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術論文

  會計是千秋大業,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需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新世紀會計的發展趨勢

  21世紀,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大發展和經濟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時代,這種大環境,將推動會計發生相應的重大發展。

  一、會計的歷史定位

  1、會計具有重要地位

  一般人認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廣泛運用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會計人員的手工勞動,不需要現在這麼多的會計人員,這些多餘的會計人員,應從會計的核算工作轉向會計的管理工作,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更好地為發展經濟服務。在這種條件下,會計更重要。

  同時,也有人認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廣泛運用電子技術,取代了會計核算工作,解放了會計人員的手工操作,使會計人員面臨著失業的危險。由於使用電子計算機而使會計核算發生了變化,會計工作是否不重要了,會計人員是否會失業?

  會計是千秋大業,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需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使用計算機進行核算只是改變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變核算的內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內容範圍擴大了,要求提高了,資訊需要加強了。更需要在新的條件下,以新的、更高的要求對經濟進行會計核算。所以,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在會計工作中,由於使用計算機而富餘的會計人員,不是無事可幹而失業,而是要不失時機地轉向會計的管理工作。當會計核算工作由於使用電子計算機而發生變化時,會計人員一方面應拓寬會計核算範圍和深化會計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應將主要力量和精力,集中於會計管理工作中,用知識進行管理,使會計管理工作達到現代化的水平。會計核算工作的變化,是會計工作進入新階段的機遇,是發揮會計工作作用的新起點。

  2、會計的重心在管理

  會計工作不等同於會計核算工作,它包括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管理工作兩個方面。

  會計是否有管理職能,還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會計就是會計核算,不是算帳,就是一個會計資訊系統,不具有管理職能。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會計是否具有管理職能,要從會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出發,即從會計工作總體出發,要從客觀的條件和要求出發來分析。會計具有管理職能,是因為:***1***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越發展,越需要會計對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經濟關係。***2***企業、事業等單位管理的需要。企業、事業等單位要進行現代化管理,需要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利用所掌握的資訊,對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便促進本單位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3***上層建築的需要。體現上層建築要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監督就是一種管理活動。***4***會計工作現代化的需要。會計工作逐步實現現代化,特別是逐步實現會計工作電算化,把會計人員從繁重的手工計算中解放出來,有條件並需要會計人員大量從事管理工作。***5***會計學科分類的要求。國家教委制定的學科分類,已將會計學從屬於經濟學改為屬於管理學中的一門學科,從而確定了會計學的管理性質。

  會計管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會計管理的任務,在於通過對經濟活動的會計管理,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和做好財務決策,編制財務計劃並組織財務活動,控制消耗並監督企業經濟行為,檢查財務計劃執行情況和遵紀守法情況,考核經營業績,分析執行情況,挖掘潛力,提出措施,以便促進企業、事業等單位提高經濟效益。

  3、建立管理型會計模式

  在發展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會計管理為核心的會計模式。人類社會進入以知識為特徵的經濟發展階段,將使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一個開放系統,需要建立面向市場的會計模式: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要強化內部管理,嚴格監督,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相應地需要建立強化會計管理的會計模式;政府部門通過經濟政策、經濟法規和經濟槓桿等,對企業進行調節和規範經營活動,而不是直接干預企業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地需要建立巨集觀調控與微觀自主相協調的會計模式;企業要進入世界大市場,參與國際流通,發展國際間的經濟、貿易和技術交往,相應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場、面向國際的知識管理型的企業會計模式。管理型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調控型的會計組織系統;建立開放型的會計資訊系統;建立知識型的會計管理系統;建立服務型的會計市場系統;建立競爭型的人才系統。

  4、會計要逐步實現現代化

  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當然各行各業都要實現現代化,其中也包括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會計現代化是指廣泛、系統地運用先進、科學、規範的會計理論、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所進行的會計工作。會計工作現代化包括會計理論現代化、會計方法現代化、會計手段現代化和會計組織現代化。

  中國的會計工作進入80年代,1990年11月召開的全國會計工作會議暨全國會計工作“雙先”表彰大會,提出要努力使會計工作向經營管理型發展,要努力學習和運用現代會計管理方法,逐步實現我國會計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1995年10月召開的第四次全國會計工作會議,在全面總結“八五”期間會計工作取得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未來15年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方向。1995年12月15日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在“九五”期間,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再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會計模式,實現會計的現代化、法制化。”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是適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的。

