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活動的研究論文

  美術是藝術門類之一。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幼兒美術活動的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幼兒美術活動的研究全文如下:

  美術活動不僅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也是幫助學生髮揮想象與創造力的方式,怎樣充分利用美術活動幫助幼兒發展就成了教育人員以及老師必須注重的問題。傳統的美術教學以技巧和技能訓練為主,這種教學形式不要求幼兒發散思維,只要求他們根據老師的畫法進行臨摹,這也是美術教學最常見的弊端。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明確提出避免只注重藝術活動和表現技能,卻忽略了幼兒藝術活動與表現技能的培養,通過為幼兒提供表現自由的機會,引導幼兒利用不同的藝術表現自己的想象、理解與情感,並且尊重幼兒的創造與想法,肯定獨特的表達方式與審美理念,最後才能達到分享樂趣的目標。

  一、眼隨心動,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對於剛入學的幼兒,幼兒園通常會進行“長大意識”的教育,讓他們適應新的環境,同時這也是增強班級間學生認識的有效方法。通過帶領學生參觀走廊、區角、牆面與美工室,讓他們發現身邊的美景;通過散步、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在他們發現美的同時,說出美在哪裡以及對美的感受;通過讓幼兒接觸繪畫與色彩,在自覺發現美的同時,領會美與生活的關係,最後選擇從簡單到複雜的美術作品。

  而美術以它特有的生動、形象、客觀、直觀,對幼兒有很強的吸引力。從3~6歲幼兒興趣來看,直接形象會給他們更多的感受,他們每看到新事物都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在班級裝飾上,通常會選擇生動形象、色彩豔麗的繪畫作品作為裝飾材料,這些作品可以是老師,更多的是幼兒自己的作品。當他們置身其中時,不經意間都會從心中發出讚歎,甚至流露出羨慕,這樣也就激發了幼兒參與到美術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幼兒開始由了畫畫的想法和願望,美術活動也就成了他們樂意光顧的區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幼兒做小設計師,利用各種小設計達到鍛鍊幼兒搭配色彩的效果,通過充分積累和感受色彩,不斷增強感性經驗。從教學反饋的資訊來看,這類活動不僅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美術活動,得到了很好的美感,同時對提高幼兒對美的敏感度也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瓷磚牆讓幼兒展示自身作品。

  二、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活動

  1.給幼兒一定的體驗機會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老師可以帶領幼兒參與實踐體驗,通過欣賞美、發現美,在心中積累出更多的表象,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例如,在小公園散步中,他們驚奇地叫著:“滿地的黃葉!”於是以秋冬為主題的活動產生。通過觀察與撿落葉,在回到教室後,將瓷磚牆留給幼兒,讓他們歡樂地貼上自己的成果,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要求,同時也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得到了樂趣。雖然幼兒的畫稚拙、凌亂,但是卻別有風味和美感。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畫畫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藉助故事提高幼兒美術學習興趣

  在故事教學中,幼兒能夠有事可認、可明、可想,從而為幼兒提供很好的教學條件。例如,在《神奇的手》這個活動中,可以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某天,小姑娘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夢中她的手變成了多個小動物,有蝴蝶、孔雀……”引導學生想象、聯想,開啟想象之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和發散思維。這樣,幼兒基本上都畫出了自己心中最美好、貼近的世界,還有幼兒畫出了一座具有夢幻性的“手”房子、氣球、花瓶、太空等。

  3.創設問題情境

  將幼兒放在問題情境中,就給了他們創造、探索、發現的機會,這樣不僅能提高探索新知的積極性,還能促使其不斷髮現、探索與解決新問題,從而真正的獲取新知。例如,在《毛毛蟲》這一繪畫活動中,可以先向幼兒發問:“毛毛蟲身體是什麼樣的?最愛幹什麼?”在問題情境中,讓幼兒自然而然地帶著問題思考,並且參與到美術活動中。

  三、鼓勵幼兒表達情感,滿足幼兒渴望關注的心態

  在美術活動教學中,老師應該儘量為幼兒創設出輕鬆、安全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用獨特的思考與觀察方式,給予幼兒必要的鼓勵與引導,並且最大限度地發掘潛能。另外,我們還可以採用新鮮的繪畫方式,為幼兒帶去獨特的樂趣與體驗,或者嘗試利用繪畫材料與工具豐富畫畫形式,其中繪畫工具可以是棉籤、紙團,也可以是手帕等很容易使用的物品,而繪畫材料可以是石頭、瓷磚牆、紙盒、卡紙等廢棄物品,這樣就能突出素材效果。

  美術活動作為展示幼兒作品的關鍵環節,它也是培養幼兒信心,促進幼兒相互學習的重要平臺。因此,在美術活動中,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幼兒情緒,聆聽他們的繪畫語言,並且做好記錄思維點的工作。通過鼓勵幼兒的想象思維,及時解讀幼兒內心,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與理解。

  另外,在教學方式上,有效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幼兒創造靈感,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在開設美術活動時,老師應該從幼兒需求和愛好出發,創設具有情趣的教學情境,並且適時指導,以達到科學評價、大膽創造等要求。例如,在教學《雲朵麵包》時,我們可以圍繞做麵包這個主題,設定遊戲,讓幼兒在活動中學著做麵包,一部分幼兒扮演想吃麵包的小貓,老師則是領著幼兒做麵包的貓媽媽。這樣不僅能讓整個美術活動教學充滿童趣,同時也是深化教學的方式。

  幼兒美術活動作為一項美的薰陶、智慧的啟蒙,利用畫畫,不僅有助於幼兒掌握線條與色彩結構,更是一個能力塑造的過程。因此,在幼兒美術活動中,老師應該努力為幼兒創設出愉悅、寬鬆的行為與心理環境,在逐步提高幼兒畫畫興趣的同時,讓幼兒產生愉悅感和審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