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生畢業論文
從50年代起,行政管理有許多新的發展。許多行政管理學家把40年代以來出現的資訊理論、控制論、運籌學等理論和方法用來研究行政管理同時由於行政管理涉及面愈來愈廣,需要考慮的因素愈來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高專行政管理專業相關大學生畢業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高專行政管理專業論文全文如下:
一、案例教學法內涵
1***互動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向的、垂直的教學方式,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案例教學以案例為媒介,學生為中心,師生共同構成課堂主體,在老師精心選擇的案例中,老師對學生旁敲側擊、不斷啟發引導下,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這種雙向互動的教學交流,避免了“教”與“學”的斷裂和教學惰性,學生學習也將更加主動。
2***情景性。
案例就是經驗學習中的控制練習。案例教學法是對實際行動中的管理者真實職業情景所進行的部分的、歷史的、診斷性的分析,通過案例方式將真實生活引入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來,在對案例分析、討論過程中,鼓勵學生進入案例描述特定情景中,並扮演相應角色,面對實際問題得出自己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知識和理論分析和概括案例發生的內在機理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自主性。
案例教學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平臺上,教師是案例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關注的中心,在論題選擇和討論方式上師生共享控制權,平等參與案例的分析和探討。有時教師經常作為輔助人員和資源提供者居於次要的地位。學生在案例教學中中心地位,使其已然由消極被動狀態轉為積極主動狀態,學習熱情被激發,求知慾望越發強烈,學習自主性日益高漲。
4***綜合性。
案例教學涉及到行政管理教學的各個環節和領域,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專業知識,也需要運用多元分析方法和工具,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行政管理專業案例教學困境
行政管理案例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大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學術界才在介紹國外同類專業教學經驗的過程中關注並探討這一問題。在教學實踐中面臨諸多困境,影響和制約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束縛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案例教學的認識誤區
在行政管理研究和教學中,“例子性”的案例非常普遍,認為只要舉了例,就進行了案例教學;認為案例教學就是問題解決式案例分析,只有通過案例分析,不需要理論學習就可以獲得公共管理的技能。久病也許能夠成良醫,只看判例也許能成為律師,從實踐中也許能夠悟出理論,但這都只能是細枝末節。案例教學需要系統的理論和知識為支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案例為載體,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對典型案例和事件進行分析,解讀,並獲得問題解決的辦法。而舉例教學是配合學科內容教學,通過舉例使較難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舉例僅是教師幫助學生更快學懂知識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居於教學的主要地位。案例教學的誤解,弱化了學生分析、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案例資源貧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實際教學中,行政管理案例資源“四多四少”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案例教學效果。所謂“四多四少”,即指案例教學中舊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定性案例多,而定量案例少。現實情景中,所用案例陳舊落後、脫離現實較遠,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和學科發展需要;高校教師政府工作經驗缺失,加之政府活動本身的保密性,使得第一手案例資料難以獲取;同時,我國行政管理專業案例教學起步晚,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引進西方國家現成的案例來彌補國內案例的空缺,中西方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性,舶來品的適用性不強,難以有效服務我國行政管理教學需要。高職高專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模式是“公共行政+企業行政+商業行政”的複合式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中無可避免的涉及到財政預算、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和績效評估的內容,需要借鑑應用定量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學生參與意識不強
案例教學的目標是培育學習者的智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引導者,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通過案例教學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性思維,將所學知識和理論內化為發現問題的認知思維、分析問題的推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判斷思維。然而,高考指揮棒的餘威輻射,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教化,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濫用,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早已使案例教學的主體———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的惰性,主動參與意識薄弱,懶於思考,羞於表達自己的思想,一味依賴教師的現成答案。同時,案例教學中,一些經典案例篇幅較長,情節複雜,並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疏於或少於思維鍛鍊的高職高專學生,受經驗和理論知識的限制,很難對案例討論產生濃厚興趣,如課堂教學中,教師經驗不足,案例教學很容易陷入窘境,長期以往,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喪失待盡,不利於創新型和複合型人才的塑造。
三、行政管理學科案例教學優化對策
***一***精選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一個描述或基於真實事件和情景而創作的故事,它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學習者經過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後能從中有所獲。案例教學藉助教學案例對學習者進行灌輸和啟迪的基本活動,教學案例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教學效果的好壞。案例的選擇力求真實性、時效性、開放行和典型性。案例的真實性,是案例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的基礎,效用之源,在選擇案例資源時,可以將黨和國家公開出版的報刊雜誌、各地政府網站、人民網、新華網等網路媒體作為案例源,這些資訊內容真實可靠,且具有時效性,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多,學生易於接受,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高。一個好的案例應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實的問題、矛盾和困境,存在能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和解釋的可能性。案例的典型性需要選擇的案例能反映行政管理實踐活動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能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得出某一型別事物的規律,獲得一般性的知識和技能,能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
***二***完善教學過程
案例教學需要周密的教學安排,完整的案例教學過程分為科學分組、事前準備、事中討論、事後點評和撰寫報告等階段。
***1***科學分組。
案例教學學習過程以小組方式進行,各小組由學生自由組合,共同推選臨時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討論,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圍繞問題積極討論,形成小組意見,最後根據小組同學表現總成績的平均分作為他們的成績。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責任意識。
***2***事前準備。
老師針對所選案例,預設討論主題和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並事先查閱相關資料,準備解決方案;同時,也可提前給學生分發案例背景材料,告訴學生基本要求。小組成員根據老師要求,提前收集資料,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初步思考探討。
***3***事中討論。
小組討論發言是案例教學的關鍵環節,每個小組派成員就案例所反映的問題陳述觀點,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各小組之間彼此就己方觀點相互提問和回答,整個討論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僅是活動的組織者。
***4***點評總結。
學生髮言結束時,老師適時歸納學生主要觀點並簡要點評,以便於其他學生及時歸納和消化。案例討論完畢後,教師首先可以簡單歸納同學們的主要觀點,其次,對學生容易忽視、遺漏和挖掘不深的問題,再結合案例進行詳細分析,最後對學生討論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案例討論的熱情。
***5***撰寫報告。
每次案例討論都是學生綜合性、創造性的學習過程,通過撰寫報告,讓學生再次梳理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得到有效鍛鍊。
***三***提升教師業務素質
教師需要從傳統的傳授者、釋出者角色轉變過來,扮演好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角色。作為知識“消費者”的學生,對知識消費的理性預期越來越高,這對知識提供者和生產者的教師來說,其案例的設際和教學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設計者、主持人和仲裁者的教師不僅需要廣播的知識、總結和提煉要點的能力,還要具備演講的口才和辯論的基本技巧,能夠創設情景,引導學習者積極思維,真正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