  會計工作現代化是一個過程,是會計發展的方向。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其要求是會計工作要達到先進性、規範性、科學性和國際性;會計工作規範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基礎,科學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先進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最高要求,國際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最終要求。

  二、會計核算向多方面、高質量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核算向多方面、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1、會計核算集中化

  經濟全球化使企業的發展與國內外的各個方面發生著緊密的聯絡,相應需要會計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會計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統一制定、分級管理,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分級輔助核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的會計工作。”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制定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企業根據有關法規的規定,可以制定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

  企業特別是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統一、全面核算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提高市場的競爭力;而對企業集團內部的各級單位實行分級輔助核算,分別核算本單位內部的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調動企業內部各方面和人員的積極性。

  對小企業,有的可以實行獨立會計核算;有的可以實行代理記帳,由代理記帳的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等***實行集中核算、全面決算,被代理記帳的單位進行輔助核算。

  2、會計核算資訊化

  會計核算是一個開放型的資訊系統。會計核算的內容是開放的,提供會計資訊是開放的,會計資訊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係是開放的。會計核算過程是資訊的輸人、加工、整理、傳遞、貯存和輸出的過程;是通過資訊發生著與國內外各企業、事業等單位各個方面的經濟與技術的聯絡,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是通過資訊溝通、處理與國內外各企業、事業、社會組織、國家機構和社會人士等各個方面的經濟、技術與行政的關係,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維護各方面的經濟利益。會計核算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網路進行的,通過網路生成和傳遞各種會計資訊。

  會計資訊的重要性,要求會計核算生成和提供的會計資訊是真實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時的。會計資訊的真實性,是提供的資訊能如實反映客觀存在的經濟活動,不弄虛作假;會計資訊的全面性,是提供的資訊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會計資訊的有用性,是提供的資訊能為國家、社會和個人進行決策和評估判斷作為可靠的依據;會計資訊的及時性,是提供的資訊能按照時間的要求及時提出。

  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是開放的,既要向國家和社會其他各方面披露會計資訊,又要向本單位內部全體員工和其他職能部門披露會計資訊,實現財務公開。

  3、會計核算規範化

  會計核算內容的擴大、複雜和多方面,需要核算規範化。會計核算規範化,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進行會計核算而採用具有標準性、統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徑。會計核算規範化要求:標準性,會計核算按確定的準則或依據、程式、格式、要求等進行;統一性,會計核算按有關的規定在一定範圍內實行;一致性,會計核算按已有的規定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實施應是相同的。應該說明,會計核算規範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對會計核算的規定,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可以作相應的調整,或修改或充實,使其更符合規範的要求。

  在會計核算規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實行。《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4、會計核算法制化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依法治國當然包括依法治理會計工作,會計核算要法制化。會計核算法制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僅要依據會計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也要依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中有關會計的規定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還包括依據會計法規制定的本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本單位依據法律規定做出的決定、指示等。會計工作的法制化,是要求會計核算工作的全部和全過程都要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法制化的基本特徵是會計核算工作依法進行的全面性和強制性。

  會計核算法制化不僅要求企業、事業等單位依法組織和考核會計核算工作,還要求會計工作的管理部門依法管理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法制化需要建立、健全會計法規體系。

  5、會計核算國際化

  會計有中國特色,同時,隨著我國發展對外貿易,引進先進技術和裝置,利用外資,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引進管理技術,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等,會計核算也要國際化。會計核算國際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完成會計核算任務而採用具有國際的相應性、規範性、可比性和適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徑。其要求是:國際相應性,會計工作採用了相應的國際會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國際規範性,會計工作的組織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基本上是可比的;國際適用性,會計工作的組織形式和所採用的方法在國際上普遍適用。應該指出,會計工作具有國際性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通過借鑑、協調和統一來達到。會計核算國際化是與國際會計協調的過程。會計核算與國際會計協調的內容,是與國際會計通行規則***主要是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同時,還有與國際會計慣例、會計職業道德,某些地區的國家集團會計規範***如歐洲聯盟公司法協調指令中有關會計的指令***,其他主要國家的會計準則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等相協調。

