環境下,複雜多元、良莠並存的社會思潮衝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而許多大學生的心理水平還沒有完全成熟,較容易受這些思想觀念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出現心理疾病或是心理扭曲,這勢必會使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當前各高校研究的熱點話題。關於這一課題許多學者都進行了研究,而新媒體的發展更是助推了傳統課堂向以網媒為主體的線上課堂轉化,新媒體已經深刻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學生依賴於新媒體,更傾向於利用新媒體技術來獲取知識,網路心理健康教育者應該以學生為主,只有通過新媒體才能夠密切聯絡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實現有效的心理溝通和教育。由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為關鍵的就是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其中,以更好的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也能更好的調到學生的主動性,增添教育的樂趣性,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內健康發展。

  2***構建多元化的新媒體教育模式。

  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髮現心理問題,認識和掌握心理變化規律,以實現健康成長之目的。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緊跟媒體發展前沿,將新媒體技術滲透其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上深入的挖掘其優勢,以凸顯其媒體的個性化、受眾主體的細緻化、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資訊傳遞的實時性等特性,並充分的利用這些優勢,以此為基礎來構建多元化的網路新媒體教育模式,並充分的與傳統課堂教育相結合,運用新媒體技術來創新和發展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得兩者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推進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向前發展。

  4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於推動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推廣,深化對心理健康教育規律的認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網路迅速普及的今天,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有效的改善這一現狀,必需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勢來矯正學生的不良網路心理,正確引導其向正確方向發展,以此來推動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