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士論文範文

  會計學是實用性非常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們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很強的實務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會計學士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商業會計教學改善分析

  ***一***教材方面

  1.改革教材體系。目前,商業會計教材的體系是按會計業務發生的程式設計的。基本上是流水式的敘述,缺乏教材的立體設計。沒有體現商業會計各環節核算業務的相對獨立性,不利於展開分塊教學,無法突出各核算環節的中心業務技術。我們認為,教材體系應按商業會計的崗位分工***即出納員、記帳員、會計員***組織,按崗位分工建立教學單元,各單元既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又保持連續性。在業務技術的基礎內容上,充實崗位責任制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學員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的教育。

  2.增加輔助教材。把商業會計制度和一些新補充的核算資料和有關規定及有關的財經檔案,隨時編印造冊,作為輔助教材發給學員。

  ***二***教師要定點、定期實踐

  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商業會計教師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參加商業企業的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的實際工作。這樣才能使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得以與實踐相結合,並且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昇華,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每週至少有1、2天在點上上班工作。參加本點月末、季末的會計核算工作和年度的會計決算工作。列席參加企業點的年度財務計劃的編制工作。每隔三年左右,商業會計教師***可輪流抽調***脫離教學一次,到企業正式接受具體的財會工作。工作時間為一個學期或一年均可。到期後回校繼續教學。

  ***三***教學方法要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增加實踐指導課

  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商業會計課個性較強、特點突出。其憑證、帳薄、報表等各自的業務規範性強且相互的聯絡性密切。經濟活動的發生既有企業內部的又涉及企業外部與其他各企業單位之間的。因此單憑教師在黑板上解題式的講解是極為不夠的,應有模擬商業會計業務教室。將一些必要的立體型交叉型較強的核算業務的教學在模擬教室裡進行。

  ***四***改變實習方式

  1.改集中一次實習為交叉三次實習。按財會崗位分工的組織教學法,在各崗位核算的教學任務結束時,便組織學員進行實習。這樣實習內容集中、重點突出。實習期20、30天為宜。在安排實習時最好跨月,讓學員實習到跨期核算業務的處理。交叉實習的方法將涉及到整個教學安排,需對整個教學計劃做通盤的考慮和安排。

  2.建立固定的實習點。實習點應相對固定。學校和實習點要加強聯絡,並儘可能為實習點提供幫助,對固定點的實習指導老師要定期培訓,使他們明確實習生的實習內容、目的、要求和學員實習應達到的水平,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指導能力。對被固定的實習指導老師按指導質量給予一定的酬金。

  3.定崗定向實習。企業可根據需要提出招用***聘用***的會計***或出納員、記帳員***人數。與學校協商後,一部分學員定崗定向安排實習,實習人數可比實際需要的多一些,供企業在實習過程中根據學員的表現和能力挑選錄用。

  ***五***改革考試方法

  改變一張卷的畢業考試方法。畢業考試可採取三種方法。一是綜合內容的理論答卷,二是實踐操作的考核,三是日常學習質量的鑑定。三個方面必須全部及格,有一方面不及格者,不能畢業。企業錄用畢業生時,除通過定崗定向實習挑選的方法外。還可增加面試。

  二:管理會計問題引導式教學研究

  一、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從理論上來講,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作一湖平靜的水,那麼教師富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課堂提問就像投入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處於思維的最佳狀態。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和要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思維的積極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問題引導式教學的重點在於典型問題的選擇與分析。教師在教學大綱、教材和考試大綱的指導下,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和他人的教學經驗,高屋建瓴地設計或選擇好典型問題,認真分析與評估問題在引導複習時的功能價值,包括它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代表的廣泛性和典型性,做好問題引導式教學的素材準備。

  二、問題引導式在管理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理論教學過程中,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引導式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主要從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首先,對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由教師設定好整章節內容中涉及主要內容的幾個關鍵問題,這些問題要體現出章節重點性和一定的邏輯性;然後,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限制,讓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帶著老師設定好的問題閱讀章節相關內容。閱讀完本次課的章節內容,學生有的便能直接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問題可能無法理解或解釋不了“為什麼”。最後,老師的教學重點就可以放在學生不能理解或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部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能在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有效地提高本來就少的課時利用效率。以《標準成本法》教學為例,筆者所在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採用的教材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管理會計學》第五版,《管理會計》為財務管理專業必修課,課程共需48課時。

  其一,問題的設定。第九章———標準成本法的內容主要由四節內容構成:標準成本及成本差異;變動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和控制;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和控制;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賬務處理問題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交叉的部分,但在管理會計的教學中可以略講。筆者認為設定的問題,應該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本章內容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問題有一定的邏輯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內容上有一定的擴充套件;同時問題之間也有關聯性,基於這些,筆者共提出對於理解本章內容的六個關鍵問題:***1***如何區分和選擇不同的標準成本?哪一種對於企業來講是更合理的?***2***是否所有的成本差異都可以分解成數量差異和價格差異?為什麼?***3***成本差異分析的方法本質上是一種什麼方法?***4***如何理解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5***如何理解和區分固定性製造費用中的實際工時、標準工時和預算工時?***6***如何理解教材第274頁“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不能簡單地分為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兩種型別”這句話?

  其二,問題分析。對於提出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對於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本章內容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問題***1***中的三種標準成本———理想標準成本、正常標準成本以及現實標準成本,可以讓學生以企業管理人員的身份來分析,對於企業對標準成本的選擇,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從而進行一種角色扮演。問題***2***能對學生通讀完內容後,把變動成本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很好地進行區分。問題***3***能把管理會計和別的學科進行一定結合,對本章內容也有一定的擴充套件,要求學生去分析這其實是一種因素分析法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發散性思維以及加強此方法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應用與理解。問題***4***對於“有利”和“不利”的理解相對來講比較容易的,因為有相應的財務會計學的基礎,類似於財務會計中“計劃成本法”的理解。問題***5***其實主要是理解和區分預算工時,且問題***2***、***5***、***6***的理解是本章的難點,所以是課堂上老師重點講的部分。問題***6***所指的那句話又是作為理解固定性製造費用成本差異分析的難點,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對於這句話作為一個類似於定理,但卻總有疑問,為什麼固定制造費用就不能用變動成本差異分析的方法一樣地按照因素分析法分成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兩部分呢?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進行講解:如果遵循對於變動性製造費用的分析方法,差異是由分配率差異和效率差異構成的,那麼就應該能定出標準分配率和實際分配率,也就是說應有:標準分配率=標準固定性製造費用/標準工時。其中標準工時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的口徑是一致的,標準工時=單位產品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也就是說,標準固定性製造費用=單位產品標準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分配率,這樣變成固定性製造費用與業務量***產量***成比例關係,那麼就不是固定性製造費用了。筆者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採用了問題引導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雖然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但運用好的話,對教d學效果的提高是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當然,運用過程中也要結合不同課程的特點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