  三、會計管理向全方位、知識管理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管理***財務管理***向全方位、知識管理的方向發展。

  1、會計系統重視系統管理

  會計系統是由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結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會計系統既是一個封閉系統,又是一個開放系統,它的執行受系統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會計管理要重視系統管理,即對會計系統的整體進行全面管理。系統因客體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子系統,對子系統也要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進行系統管理,如對成本系統的管理,對資金的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因管理條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環節的系統管理。它包括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和會計分析,而形成會計管理體系。這種立足管理環節的系統管理,也就是全過程管理。

  會計重視系統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但同時,也要注意全面管理中的重點管理,即管理中心——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不同企業,因客觀條件不同而主要矛盾不同,相應會計管理的中心也不同;有的企業以成本管理為中心,有的企業以資金管理為中心,有的企業以銷售管理為中心。

  2、會計管理重視人本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是經濟實力、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的競爭,而這些競爭最終又是人才的競爭。重視對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為本的管理是要重視對人的培養。會計管理重視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養競爭性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並創造條件調動其創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視會計人才的管理,培養競爭性的會計人才,並充分發揮其作用。競爭性人才是創新人才。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的發展不斷地創新,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理論,以及各種創新的相互結合。只有持續創新和全面創新,才能保持經濟的不斷髮展。發展知識經濟,需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特點是:創新性、全面性、專業性、複合性、適應性、優異性。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養,也包括在學校培養。

  3、會計管理重視戰略管理

  現代企業管理的最顯著特徵,是加強發展戰略研究,實施戰略管理。企業要適應市場,制定和實施明確的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並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依據企業的戰略,相應要研究會計戰略。會計管理重視戰略管理就是重視財務戰略管理。財務戰略是指對影響企業全域性,重大、長遠的財務活動進行的決策。企業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戰略的中心。

  財務戰略分公司財務戰略和事業部財務戰略。財務戰略按其內容分為資金戰略、成本戰略、利潤戰略和競爭財務戰略。財務戰略管理是對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它包括戰略預測、戰略決策和戰略實施等。加強財務戰略管理,落實戰略目標,制定實施的方針、計劃、方案、方法、措施和步驟,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提高經濟效益。

  4、會計管理重視無形資產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從對有形資產管理轉而重點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由於投資“無形化”,使企業形成大量無形資產,而這些無形資產主要表現為智慧財產權和人力資源。因而,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實際是對智慧財產權和人力資源的管理。智慧財產權是指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後依法享有的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它包括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兩大部分。工業產權由發現權、發明權、商標權、專利權等構成。

  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企業要以戰略的眼光開發無形資產,擴大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企業開發無形資產除引入無形資產外,主要是自創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是指自行設計、申請或接受授權等非轉讓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它包括:專利權,如企業發明創造的科研成果;非專利技術,如技術祕密、管理技術、銷售網路等;商標權,如申請註冊商標,創造馳名商標;著作權,如出版的著作、設計的軟體等;土地使用權;商譽,如培育企業形象等。

  5、會計管理重視內部管理

  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重視內部管理。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滿足企業內部經濟機制的需要,建立企業會計管理系統。企業會計管理系統,包括開展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和會計分析等工作,以便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要以責任會計為主要形式,加強對資產、資金、成本和利潤的管理,而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實行目標管理,以利潤目標為牽頭,或以成本目標牽頭,做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考核嚴格、獎罰分明。在企業會計管理中,要積極推行各種會計現代管理方法。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要使會計監督制度化。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違反會計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正確處理與註冊會計師審計,與外部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對單位監督的關係。會計監督與法律規範相結合。

  會計監督的內容主要是:監督會計資訊的真實性;監督會計資訊的合法性;監督企業的經理、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貪汙、腐化和鋪張浪費行為。

  6、會計管理重視知識管理

  在發展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管理的核心在於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包括兩個方面:對知識進行管理;管理者用知識進行管理。

