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員工心理培訓的重要性

  心理培訓就是做人的工作。是針對人的心態的,是開發人的潛能的,是讓人提升一個層面,從而做事的能力也上升一個臺階。我們在做心理培訓的時候,會涉及很多話題,如:信任、寬容、愛、承諾、付出、負責任......其實這些都是做人的主題。當員工在這些主題裡有所啟發,有所頓悟,他才會去遷善自己的心態,有效地調整行為。

  

  為什麼很多企業把心理培訓提到日程上來?這是新世紀重視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體現。現在很多企業都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究竟企業怎樣做才能體現以人為本?我想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員工是“人”。意思是說,企業不僅是為員工提供一個工作環境,更是提供一個人為文環境,員工的心就是企業的魂。如果員工的心不在一起,就等於企業散了魂。很多企業提出了建立學習型企業的口號,可是搞了一段,發現難度太大,其實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抓好員工的心態建設。建立學習型組織,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止是老闆的夢想,那是全體員工的理想。如果不去發動員工全體參與,建立學習型組織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心態建設是人力資源建設和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關鍵的環節,而心理培訓又是心態建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心理培訓就是激勵嗎?

  激勵是心理培訓重要的手段。員工的能力和天賦並不能直接給企業帶來效益,其能力和天賦的發揮,取決於動機。所謂動機,指的就是心態、出發點和意願。所以企業要設法去激勵員工的動機,使他們處於驅動狀態,主動去創造和發揮。激勵是激發人的行為的心理過程。心理培訓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激勵。但不僅僅是激勵,還包括關懷、挑戰等。人更多的時候是需要關懷的。關懷的基礎就是愛,你要信任員工、欣賞員工、包容和愛員工。如果缺乏信任和關懷,心理培訓就不會成功。心理培訓的出發點是關心員工的成長,而不是要改變員工。針對每個人,心理調適手段是不同的。有的人需要激勵,有的人需要關懷,有的人則需要挑戰。挑戰就是擊跨那些不利於他成長的對話,打破他的固定模式。給予強有力的衝擊和挑戰,目的就是讓他看清自己在什麼位置上,如果想達成目標,還需要提升和改善什麼?挑戰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激發他的能量,讓他看更大的可能性,發揮出潛能。

  企業心理培訓如何入手?

  首先要了解心理培訓是針對心態建設的,學習分三個層次:知識的轉移、技巧的訓練和心態的調適。心理培訓主要是針對第三個層次。

  心理調適有個原理,就是“信念——行為——成果”。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行為,發生什麼樣的行為又直接導致結果。雖然說“態度決定一切”絕對了一點,但心理培訓是決不能忽視的。

  第二,要了解心理培訓有哪些內容和方式。

  心理培訓是關於調整心態、提高心理素質的一種培訓。目前,“我不再抱怨”、“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素質管理訓練”、“第五項修煉”、“神經語言學”、“心理動力學”、“調適性領導力”、“突破性領導力”、“對話技術”、“LP企業計劃”、“教練技術”等都屬於此範疇。另外像戶外展能訓練,網路生存訓練,越野探險,是更具挑戰性的心態訓練。所以,在做培訓計劃時,要有一個科學系統的安排。一般來說,要把衝擊力係數小的課程安排在前,挑戰性大的專案放在後面。目前心理培訓普遍採用的是體驗式學習和對話技術。

  第三,企業心理培訓是個系統的具體的工程,不是簡單的請老師來講講課。

  比較科學的做法是:先為企業員工建立心理檔案,做一些心理常識培訓,再做心態調適的課程,並經常舉辦一些工作坊,調適心態、激發潛能、提高團隊精神和戰鬥力。一年至少做一次戶外展能的專案,以磨練員工的意志。

  目前,有部分心理培訓機構向企業提供系統的支援,派具有心理學基礎的企業指導員與企業經理共同指導員工,激發員工遷善心態、調整行為、達成目標。不僅不影響員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反而支援員工在生活、工作上有所突破,同時是與個人成長,企業效益掛鉤,所以深得企業和員工的歡迎。總之,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個系統的計劃