  對知識進行管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濟效益將越來越多地依賴於知識和創新,知識可以低成本地不斷複製和遞增報酬,使經濟增長方式不再是資源依賴型而是知識型;企業要追求適應經濟效益,把知識應用於生產過程中,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而其中心環節是創新,離開技術創新就很難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因而企業將更重視知識和創新,重視知識的生產。對知識的生產需要大量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投入。管理者用知識進行管理,即會計管理知識化。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已從產品競爭、服務競爭延伸到知識競爭,表現為工作中的創新和實驗室的創新。只有具備更多知識的企業,才能成為市場競爭的優勝者。使企業的成功取決於知識和創新能力,需要用知識對其加強管理。會計管理知識化,要求企業會計管理部門和管理者,運用集體的智慧和發揮每個人知識的作用,提高創新能力,以便提高進行會計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

  四、會計學向綜合化、細化、邊緣化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學向綜合化、細化、邊緣化方向發展。

  1、會計學向綜合化方向發展

  知識經濟擴大了會計領域,會計向管理領域擴充套件,向與會計相關的領域擴充套件,大大豐富了會計的內容,使會計學呈現綜合化發展的趨勢。會計學的綜合化主要是:***1***對全部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相互聯絡的會計分支學科作為一個總體進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發展趨勢和規律、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學科體系等,如對《會計科學學》進行研究。***2***對類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分支會計學科中性質相近的學科作為一類進行研究,也就是把會計學科體系劃分為不同的學科群***類***進行研究,如對會計基礎學科、會計部門學科、會計專門學科,或對會計人本學科進行研究。***3***對會計學科比較的綜合,將性質相近或相同的幾門會計學科進行比較研究,如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中外會計原理的比較研究等。

  2、會計學向細化方向發展

  知識經濟在擴大會計領域的同時,也深化了會計內容。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從實際出發,探討適應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加強經濟管理需要的會計分支學科。會計內容的深化,既是適應客觀需要的過程,也是人們對會計內容提高認識的過程,兩者的結合,才形成某些專門的會計分支學科。在這方面,會計學的發展具有專門性的細化特點,即對某些專門的或特殊的問題進行專門研究。這種專門性會計分支學科的發展,主要是會計學中基本學科——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細化。財務會計學的細化,如對某方面進行專門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質量會計》、《租賃會計》、《破產會計》、《物價變動會計》和各種部門會計;管理會計的細化,如對某方面進行專門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決策會計》、《經濟責任會計》和《控制會計》等。

  3、會計學向邊緣化方向發展

  客觀世界是一個大系統。在大系統中的各種子系統及其次系統,都有機地相互聯絡,使得研究這個系統的各種科學也相互聯絡。科學的聯絡性,為各種科學的融合提供了客觀的可能。進入21世紀,科學融合發展趨勢將更為明顯。科技進步為科學融合創造了更好的物質條件,科學研究、經濟發展和管理要求為科學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科學發展的融合趨勢,向會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促進了會計科學的融合發展。

  會計科學的融合即會計學的邊緣化,是將其他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會計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進行研究而發展會計學的過程。這有兩種情況:一是會計學科與自然科學的結合,會計學科將某種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移植或運用到本學科,使會計學科的理論、方法發生顯著的或質的變化,如《計算機會計學》、《會計數學》等;一是會計學科與哲學社會科學的結合,會計學科將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某種學科的理論、方法移植或運用到本學科,使會計學科的理論、方法發生顯著的或質的變化,如《會計哲學》、《會計倫理學》、《會計心理學》、《會計邏輯學》、《會計行為學》、《會計法學》、《會計公關學》和《環境會計學》等。會計科學與其他科學的融合發展,主要是: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興會計科學;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的會計理論與方法;移入其他科學理論與方法,完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發展會計科學。

  五、會計發展在於創新

  新世紀會計的發展,關鍵在於創新。

  會計要創新,必須要繼續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從一切不切實際的條件、框框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採用辯證法,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提高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會計創新的新,是相對於原有的而進行的比較。有的是全新的,原來都沒有的;有的是對原有的補充,或充實,使其全面;有的是對原有的修訂,使其完善;有的是對原有的改正***改錯、糾正、訂正***,使其正確;這些都是新的因素,都是新的表現,是一種創新。創新的內容主要表現為:思想方面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認識、新觀點、新理論、新體系等;手段方面的新方法、新程式、新公式、新操作過程、新操作手段、新建議、新措施等;體制方面的新規範。新制度、新模式、新管理等。

  在創新研究中,從實際情況出發,要明確創新的要求。創新的要求,一般有:***1***單位水平的創新,在本單位歷來沒有而是創新的;對本單位來說,主要是創造性地學習與運用其他單位的研究成果,這是本單位水平的創新。***2***地區水平的創新,在本地區歷來沒有而是創新的;對本地區來說,主要是創造性地學習與運用其他地區的研究成果,或需要進一步完善而提高其水平的,這是地區水平的創新。***3***部門水平的創新,在本部門歷來沒有而是創新的;對本部門來說,主要是創造性地學習與運用其他部門的研究成果,或需要進一步完善而提高其水平的,這是部門水平的創新。***4***國內水平的創新,在中國曆來沒有而是創新的;對中國來說,需要進一步完善而提高其水平的,或是創造性地學習與運用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這是國家水平的創新。***5***國際水平的創新,在世界各國曆來沒有而是創新的,這是國際水平的創新。

  一個單位的創新研究,應儘量減少重複的研究,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把研究的水平定在相應的標準上,一般應是國家水平的或國際水平的創新研究,以便提高會計發展的水平和在國際上的地位。

  篇二

  關於我國管理會計應用若干問題思考

  主題詞:我國; 管理 會計; 應用;思考

  主要內容:管理會計理論自從廿世紀七十年代起引進我國以來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但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 經濟效益的提高。本文就是針對管理會計應用的有關問題闡述我們的一些看法。本文首先描述了目前我國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然後從企業的外部 環境、內部環境和管理會計自身缺陷等三個方面分析了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最後提出了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若干設想,主要有: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積極推進現代化企業制度;進一步加強管理會計 教育,提高人員素質;培養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建立中國管理會計師 組織。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適應經濟組織內部的經營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 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職能是為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種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編制和提供內部管理需要的各種資料、資料等。它的方法和手段視不同的需要而設計,其模式視不同的經濟組織性質、規模大小、經營管理方式而異。它是最重要的職能是為最優經營決策和最高經營效率提供各種有用的方案和資料。

  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急需將以往企業中應用的 經驗加以 總結和提高,形成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以適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的需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高效率,並籍以促進企業自身適應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強對管理會計應用與發展的研究,正成為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一個現實課題。

  一、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的現狀

  管理會計是本世紀初伴隨著泰羅的科學管理的產生而產生的,並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在國外的企業中得到了推廣運用和發展。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是在廿世紀七十年代末伴隨著管理會計理論開始的,其歷史並不長,而作為管理會計重要內容的中國式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推廣與應用卻有40餘年。所以,現在一般的企業均運用了責任會計,但大部分企業對全面預算、風險分析、差量分析、長期投資決策方法、企業員工業績評價等都知之甚少,企業會計人員仍缺乏管理會計的基本觀念,更談不上應用這些方法去參與經管理會計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數企業的重視,仍然處於一種漂浮狀態。這是切合實際的,它表明驅使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動力明顯不足,管理會計深入民心並廣為應用任重道遠。

  二、影響中國管理會計執行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與壯大不僅要受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影響,而且還要受到事物本身的制約。管理會計是在西方產生、發展起來的,它在我國企業推廣、運用的過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國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和管理會計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約。

  ***一***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

  管理會計與企業外部環境具有十分密切的 聯絡,外部環境直接影響著管理會計能否得到普遍應用。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外部環境主要指經濟體制環境、法律環境和 文化環境。

  1、經濟體制環境的影響。管理會計由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兩大部分組成,並以決策會計為主體。然而,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 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經濟體制下,企業的供、產、銷及人、財、物均納入相應的計劃,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統配統撥”、“統購統銷”和“統收統支”,企業不過是一個放大了的“車間”而已。企業或非營利機構不能獨立地進行投資決策。這一權力屬於上級部門,決策許可權依照部門的特點、特定投資專案的規模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予以嚴格的劃分,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資專案由政府作出決策;其它投資專案由有關部門的部長或負責人決定。在這種情況下,給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決策資訊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決策便無足輕重,重要的是貫徹執行。這可能就是責任會計為什麼常受到我國企業的青睞,而決策會計卻如陽春白雪少人問津的主要原因吧。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我國的企業制度改革經歷了放權讓利、企業承包和轉換經營機制三個階段,但這幾種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使得經營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更重視一些行政因素和 社會影響因素,而不能重視管理會計所提供的資訊,從而造成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不能普遍應用。③同時,現階段我國的金融體制、價格體制還不完善,使得管理會計在實際運用中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正如有些會計人員舉例說,由於該企業執行政府定價,企業本身根本無法進行定價分析。還有些會計人員講到,他們曾經嘗試過使用定貨模型,但問題是經常按正常情況無法取得材料,因而測算顯得毫無意義。

  2、法律環境的影響。管理會計要給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提供有用的資訊,必須在一個平等、公平、競爭和高度靈敏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但總體上來說我國的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如我國至今沒有頒佈《反壟斷法》,不能造就一個公平的市場經濟環境。稅法對不同地區、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規定了差別稅率,對 大小規模納稅人規定了不同的增值稅處理辦法,這些都造成了企業不平等的地位。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會計給企業提供經營決策資訊時在有用性、相關性方面大為減弱。另外,法律實施情況不如人意也是制約公平競爭環境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我國出臺了許多法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和“權大於法”的現象經常發生。如《破產法》雖然已頒佈實施了十多年,但在許多國企嚴重虧損的情況下,真正破產的卻寥寥無幾,使得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律不能體現。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會計,它能否應用全憑經營者個人素質好壞。同時,在現實工作中權大於法,法律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非規範的會計行為幾乎存在於所有企業,這使得主要資訊來源於財務會計的管理會計只能給企業的決策者提供非正確的資訊。可見,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和執法力度不夠,使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運用缺乏一定的保證。

  3、傳統做法和習慣勢力的影響。這種影響具體表現在:***1***會計工作的地位低下。一些會計人員和廠長經理認為,會計就是算帳、報帳,至於管理、經營決策,那是企業領導的事。財務會計工作一直是會計人員工作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管理會計則成了副業,有精力和條件的,就零打碎敲地搞一些,否則乾脆拋在一邊。***2***經營者的“長官意志”。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封建專制制度,等級觀念比較嚴重,由此而造成了領導者的“長官意志”。雖然管理會計利用各種資訊,經過各種計算分析得出最優方案提供給領導者,但在這種“長官意志”前,有否作用不改斷言。***3***一些消極文化思想使得管理會計難以實施。管理會計在評價業績時要求賞罰分明,但是許多經營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響,難以做到“罰”字。這就使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作用事倍功半,從而影響它的推廣應用。

  ***二***內部環境的影響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決策服務的,企業的內部環境對管理會計普遍應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的內部環境主要指企業的經營者、會計人員和會計電算化裝置。

  1、企業經營決策者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當局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能否普遍應用。現代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家不僅要懂經營,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會計和財務管理。而現階段,多數企業經營者離這一要求還有一定距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普遍應用。目前在許多企業中,即沒有建立管理會計組織,也沒有培訓相應的管理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本身也沒有應用管理會計的機會與積極性。

  2、會計人員的影響。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運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計人員素質上。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突出表現為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在專業教育方面層次低。全國1200萬會計人員中,受過大學專業教育的不及10%,在素質相對高一些的國有企業及縣以上集體企業600多萬會計人員中,大專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有會計師資格的僅佔14.5%.④由於會計人員素質跟不上,就使他們沒有精力去實踐管理會計。雖然有些會計人員學習過一些管理會計知識,但大數處於紙上談兵階段,沒有進行系統的實際操作。同時,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水準不是很高,在會計披露上弄虛作假,造成會計資訊失真的情況嚴重。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普遍應用。

  3、會計電算化的影響。現階段,計算機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較低。在開展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中,其應用也僅僅停留在事後算帳的水平上,不具備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的能力。同時,現階段我國管理會計的軟體開發嚴重滯後,使得管理會計一些複雜的公式和模型沒法運用。由於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會計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發展,從而削弱了管理會計的作用,造成了管理會計的現階段企業中應用緩慢。

  ***三***管理會計自身缺陷的影響

  傳統管理會計為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自二戰以後,特別是廿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生產力的快速提高,以及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企業面臨的競爭不僅來自國內,更來自國外。而對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與強大的競爭對手,管理會計無論在方法上還是內容上都顯得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具體表現為:

  1、管理會計研究的領域狹隘。傳統的管理會計僅侷限於大量生產、工藝技術和產品成本都趨於穩定的產品,很少研究新產品的成本費用等存在的問題。一般管理會計只注重財務會計資訊,加強企業內部成本控制。而現階段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要求管理會計不權要重視企業內部資訊,而且還應該注重市場資訊。單純依靠企業內部的資訊很難作出正確的評價和決策。

  2、管理會計的基點不妥。現代企業管理是經營性管理而非生產性管理,企業經營管理應著眼於銷售。而管理會計卻將銷售作為一個常量,把銷售額的確定作為成本預測和控制、利潤規劃和控制以及資金規劃和控制的前提條件。這必將阻礙管理會計的應用。

  3、資訊滯後性。由於管理會計的許多資訊來自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報告,但是任何一期的會計報告正好在下一期中間呈報。由於這些資訊的滯後使得其對管理者進行決策毫無用處,嚴重削弱管理會計的作用。

  4、對市場壽命較短產品的評價。現代產品的一個趨勢就是更新換代加快。許多產品的壽命週期只有幾年,有些僅為一年或更短。許多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不僅靠產品的低成本生產,而且靠產品更新。而傳統的業績評價又始終以成本為中心。

  由於上述幾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作用的發揮受到嚴重限制。

  三、對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若干設想

  從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國現階段,要推廣運用管理會計,必須首先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是推廣管理會計的根本途徑

  現階段,中國式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很薄弱,對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仍侷限於國外情況的翻譯介紹。而中國的國情與西方國家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使得被全盤吸收的西方管理會計很難在中國企業普遍應用。所以要推廣管理會計,首先應該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具體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中國管理會計的定位問題。西方國家管理會計已經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企業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我國的管理會計應定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密切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情況,便於廣大會計人員、管理人員操作運用這一水平上。不追求高深莫測的理論與數字模型,不生搬硬套那些眾多的無法操作的名詞、概念與方法。

  2、中國管理會計規範化問題。對任何一門學科來講,人們對該學科知識的掌握,主要來自教科書,但教科書的內容體系能否儘可能地規範化,則直接關係到該學科的推廣和普及應用的程度。而管理會計教科書在內容排列的邏輯順序、基本理論結構、名詞、概念以及方法等許多方面的欠規範化卻不利於初學者學習和掌握管理會計,也不利於管理會計的推廣應用。同時由於當今世界正處於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和應用的時代,為了確保會計資訊的收集、傳遞、加工、處理、儲存、輸出等也愈來愈依靠計算機來完成,而編制管理會計通用軟體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管理會計的規範化。

  3、中國管理會計應特別強調行為科學的研究與應用。這樣才能符合我國的管理邏輯,符合我們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社會效果,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研究我國各類組織中人的行為、慾望、動機,並加以合理引導與組織,形成一個和諧的內部管理環境,減少管理中的內耗。應用符合中國人心理特點的管理會計方法,應當成為我國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的一個突破口。

  4、中國式管理會計體系應將管理會計在實踐中應用的成功經驗加以科學、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並從中找出管理會計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利於管理會計的進一步發展。

  ***二***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的體制和會計的作用有密切的關係,什麼樣的企業體制就需要什麼樣的會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必然要求管理會計的運用,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政府職能的借位,導致企業政企不分,責權不明,造成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同時也阻礙了管理會計的應用。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業的人、財、物,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得企業沒有獨立性和自由性,無法及時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另一方面,又忽視甚至排斥企業自身的經濟責任和經濟利益,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既無壓力又無動力而喪失積極和主動性。這就使得管理會計的許多方法顯得毫無意義。同時,職能錯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職能,用行政手段干預企業投資,或直接取代企業投資。並且,政府和政府附屬物的企業又不對投資效果承擔責任,加之在幹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績往往看速度和產值等總量指標,不注重考核投入產出的效益指標,而且企業幹部按所在企業規模大小確定相應的行政級別等。這就必然會出現有些政府和企業領導在投資決策時好大喜功,不顧客觀條件和市場情況,爭專案,爭投資,造成投資決策失誤。害這種情況下,管理會計對投資專案進行的投資分析哪怕再正確當然也無法發揮作用。就我個人認為,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應取消企業領導享受的行政級別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為到社會上去公開招聘,由市場產生和磨練出真正的企業家。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為企業創造一個公開的、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使企業能在這種環境中達到優勝劣汰。所以,要促使企業在管理中儘可能地應用管理會計技術與方法,必須不斷深化經濟和管理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明晰產權,改進企業行政當局的獎懲制度,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從而使每一個企業都能真正考慮依靠改進內部管理來保證自己在激勵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進一步加強管理會計教育,提高人員素質

  雖然二十年來我國管理會計成績斐然,但要想使管理會計得到推廣應用,仍需加大對會計人員素質教育的力度。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的橋樑,才能促進管理會計的運用。就基礎教育而言,應在大中專院校、成人教育以及廣大經營管理人員、財會人員中進行廣泛的、深入持久的管理會計基礎教育,不但要讓這門課的知識深入人心,還要培養他們應用管理會計的能力。

  ***四***培養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

  與會計人員相比,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知識和素質的培養可能更為重要。據調查表明,單位領導不重視被列為影響管理會計應用的首要原因。提高管理會計的應用水平,企業領導已經成為最為關鍵的因素。如果企業領導沒有一定的管理會計意識,他們將不會考慮會計人員在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會計人員水平再高恐怕也難以發揮作用。要增強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可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1、今後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它有關方面組織企業領導人培訓時應該適當加強管理會計的內容,經濟師等職稱考試中應該適當增加管理會計方面的內容,企業領導人本身也應不斷完善自已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認識。事實證明,如果企業領導具有了一定的管理會計知識,他們就會自然地考慮到會計人員在預測、計劃等方面的作用。

  2、建立一定的社會約束機制,甚至以一種行政手段促使企業領導層重視管理會計應用。例如在領導層的重大決策中,特別是涉及專案投資決策等重大問題上,建立管理會計的一票否決制。

  ***五***建立中國管理會計師組織,推進管理會計的前進

  現代西方發達國家一般均有管理會計師協會,作為管理會計師的專業組織。這些專業組織的成立不僅推動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發展,而且加強了管理會計師的社會地位。在英國,一旦持有特許管理會計師證書就被認為是有廣泛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往往成為大公司獵取的目標。

  通過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會計師專業組織發展的結果和作用來看,我國也有必要根據本國的借鑑西方先進經驗來組建我國自己的管理會計師協會,設立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創辦管理會計師刊物。這不僅有利於管理會計的發展壯大,而且能夠推動管理會計的運用和發展。

  雖然就目前來看,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推廣運用仍受到種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管理會計必將為大多數人所認可,在國有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孟凡利、王翠春、王健、楊公隧,1997:《管理會計應用:現狀、問題與應有的改進》,《會計研究》,1997年第4期。

  李建芳,1996:《管理會計體系存在問題及對策》,《財會研究》,1996年第6期。

  方向,1996:《粗放增長屢議不改的根子在哪裡》,《改革》,1996年第2期。

  喬彥軍,1997:《為什麼國有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上乏力?》,《會計研究》,1997年第4期。

  謝禮望,1998:《經濟頑症與政府職能錯位》,《企業經濟》,1998年第12期。

  馮巧根,1997:《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會計研究》,1997年第7期。

  謝元態,1998:《市場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根本出路》,《企業經濟》,1998年第5期。

  孟焰,1997:《論管理會計的規範化》,《會計研究》,1997年第3期。

  暨南大學會計系管理會計課題組,1995:《中國管理會計——透視與展望》,《會計研究》,1995年第11期。

  鄭雨,1998:《企業應重視管理會計的推廣應用》,《江蘇財會》,1998年第9期。

  李蘋莉,1999:《戰略管理會計:發展與挑戰》,《會計研究》,1999年第1期

 

  看了""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